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宋江初上梁山,为何建议分新旧两派落座?花荣一眼看穿其中门道

宋江初上梁山,为何建议分新旧两派落座?花荣一眼看穿其中门道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12月07日 13:47

研究水浒人物,有两个人物的对比分析是绕不过去的,就是晁盖和宋江,在权术方面,这两人的差异堪称天差地别,正因如此,当把他们两人置于梁山泊主这个位置时,就会产生非常多有意思的事情。

晁盖很讲义气,但这份义气多少带有天真的成分,这让他既具有英雄魅力,又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一个天真的人占据了权势的主导地位,就会出现引火烧身的结果。

为什么说晁盖天真?因为他经常闹笑话,做一些不应该自己亲自去做的事。

举例言之,水浒第四十一回,梁山好汉劫法场救下宋江,碎割了黄文炳,一行人回梁山时,路过黄山门,遇见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带领几百个小喽啰拦路。

遇到这种突发情况,梁山好汉们各自都是怎么做的呢?施耐庵笔下是这么写的:

说犹未了,只见前面山嘴上锣鸣鼓响。【金夹批:渐与对影山相犯矣,看他极力摆脱。】宋江道:“我说么!且不要走动,等后面人马到来,好和他厮杀。”花荣便拈弓搭箭在手,晁盖、戴宗,各执朴刀,李逵拿着双斧拥护着宋江,【金夹批:闲中又写四人拥护,独表宋江无能,只是一生权术,便得为头为脑,妙笔人看不出。】一齐趱马向前。——第四十回

这段描写里,有两个信息需要注意。

其一,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发号施令的人是宋江,而不是晁盖。晁盖居然和戴宗一样,拿着朴刀准备战斗,这就是天真的晁盖,他不懂得彰显领袖的风度。

其二,在这个情景里,只有晁盖、宋江、花荣、戴宗、李逵五个人,这是因为经历了“江州劫法场”,有一大群好汉投奔而来,这群好汉被分成了五队,晁盖、宋江是第一队,所以他们率先到达黄山门。

队伍人员的分配显然是宋江决定的,在第一起队伍里,晁盖简直是光杆司令,花荣、戴宗、李逵都是宋江的亲信。

晁盖完全是随波逐流,自家亲信刘唐、阮氏三雄、白胜,分别被安插在第二、第四、第五队里,跟晁盖一样处于孤立状态。

宋江大喜,谢了众人。当日先叫朱贵和宋万先回山寨里去报知,次后分作五起进程:头一起便是晁盖、宋江、花荣、戴宗、李逵;第二起便是刘唐、杜迁、石勇、薛永、侯健;第三起便是李俊、李立、吕方、郭盛、童威,童猛;第四起便是黄信、张顺、张横、阮家三兄弟;第五起便是穆弘、穆春、燕顺、王矮虎、郑天寿、白胜。——第四十一回

路过黄山门,又收下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四位好汉,队伍进一步壮大,浩浩荡荡回到梁山泊,此时又面临另一个问题:如何给这些好汉排名?

提出解决方案的人仍是宋江,他的建议是:

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从解决方案的角度来说,宋江的建议切中要害,这次梁山头领人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要一下子把座次排列好,显然不合实际,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不满情绪,以日后功劳来定夺位次,事缓则圆,以后大家各凭本事说话,这是最好的办法。

可宋江又提出,旧头领坐在主位上,新头领坐在客位上,这就十分有心机了。

批书人金圣叹评得好:

只一句,便将晁盖从前号令一齐推倒,别出自己新裁,使山泊无旧无新,无不仰其鼻息,枭雄之才如此。耐庵不过舐笔蘸墨耳,何其枭雄遂至如此,才子胸中,洵不可测也。

细心的读者会察觉到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在新旧中间,还存在一批不新不旧的人。

比如上山不久的花荣、秦明、黄信、吕方、郭盛、燕顺、王英、郑天寿、石勇,他们到底算旧人,还是新人?

