首页 社会生活 解淑云:他真的与众不同|读冯杰的《说食画》

解淑云:他真的与众不同|读冯杰的《说食画》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11月14日 21:28

作者:解淑云

来源:许昌解淑云(美篇)

01-18 阅读5970

认识冯杰是从《河南日报》的"中原风"上,经常在上面会看到他的画作,画风简洁,寥寥几笔一棵白菜、两个樱桃、几个辣椒,印象中他的笔下好像植物偏多,所以一直认为他是个画家。直到他来许昌签名售书、出席“讲谈”,才知道他也是作家、诗人,可见其多才多艺。他那次带来的是他的散文集《说食画》。我是先听冯杰的讲谈而后才看他的作品的。

在电视台的与读者面对面的“创作谈”上他很低调,但一开口就与众不同。他说:他的写作就像是木匠做活,不会做大件,只会用边角料做点小玩意,有时小玩意也不是,就在工棚里捡点刨花玩玩。他这种幽默而简洁的话语引得大家一片欢笑。我想莫非文风也是如此——简洁而幽默。

晚上到家,就迫不及待的阅读他给我签名题字的《说食画》。果真与众不同。

一是形式上的与众不同。这是一本关于吃的书,但不是食单。字里行间弥漫着食物的味道,却不是纯粹的吃。《说食画》是文与画两相参照,可当画看,可当书读,食图引路,美文相随。别出心裁,妙趣横生,吃与画与情相互交融。文与画相互补充又各自独立,每幅画上又有别具一格的文字介绍,三言两语,极富哲理。如他画的四个红萝卜扎在一起,红绿相配,本无新意,但旁边的题字,引人深思。"四条汉子,团结也不一定有力量"。还有他画的萝卜白菜的题字是"求菜于田中,得诗于书外"。

二是语言的与众不同。他的文字简洁得有点吝啬。如他写"虚的一种丝瓜瓤"只有300多字,就介绍了嫩丝瓜的食用价值——炒着吃;丝瓜花的价值——喂蛐子;老丝瓜的使用价值——刷锅;丝瓜瓤对作者的价值——画画。

他这里有很多现代人难以感知的乡间美学,常常让我读着读着自己就想笑。他在"肉馅包牛"中写到"二大爷吃着牛肉包子说,你这包子我都吃了三里地,也没有吃出一丝肉,也能叫肉包子。二大娘回他说,嫌少?我要是包到馅里一头忙牛,出来还不抵死你"。

在"小磨油"里,"由于我抽了一下三姥娘的小磨油瓶,让珍贵的小磨油倒到菜盆里不少,让三姥娘非常心疼,一面大骂我'小龟孙',一面给姥姥家端来一小碗菜,笑着对我说:吃吧,香死你。"

像这样的语言随处可见,处处显示着亲人们乡村生活的善良和智慧。他们懂得在土地上、在生活的每一处细节留下手温,留下爱。

还有很多童言妙语和朴素的大白话。

三是阅读时的感觉不同,它处处牵动着味蕾,读着读着就让人谗。诗无言外之意,则不是好诗;书若无牵动人心之处,则难称好书。这本书使我想起在乡下度过的一个个晨昏,想起弥漫在岁月深处的炊烟,想起老家西屋的厨房,想起小时候也曾经那么幸福过。

他说吃花生是"咯嘣咯嘣地咀嚼快乐"。仔细想想,小时候在农村是没有零食可吃的,把豆子炒焦后,一人抓一把在那里咯嘣咯嘣地咀嚼,可不整个家里都弥漫着豆香味,真的很快乐,现在怎么也嚼不出那个味了。

"世上有一个咸菜规律,穷人家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有一部分是在咸菜缸里浸泡"。真的是这样,在农村咸菜一直是美味,腌菜也是个技术活,腌不好会坏的。记得姥姥腌的芥菜丝那真是世间美味,每次拿到学校一罐头瓶,打开瓶盖就会吸引来一群馋猫,瞬间就会被筷子扫的一干二净。直到现在我还是爱吃腌的芥菜丝,喜欢芥菜的那刺鼻辣味。

他说“辣椒是穷人的馋”。辣椒属平民日子里的道具。这道具在我奶奶手里也常常上演。每到收辣椒的季节,奶奶都会把最后剩在辣椒棵上的青辣椒摘下来放到一个广口瓶里用醋腌上,那是专给爷爷吃的。每顿饭就从里面用筷子夹出来几个放到爷爷的饭碗里,爷爷每次咬一点点,一定会和着饭一起吃完。爷爷往往一边吃一边说,咸菜就是引食草,不能真吃。我们在边上看着那个馋,但奶奶说辣,所以没有勇敢地尝一口。

后来自己成了家,就学着奶奶的样子,也把辣椒棵上最后的青辣椒摘下来用醋腌上,还加了八角、花椒等调味品。谁知腌了几天尝尝难吃,再腌几天尝尝还是难吃,没有辣味,只有酸和苦味。最后,只有倒掉。我此时才明白为什么奶奶不让我们吃了。

看到他的“杠子馍”,就想起奶奶蒸的馍。奶奶一般是头天晚上发上面,第二天早上蒸馍。我的任务是先去钩桐叶,回来清洗后当笼布铺在笼屉里,然后是烧火。用桐叶蒸出的蒸馍有一股清香味,还不用洗笼布,省事儿还环保。

"戏台上的北中原佳肴"中三段河南梆子"关公辞曹",就唱出了中原流行的十六道菜:火烧、绿豆面拌疙瘩、鸡蛋捞面、芝麻叶杂面、蒸榆钱儿、马食苋菜包……民间戏剧与中原美食就这样在艺人的口中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说食画》里还有很多食疗的偏方,看后感觉哪儿不舒服了也可以食疗一下。我想冯杰写得不是小说,不是虚构,一定会管用。像茄子腿焙干后研成粉可以去毒,叫"茄腿去毒散"。木槿叶泡水可以催眠等。

冯杰是一个拥有幸福感的作家,他在写《说食画》时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田园,带有自己坚韧的高贵,蕴含着自己不舍的深情,一路播撒,一路纸上留香,穿行着口味,还有心味,写透了中原文化的味道,写透了人生百味。这也是他的作品在台湾等华语世界持续备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让我们跟随着他的笔尖,走在正在消失的民间美食文化,来一次不可多得的怀旧,记住舌尖上的那些味道,记住乡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解淑云:他真的与众不同|读冯杰的《说食画》
冯绍峰与景甜共同现身,他们的互动你解读出了什么?
推荐《李淑怡黎彦钧》小说:——我从不怀疑真心,只是真心瞬息万变。
冯骥才和他的“艺术家们”
冯杰最新散文集《文字的虎皮花纹》出版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饥饿叙事的历史书写——评云岗长篇小说《大孔》
冯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高人谈
邱淑贞假冒皇上,骗冯锡范去东郊狩猎,配合星爷除掉他
众咖云集、共话美育 “读懂中国画”丛书作者分享会成功举办
云欣赏 | 庚子之变:“抢当铺”题材版画中的民众觉醒(下)

网址: 解淑云:他真的与众不同|读冯杰的《说食画》 http://www.pyqsh.com/newsview110255.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