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什么是本质主义?什么是非本质主义?

什么是本质主义?什么是非本质主义?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2年10月24日 03:42

原标题:什么是本质主义?什么是非本质主义?

事物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本质吗?事物有一个固定的属性或一些专属的特征吗?如果你认为有,那你就是本质主义者。如果你认为没有,那你就是非本质主义者。

西方思想从一开始就坚持走本质主义路线,他们认为事物都有本质,有专门代表自身的属性,这些本质或属性可以被认识主体所认识并且加以揭示。比如人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本质主义追求对问题的本质的探索和了解,比如哲学中的经典三问:你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西方从16世纪开始,就开始采用科学本质主义路线,大量发展科学,用科学探索世界。

现代本质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本质,也就是事物内在的性质,这个性质是一个事物成其为该事物的标志。他们觉得本质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在那里”等着人们去发现的“深度现实”。

本质主义认为事物具有普遍性与不变性(恒定性),一个物的“所是”,即物的本质。想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要对它进行观察、分析和理性思考,那些来自经验和直觉、不可传授且不可验证的知识,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一种意见,这种意见不能被当做普遍的真理来使用。

本质主义往往把世界一分为二,即一个主体,一个客体;一个本质,一个现象;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一个灵魂,一个肉体;一个物质,一个精神;一个真理,一个谬误;一个高级,一个低级;这种二元思维导致的世界是根本对立的世界。本质主义主张高级世界是追求的目标,低级世界是需要加以努力克服的对象。

本质主义是西方思想和思维的基本特征,它的问题在于:忽视了事物的具体性、可变性和可能性。

非本质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思维的基本特征。

非本质主义认为事物没有客观、先在的本质或结构,所谓的本质是外界灌输给它的,是人对它的一种定义或解释,是社会通过话语、言辞对它进行的文化架构。知识不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或发现,而是社会文化的创造或发明。

如果说西方的本质主义追求的是对事物的定义,而中国的传统思想追求的就是对事物定义的自觉回避。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开端和鼻祖,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力求在变动和变化中把握事物,是人必须在事物或时空的变动中把握时机、审时度势、慎思明断,是典型的非本质主义。

非本质主义不是把事物一分为二,而是把事物看做一个整体,它不会问“是什么”,而会说“要什么”“应该什么”。

中国传统思想追求的是个体的、可变的和可能的知识,人们注重的是在具体环境和条件下某人某事如何,而非它们或他们的抽象属性。在这种文化境遇中,人们认识的重点在于对世界的沉浸、感知和体验,是对程度和时机的把握,以及事物之间的对立与统一的辩证理解,而不是对对象的观察和理性思考,更不是简单的人为式的把握和命名。

非本质主义中,认识者自身也是具体的,可变的,所以说中国古人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由于本质主义对事物的普遍性和确定性的追求,这种由理性思考得出的知识就很容易普及,也能带来科学技术上的突破,而非本质主义由于对事物的可变性和可能性的追求,在具体理解上就表现得神秘莫测,侧重主观,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科学的发展,但对人的动态生命历程,却具有重大的拓展和启示意义。

本质主义社会建构论提出,假若人确实有一个内在稳定的人格结构的话,他(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有相应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而事实上,人的心理和行为随着对象的不同、情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表现出人格的多面性、分裂性和流变性。所以,人格不是本质性存在,而是由身份、关系和互动“构成的”。

正如尼采所说,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我们的人格也会随着环境、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说,普遍永恒的存在是没有的,有的只是我们对人生和生命的动态理解,有的只是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生命体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
真正顶级的高手,都是长期主义
男大当婚结局 讲述了什么故事
有信仰的人,有什么不一样?
CU东方生活美学,属于国人的美学智慧
聊聊“经验,直觉和理性”的区别,在生活中的具体使用场景
北京青年任知了介绍 北京青年任知了介绍有什么
许志强访谈 | 阅读是普通人的礼物
在职业规划时,我们是先考虑我能做什么,还是先考虑我想做什么?
当我们贴标签的时候,究竟是在贴什么?

网址: 什么是本质主义?什么是非本质主义? http://www.pyqsh.com/newsview13356.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