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探讨我国的牡丹花文化:它凭啥能成我国国花

探讨我国的牡丹花文化:它凭啥能成我国国花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2年10月23日 02:43

原标题:探讨我国的牡丹花文化:它凭啥能成我国国花

在《爱莲说》这篇文章中,作者周敦颐通过对莲花外貌和其品格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莲花的喜爱,同时也起到了传达自身志愿的作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更是可谓流传千古。

与此同时,为了映衬出莲花的高雅不凡,作者周敦颐还将菊花和牡丹花这两类花与其进行了对比,牡丹则成了金钱富贵的代表。

但是,作为一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栽培历史的花,牡丹在中国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一、牡丹在中国有着较长的栽培历史

1、牡丹文化在晋朝后开始萌芽发展

从分布上来看,牡丹在中国的分布范围相对来说较为广泛,在长江和黄河的诸多流域都有着它们的身影,而这也为其获得古人们的关注和利用提供了条件。

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对牡丹有着这样的描述:“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而在一些编写于东汉年间的医疗书简当中,我们也能发现有关于牡丹药用的记载。

即便是在宋朝这样一个牡丹文化和人工栽培已经相当盛行的时代,苏轼依然在《图经本草》一书当中对于牡丹采取了从药用的角度来看待的方式。

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人的认知当中,牡丹对于他们来说绝不仅仅只是现在的观赏花而已,药用才是其最初获得人们青睐的重要原因

正是因此,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就已经选择将牡丹进行人工栽培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有关于牡丹的文艺作品的创作,如在顾恺之所作的《洛神赋图》中,生长在洛河两岸的牡丹就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了。

另外,作为北齐的宫廷画师,杨子华也经常创作以牡丹为主题的作品,宫廷当中生长的牡丹则一定是人工栽培而来,这也是能够证明当时人栽培牡丹的侧面证据之一。

由此可见,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们来说,人工栽培牡丹已经是一件相当常见的事情,牡丹文化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兴盛,直到后面的隋唐时期达到一个高潮。

隋唐时期,牡丹文化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牡丹人工栽培水平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中国境内几乎各个品种的牡丹都能够在异地栽培成功。

这就为更多人认识到更多的牡丹创造了先提条件。

另一方面,由于唐朝本身在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进入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则会带来整个社会的文化繁荣,欣赏牡丹就成为了一种全民追捧的活动,逐渐从官方主导变成了民间自发。

当然,这一局面的形成也与作为统治者的李唐皇室和武则天的喜爱分不开关系,这可能也是牡丹能够成为唐朝文化代表的原因之一。

在唐朝时期,有关于牡丹的文艺作品的创作也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出现一个高潮

有鉴于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廷之间饮酒赏花的游玩活动,李白用“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白居易也曾在《牡丹芳》一诗中写下了“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刘禹锡更是不惜赞美之词,用“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表达对牡丹的夸赞之情。

在当时,不仅文人之间经常以花会友,将欣赏牡丹看作一种时髦活动。

每到牡丹盛开的春天之时,长安城内更可谓是万人空巷、都去郊游赏花,就连一向以清新寡淡为主要特点的寺庙和道观也都在这种风潮下自发地栽培起牡丹来。

2、牡丹文化在两宋时期继续发展

唐朝灭亡后,虽然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混乱,牡丹文化却依然传承了下来,只是牡丹的栽培中心从破败的长安转移到了洛阳及开封等地区。

前文已经说到,在隋唐时期,牡丹花的人工栽培技术相比于魏晋时期已经有了一定发展。而直到宋朝时期,这种技术上的进步则更为巨大。

在洛阳地区,人们大量出版以牡丹为主题的专著,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有欧阳修所作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以及张峋的《洛阳花谱》等。

陆游这样一个在历史上似乎无比铁血的硬汉子甚至都写出了《天彭牡丹谱》一书,人工栽培技术的进步也由此体现出来。

而在宋朝时期,人们对于牡丹花的喜爱相比于唐朝人来说,也并没有退步多少。同样也是在牡丹盛开的春天,宋朝时期的人无论男女老少还是富贵贫穷,都会去进行赏花活动。

另外,在宋朝时期,人们还兴起了一种头戴插花的活动,即将新鲜的花朵摘下佩戴在头上,其中牡丹因为其自身较为华丽的外表则受到了人们的追捧,成为一种热门选择。

也正是因为这种社会风气,无数商贩也会在牡丹盛开的季节搭起幕布或者档口,专门进行牡丹的售卖,这又提升了牡丹在经济上的地位。

即便是当时已经脱离了宋朝统治边缘的河南地区,也掀起了一股牡丹文化,更远的地方则是现今黑龙江一带。

3、明清时期的牡丹文化继续得到发扬广大

在明清时期,牡丹的分布范围在原先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并且在质量和品种上也变得出名起来,可以说是进入了一种百地争鸣的局面。

