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杜绝网暴,别让流量思维脱离了“文明的缰绳”

杜绝网暴,别让流量思维脱离了“文明的缰绳”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2月14日 16:49

原标题:杜绝网暴,别让流量思维脱离了“文明的缰绳”

思想无疆,这是每个人所渴望的理想境界。进入这样的境界,离不开思维的活跃。在这样的一种境界中,不受羁绊的自由思维,刺激着人的创造力。没有疆域的思维,带给人类的并不全是福分,也包括感性欲望的膨胀。互联网时代,感性欲望的膨胀使得流量思维受到热捧。按照当下的流量思维习惯:管它道德不道德的,能把流量冲上去的就是“成功人士”。

这样的流量思维习惯,加剧了网络空间的暴力现象,因为网络语言的野性,迎合的是人本能中的“爱憎分明”欲望。伴随着这种“爱憎分明”而来的,是那些口无遮拦者账号的流量暴增,以及他们个人的名声大噪。于是,流量思维就形成“无暴力,不成功”的思维定势。在这样的欲望型流量思维下,语言暴力成为网络舆论场的标配,为这类暴力“祭旗”的多是那些弱势群体。2022年初的刘学州事件,堪称网络暴力事件的一个典型。

在刘学州离开这个世界一年多后,围绕这起网络暴力事件的诉讼,终于有了进展:2023年2月13日中午,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由北京互联网法院在网上开庭审理。被告主要是网暴刘学州的自媒体大V。刘学州亲属表示,提起这个诉讼主要是让网暴者付出法律代价,希望刘学州的悲剧不要在互联网上再次发生。(据封面新闻2月13日报道)

虽然刘学州案已经不是新闻,但这个案件的影响仍在。围绕开庭审理报道这个话题,在新浪微博上引发讨论:“伤害好人善良的人的代价是最小的。”“这么多血淋淋的例子,该管一管了!”“网暴过的人全网封杀?不允许发表言论?”“网络全部实名,看看还敢不敢。”“网暴没有代价,报警都不立案。”

在网友的热烈讨论中,也有人发出灵魂之问:“如何阻止网暴呢?”

的确,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纵然如舆论所盼,此案的被告最终受到法律的惩罚,但要就此杜绝网络暴力,显然并不现实。网络空间虽然虚拟,却是可感的,因为网络空间不过是现实空间的延伸。人性中固有的发泄欲,在现实空间发泄的成本有点高,对近距离的人撒野,代价是即刻而沉重的。而网络空间提供的是远距离的交流,纵然出言不逊的用户实名注册,又有几个语言上受到一次伤害就不远千里执意讨个说法?

问责网络暴力不易,网络暴力又天然自带流量,自然成为收割流量的手段。君子爱流量,取之当有道。对于那些将感性凌驾于理性之上的用户来说,当他们从流量中看到商机,并把博取流量作为生存的方式时,信口开河意味着财源滚滚,中规中矩摆事实讲道理反而门可罗雀,野性的流量思维习惯自然养成。

与此同时,为流量而流量的感性思维,助长着网络暴力,因为一个人的哭泣可以满足一群人的狂欢,可以造就网络流量的富翁。这样,文明就成了流量的绊脚石,人性中野性的一面就演变成伤人的网络暴力。

杜绝网络暴力,期待法律惩罚没错,但也不能集体躺在一纸判决书上,以为网络世界就此文明有序。文明即禁忌,网络文明也是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提供的禁忌中造就的。法律规范的具体性,在网络文明的建设中无法将语言暴力行为一网打尽。相比之下,道德规范的宽泛性,提供的是“文明的缰绳”(理性的禁忌),通过发起舆论文明的讨论,让公众意识到野性的流量思维的社会危害性,从而众人拾柴火焰高,让流量思维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发挥其积极的一面,避免流量思维脱离了“文明的缰绳”。

杜绝网暴,不让流量思维脱离了“文明的缰绳”,是对人性的重塑。让理性成为社会的主旋律,每个人学会按照公序良俗的概念进行思维,在网络空间文明互动,就可以避免类似刘学州式悲剧的再度发生。

刘海明(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任嘉伦方晒律师函对网暴者追责 多名侵权者道歉
希望网暴,放过她
唐山烧烤店老板娘遭网暴,为何总有人失焦跑偏?
"少妇出轨快递员"成典型案例,那些遭网暴的人怎样了?
那一刻我知道怕了,真的害怕失去肖战,整整被网暴298天……
粉丝捧艺人、堵机场、网暴警察,追星乱象背后明星航班隐私5元一条
“文明”是个漫长的过程 | 读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
高以翔生前女友发布律师声明回应网暴 称会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人到中年,真正厉害的人,大都会转换思维
张峻 固有思维不一定是对的

网址: 杜绝网暴,别让流量思维脱离了“文明的缰绳” http://www.pyqsh.com/newsview20581.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