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童车羡言 洋车岁语(散文)

童车羡言 洋车岁语(散文)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2年09月28日 10:42

原标题:童车羡言 洋车岁语(散文)

童车羡言 洋车岁语(散文)

文/刘培华

每当晚饭后在小区广场上散步,看到一群群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在大人的陪护下,骑着各式各样的童车嬉笑打闹,你追我赶,尽情的玩耍,着实羡慕,不由得勾起自己年少时期对自行车的记忆。

现如今孩子们童年成长的幸福自不必多言,单就自行车而言,小的、大的;高的、矮的;两轮的、三轮的、多轮的;从学步车到过千元的童车不同档次,也不乏有“宝马”“奔驰”级别的名牌;有宝宝车、玩具车、学步车、平衡车等功能齐全;有赛车、电动车等,品种多种多样,各式各样的童车,应有尽有,数不胜数,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吾之几辈所不及。

关于自行车的记忆,那是一份留在脑海中回味无穷的印记。

旧时,自行车叫“洋车子”,是宝贝。改革开放前,农村全村没有几家有自行车。谁家有一辆自行车,那可了不起,即使二手旧的也很稀罕。那个年代,自行车不是随便能买到的,要凭票。谁家买辆国防、金鹿、永久、飞鸽四大名牌的新自行车,会在村里引起轰动,当时谈婚论嫁,要求男方必须有“三转一响”,自行车就是其中的一转。若村里谁家买了自行车或来了骑新自行车的亲戚,孩子们看见就像刚改革开放时期看见了豪华的汽车,前呼后拥,在车子前后面追着跑。对新买的车子,出于稀罕、爱惜,主人会给自行车梁上缠上红绿黄蓝等彩色的塑料绷带,除了满足自身喜好主要是用来保护车漆皮的。主人用完车回来,车撑一打,赶紧找一块抹布擦拭捣鼓自行车。那时没自行车的人家有急事或重要事就去别人家借,有时我家的车子都外借到孟北、肖家庄、南西滩等好几个邻村。现在谁家买了奔驰宝马人们也感到司空见惯,没啥新鲜的了。

我父亲是二等甲级残废军人,每月有固定的津贴,我家当时在我村是比较殷实的,有辆黑色的大国防自行车,也不知有多少年头了,是我们村为数不多的几辆自行车之一。外表虽有褪色和掉漆,但我们全家十分爱惜,平时总是擦得一尘不染,钢圈辐条锃光瓦亮。平时,车子放在里间屋里,只记得农闲时父亲经常用它出去做点小买卖,去外地换粮食,家里分了麦子,留着到冬天农闲了用自行车驮着去益都(今青州)、掖县(今莱州)换玉米、地瓜干粗粮。这辆承载着两代人记忆和情感的“国防”,起先优先服务父亲为家庭生计,后来我们渐渐长大,它成为我们全家的交通工具。家里有自行车,我们兄弟姊妹抽空就学,会骑自行车都比较早。我们姊妹四人的“车技”都是用这辆自行车练出来的。我是6-7岁的时候学会骑自行车的,那时在同龄人中很骄傲自豪。记得会骑自行车后过年抢着去给亲戚拜年,可以自豪地向人们显摆,亲戚和邻居们都夸赞“人家安民这么小就会骑车子了,真厉害!”

学骑自行车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有车、有场地、有胆量。学车可是不简单的技术活,得“练”,不能急于“骑”,要先学推,再学会“溜车”,溜好了自然就会骑了。“练”车子需要大胆、勤快、抗摔三要素。那时没有泊油、水泥、沙石路,都是土路,即使摔倒也摔不伤,但破皮出血也经常不断。

印象最深的是刚学骑车时的情景,我那时年龄小个子矮,第一次学车,我的心里也特别紧张,脚都不敢往踏板上放,心里还想着按铃铛,推着车子不走正道,也经常摔倒。父亲鼓励我,要有信心,不怕摔跤,你一定能学会。我左脚踏上踏板,身子靠上自行车,右脚猛向后蹬,一慌张,“噗嗵”一下子摔在地上,胳膊被弄破了皮。父亲忙过来把我扶起,鼓励我不要怕,坚持就是胜利。于是我下定决心,有空就练,摔了再爬起来继续。我经常用自家的或“偷”的车子先学“溜车”,溜熟练了,待到车速起来了,再慢慢将右腿从车横樑底下面伸过去用脚蹬车踏板,侧身站立着骑车;起先,坐不到座椅上,坐到座椅上腿短就够不着车蹬脚,后来,我学会了在大樑上站着(半蹲着)蹬车,掌握了平衡技巧,车速快或慢都不会轻易摔倒了。放了学,我就在村子西边的场院里练习,这里空旷宽敞,没有行人,还有好多的麦穰和草垛,是理想的练车场所。每当车子失控不可避免要摔倒时,我都会朝着麦穰或草垛奔去,只要车子靠在草垛上,就会减少一次摔伤的风险。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知摔了多少次,终于几个星期后,我就能骗(pian)上车子会骑了,心里也特别高兴。学会骑车子后,恋车,人也变“勤快”了,经常主动要求去联社买东西,平时,出门、赶集、走亲戚都用,可方便了。