而由于洛阳这座城市在牡丹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一些地方甚至竞相称呼自己为小洛阳,其竞争就是激烈到如此地步。

早在南宋时期,彭州就已经因为当地人工栽培的牡丹而被称之为“小洛阳”。在明清之后,广西的灵川、灌阳被称为“小洛阳”,上海由于法华寺牡丹“甲于东南”的美名同样被称为“小洛阳”。

即便是在西北地区的甘肃临夏、临洮一带,其牡丹的出名程度也不弱于南方地区。

可以说,此时牡丹在全国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粗广式分布,进入了精细生长的境界。另外,在人工栽培技术层面,对于牡丹种子的繁育方法尤为值得一提

事实上,早在之前,对于牡丹种子的繁育就已经出现。

但只有在明朝时期,亳州人才真正探究并掌握了如何充分运用牡丹种子,这也使得亳州人所培育的牡丹无论是从种类还是从形貌来说都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最后,在清朝时期,又出现了一种名为牡丹熏花的技术。在《燕京岁时记》当中有着这样的记载:“凡卖花者,谓熏治之花为唐花……京师腊月即卖牡丹、梅花……”。

也就是说,借助熏花技术,人们打破了原先牡丹只在春天才开放的季节限制,这使得即便是在寒冬的十二月,牡丹花依然能够盛行不断,为其进一步传播打下了基础。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下,牡丹在中国人心目当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

二、牡丹曾经离国花之名只一步之遥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广物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企鹅历史长远的国家来说,国花的选定无疑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从花卉资源来看,我国的花卉品种大约有三万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一数量在全国世界范围内都排在第三。

从这么多品种的花之中选出一种足以代表中国的花卉,无疑是一件难事。另一方面,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的花都曾被赋予不同的人文情怀。以梅花为例,由于梅花的开放季节为冬春这一严寒刺骨的时期,这使得它在一众娇弱的花朵当中显得尤为坚强刚烈。

从古至今都获得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和推崇,历史上有关于它的文学作品也是数不胜数。

而纵观中国历史,中华民族曾经经历过无数次磨难,最后却也以顽强不屈地意志屹立在神州大地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梅花与中华民族有着更多的相似性。

再以菊花为例,菊花同样自古以来深受文人墨的追捧,被认为是高雅淡泊的象征,这一点又是我们所推崇和向往的。

相比之下,虽然牡丹受众广阔且同样带有极强的文化属性,但在一众竞争者面前,仍然无法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事实上,早在2019年,我国就进行过有关于国花选择的投票,牡丹的得票率也确实位列第一,但就是因为前面所说的一系列因素,最终还是倒在了真正成为国花的前一步。

三、总结

总的来说,牡丹之所以能够曾经差一点成为真正的国花,与其自身的受欢迎程度分割不开。

从分布范围来看,早在古代时期,牡丹就已经在包括西北、东北、西南在内的地区所广泛分布,具有较强的全民性。

从品种来看,明清时期的人们就已经利用种子繁育栽培出了诸多观赏性强的新种类。

而从文化属性来看,牡丹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开始获得了文人墨客得到注意,他们也以其为主题创作了诸多文艺作品,广大民众对此同样感到热爱。从某种角度来说,牡丹确实是我国的代表之一。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我国和这国无冤无仇,却处处和我国作对,如今的下场让人唏嘘不已
我国被低估的旅游城市,仅次于重庆和成都,很多人在当地买房养老
诗词大会牛人辈出,化学系女神夸海口元素周期表能成诗,真不错
1990年,我国飞行员王宝玉叛逃到苏联,被遣返后他的下场如何?
玩玉,玩的是什么
山海经的地图残缺页,在朝鲜被找到后,不得不感慨古人真的很厉害
我国同名同姓最多的5个名字,第一高达29万人,你身边有熟悉的吗
中国“最不称职”的省会,地铁直接往临省修,本省城市都不待见
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将于9月在京津冀三地举行
耗费8亿的“南海观音”,曾被网友质疑浪费钱,现在却好评如潮

网址: 探讨我国的牡丹花文化:它凭啥能成我国国花 http://www.pyqsh.com/newsview13130.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