当时花荣一行人上梁山,人家晁盖已经安排好了座次,花荣排在林冲之下,坐第五把交椅,秦明第六、黄信第八,其他人如燕顺、王矮虎、吕方等人,他们的位次也都在杜迁、宋万、朱贵、白胜这些旧人之上。

从这个排名也能看出,晁盖做人的确没问题,花荣一行人虽然还没立功,却不耽误晁盖按照本事高低进行排名,作为领导这是十分难得的。

宋江提出新旧论,这些不新不旧的人会怎么选呢?

这些人中的首脑是花荣,花荣去哪儿,这些人自然跟着去哪儿,花荣会怎么选呢?

结果一点儿不意外,花荣舍弃了晁盖的排名,带着这群人去了新人堆里,这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主位上干巴巴坐着九个人,客位上密密麻麻地挤了二十七个人,这些人都是宋江带上山的。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天真如晁盖,也觉察到了不对劲儿,于是施耐庵写了一个小插曲,便是晁盖和宋江彼此让位的情节:

晁盖便请宋江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宋江那里肯,便道:“哥哥差矣。感蒙众位不避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却让不才?若要坚执,如此相让,宋江情愿就死。”晁盖道:“贤弟,如何这般说?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该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谁坐?”宋江道:“仁兄,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再三推晁盖坐了第一位。宋江坐了第二位。——第四十一回

晁、宋两人这段谦让,看似温情脉脉互相退让,实则各怀鬼胎彼此试探,正如鲍鹏山教授在《品水浒》一书中的解读:

如果晁盖真心让位,他应该说宋江的才干,说梁山现在人员的组成以及人心的向背。可是,他却说宋江救过他们的命,那他不也刚刚千里奔波,救了宋江的命吗?如果宋江真心,他应该说晁盖对梁山的首创之功,讲他对梁山发展壮大的贡献,讲他的高尚德行,讲他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可是他却说什么年纪大十岁,这算什么理由?如果有一个比晁盖年纪还大的来了,难道晁盖还要让出来不成?——《鲍鹏山品水浒》

因此,晁盖并不想让位,宋江也不想屈居人下,他们的谦让是一场政治游戏。

从宋江上梁山的那一刻起,他和晁盖无形中成了竞争关系,这种竞争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自己一开始都没有意识到这层矛盾,直到一种莫名的不适感顶到脑门上,他们才恍然大悟。

晁盖如果一开始就想着防备宋江,就绝不会亲自去江州救人,他在救宋江之前根本没想到后来的发展,直到宋江自然而然地参与各种决定权,甚至主导决定权,晁盖才后知后觉。

晁天王最终的结局是“曾头市中箭”,为何要攻打曾头市?因为曾头市抢了段景住送给宋江的马!

宋江的名望让各路英雄慕名而来,晁盖的地位被架空,曾头市抢马只是导火索,晁盖身处洪流之中,许多东西是他不能控制的,包括他自己的情绪——自己占着第一把交椅,却处处让宋江占尽风头,这种心理落差不是晁盖能自行控制的。

这种落差到了极限,就演变成了“晁天王曾头市中箭”,晁盖试图打破困境,但他失败了,一个天真的人掉进政治的圈子里,等待他的也只有这个命运。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宋江初上梁山,为何建议分新旧两派落座?花荣一眼看穿其中门道
梁山好汉结局为何悲剧?看看宋江在排座次中干的好事!
《水浒传》:破窗效应理论,揭开了晁盖在梁山大权旁落背后的真相
把梁山三位寨主的名字,连起来一读,就会知道宋江为啥必须要死掉
水浒好汉个个骁勇善战,为何梁山泊起义却失败了,是因为宋江吗?
梁山上第一位看穿宋江的人,临终留下遗言,却没人相信
宋江为何注定失败?你看他的卧室里藏着什么人,难怪作者一笔带过
此人是梁山最神秘的高手,因看透了宋江,成为第一个离开宋江的人
《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上梁山前是做什么的,他们为何要落草为寇
鼓上蚤时迁屡立奇功,为啥座次倒数第二?三条梁山潜规则了解一下

网址: 宋江初上梁山,为何建议分新旧两派落座?花荣一眼看穿其中门道 http://www.pyqsh.com/newsview118868.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