自己家没有自行车,想学骑车就困难了,我会骑车子好多年之后有的同龄伙伴都不会骑。那时候,有的农村人,受条件限制,一辈子没学过也不会骑自行车。有的孩子,家里没车子捞不着学骑车子,“逮”着自行车就练,有亲戚骑自行车来串门,放下不一会就被“偷”出去。我也经常如此。记得有一次我把来我家来玩的叔叔的自行车摔坏了车把和车闸,不得已,推到北岭公社修理自行车铺花了8角钱修好,为此还管了叔叔一顿饭,过后,挨了一顿揍。

大多数人学骑车子,为了减少摔倒的次数,以及摔倒后不伤到人或车子,后座上绑上一横棍子,一人或俩人用手扶着,助力推着向前奔跑,一开始也不走正道,经常摔得鼻青脸肿,腿破胳膊伤。我学车子没有如此流程和“待遇”,没用别人,是日积月累“自学成才”。现在的孩子们更不必刻意专门学骑自行车,从小就有学步车、多轮车,人长车高,遵循渐进,龄到自然成,自己练习时间长了就自然“会骑车子”了。先前,学骑自行车不像现在,得慢慢来,历经摔打磨炼。

我大哥在陈庄(利津二中)上高中,父亲托人给他买了一辆金鹿牌28自行车。大哥放学回家,在村口就下车,推着崭新的自行车顺街而来,十分引人注目。村里的孩子们感到新鲜,纷纷跟在大哥后面指指点点,我也跟随其中,内心高傲地爬到车后座上让大哥推着,趾高气昂地阻止着小孩们乱摸的手。到家,崭新的自行车往院里一放,伙伴们都来围观。围着车子摸来摸去,这个摸摸车把、那个按响车子铃铛。见此情景,父亲挂在脸上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不言而喻。

家里的国防车,皮实,也旧了,不值得费功夫。大哥知道我喜欢自行车,他的新车子放学回家把车子一放,只要我不拾草挖菜,在家闲暇的时候,就“欺负”我给他拾掇车子:“你小子骑完了给我擦干净!”我也乐此不疲愿意打理他的新自行车,出去练车子回来坐在院子里紧紧螺丝,给铃铛抹点油,有时还把车子倒放在地上,抹抹脚蹬,链子上油,车圈辐条用布沾机油擦了又擦,镀锌的轮毂、辐条都被擦得干干净净、闪闪发光,漆黑的车身,锃亮的车圈,在傍晚昏暗的灯光影射下,闪烁着耀眼光泽,煞是喜人。

家里有车子的,一般不愿意外借。当年,我姐就因邻居表叔没借给她车子至今耿耿于怀。姐姐结婚,父亲给陪送了一辆26飞鸽牌自行车,作为当时的“三大件”之一,车身漆黑锃亮,轮圈和辐条闪闪发光,令人眼羡。姐姐很喜欢,用毛线织成套将车把、车座保护起来,车踏脚板我用废车内胎剪成“皮套”套在上面,她很高兴。

小小的自行车曾伴随着我们几代人的工作、生活一路前行,它陪伴着亿万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出行,也见证了我国一段时期的发展变迁。建国前,自行车是稀有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自行车是奢侈品,普通百姓家没有;七八十年代的自行车是年轻人追求的时尚品;九十年代自行车是工作、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家庭的必需品;现如今自行车则是最廉价最经济最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发展史,可以说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难忘的记忆。从“洋车子”到自行车,从稀缺到普及,从“多锁具”到“随地扔”,自行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变化着,反映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家庭轿车是主流,城里人家几乎家家都有汽车,就连进城打工的年轻人都有汽车。如今,小轿车已经普及,如同八九十年代的自行车一样进入寻常百姓家。但自行车不会被淘汰退市淡出人们的视线,仍然与生活密不可分。成人自行车依然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必须,也是无车(轿车)族的重要交通工具。如今共享单车“出世”,代表着一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新的风尚。

如今,“车子”又承担起了陪伴、培养少儿成长的重要玩具和工具。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童年、青春,与自行车相伴的童年和青春充满着欢乐和自由,是留在脑海中最美好的记忆。

成之

岁次壬寅暮春于黄河入海口鸣丁书屋

作者简介:刘培华,笔名:乡隐居士,57年生,利津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煤矿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作协会员,《东营日报》特约记者,《利津商业史话》编委,《中国乡村》杂志编辑。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岁言碎语:珍惜人间,爱你所爱,因为下辈子都不会再见了
他的散文轻灵飘逸,文采飞扬,从人物鸟兽到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
羡羡在我心里yyds歌曲零落期待肖战王一博
第829期不温不火的笑话三则-散文
燕台一望客心惊,很多七言律句,可以看作五言句加了2字关系语
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可谓是羡煞旁人
单向树洞:25 岁之前都应该是个诗人
黄轩带女友同黄景瑜聚餐 两人亲密互动羡煞周围人
印度将翻拍《社内相亲》 有泰卢固语印度语双版本
箴 言

网址: 童车羡言 洋车岁语(散文) http://www.pyqsh.com/newsview11406.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