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高效的人是如何管理时间的?
原标题:工作高效的人是如何管理时间的?
作者 | Lachel
来源 |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编辑 | 阿海
在这个时代,「忙」,似乎成了一个全民的关键词。
我经常收到许多来自读者的求助:
总感觉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想要改变,但该从何入手呢? 每天醒过来,想到又要面对做不完的事情,就一点斗志都没有了。怎么办? 想做的事情堆积如山,但一直找不到机会去行动,感觉在荒废生命……之前也写过一些关于时间管理和效率的文章,不过,基本都停留在方法层面。它们有用,但始终不够深入,未必适合每一个人,也不一定能复制。
所以,我今天想用这篇文章,把时间管理和效率的底层原理讲清楚。
也因为如此,我不会讲市面上常见的方法论,比如番茄钟、重要/紧急四象限、GTD……这些都很好,但它们太有名了,没必要讲。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打通「如何管理时间」的思路,帮助你结合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管理好自己的生活。
「必须做」和「我要做」
我把一个人每天所有要做的事情,大致划分成两部分:「必须做」,和「我要做」。
什么意思呢?前者指的是「为了维持生存所不得不做的事情」,后者指的是「我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
举几个例子:通勤,开会,日常重复的机械性事务 —— 比如填表、整理文档、拉取数据,这些都属于前者。
吃饭,睡觉,打扫卫生,如果有孩子,还要带孩子、哄孩子,这些也属于前者。
如果你习惯在家做饭,那么还得算上买菜、备菜、做饭、洗碗、清理灶台油污的时间,等等,这些都属于「必须做」。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觉得不堪重负?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的时间,被这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琐事填满,每当我们想歇口气时,它们又悄悄冒出来,让你感觉,每天都在陷入一个黑暗的无底洞。
更可怕的是:当我们终于把它们消灭掉了、腾出了时间,我们往往又会觉得「好累啊,让自己休息一下吧」。于是,我们用娱乐来填补本该是「我要做」的时间,把它们挥霍掉。
这导致什么呢?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必须做」的事情,都在为了维持生存而奔波,而仅剩的一点时间,却又轻易地它溜走。日复一日,一天就这样过去了,一生也就这样过去了。
这就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吞噬你时间的,往往并不是庞大而复杂的事物,而是这些分散在每一天里面的、平淡无奇的日常。
所以,我要跟你分享第一个大原则就是: 想办法压缩一切「必须做」,尽力腾出时间,去做「我要做」。
不妨试一试,把自己每天、每周,所有的「必须做」列出来,再逐条去问自己:
1)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吗?不做后果会怎么样?我能不能尽量拖延或干脆放弃?
比如:领导随手丢给你一个活,这个活一定要做吗?其实不妨判断一下,如果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领导似乎也不是很上心,那不妨先放着,等有空再说。
2)我能否把它外包、移交出去?或者压缩流程,利用工具,来减少它的时间?
如果你需要每天做饭,那能否尽可能压缩流程?比如,一次性买齐三天或一周的菜;购买已经加工好、备好的材料包;用更简单、更流程化的烹饪方式……等等。
3)如果上面都不行,我能否将它们「化零为整」,集中起来安排一个时间去处理,避免打乱自己的节奏和状态?
举个例子,我常用的方式,是建立一个清单,叫做「Dessert」。然后,把所有「不得不做」的琐事,全部丢进里面。每一天,等手头的事情告一段落,或是需要休息一下时,就打开这张清单,一件一件去做。
一方面,这可以帮助我切换思绪,恢复精力;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这些琐事占用我正常的时间,影响我的状态和节奏。
只有直面这些「时间黑洞」,我们才能获得自由。
目标感和意义感
在第一点中,可能有些朋友会说:
你说得很对,可是我就喜欢做饭呀,做饭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干嘛要「压缩」它的时间呢?
很简单,这时,做饭对你来说,就不是「必须做」了,而是一种享受生活乐趣的「我要做」。这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过,仅仅停留在这一步,或许还不够。我会建议你: 带着「目标感」去生活。
举个例子:每一期智识营,我都会花许多时间跟学员互动,答疑,沟通,整理信息。这个过程无聊吗?一点都不,我觉得很有意思。但仅仅止步于此是不够的。我会去想:这一期比起上一期,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优化?我还可以做些什么,让整体的效果和体验更好,更接近我心目中的「完美」?
这就是「目标感」:不仅仅满足于手头的事情,更要去思考,从长远来看,它的意义是什么?它可以如何帮助我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
这里要提一个概念: OKR目标思维。
传统的KPI,是自上而下的:上级给你指定一个要求,你想方设法去完成它,只看结果,不问其他。
但OKR的思维,更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平衡和和谐:大家坐在一起,通过沟通,一起得出一个共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Objectives)。然后,每个人再分头去思考:围绕这个目标,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更好地满足它、达成它(Key Results)?
尽管OKR主要用在职场里,但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两个启发。
第一个启发,是 跳脱你的「圈层规训」,更多地从你的自主性出发,去思考:「我想要什么?」而不是「我应该怎么样」。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许多角色,公司里的部门主管,伴侣面前的另一半,子女眼中的父母,等等。但这些角色往往都是别人贴在我们身上的标签,它们承载的,是别人对我们的理解和期望,也是这个身份所必须尽到的义务和职责。
你有没有想过,除去了这些身份和标签之外,你想做的事,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总是在说「以后」「等有机会了」「将来」……不要再无限期推迟了,不要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不妨问一问自己:那些我真正想做的,能够给予我激情和满足感的,能让我感到存在的意义的,究竟是什么?
这些才是你的「目标」。
第二个启示,是 把目标分解到生活中,让通往目标的路径,成为你的「我要做」。
如果你想开一间店,那么,你可以试着去筹备一笔款项,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去认识和接触行业里的人,去寻求潜在的合作伙伴和团队伙伴,去做一些微小的常识和探索……这些都可以安排起来,作为你年度、季度、月度的「关键结果」。
关键在于: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单单为了它本身而做,还是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意义而做?
这就是「目标感」。带着目标感去做一些短期未必有用,但长远来看,跟你的「目标」保持一致的事情,才是保证你不断前进、成长 —— 而不是每天周而复始地重复 —— 的关键。
当然,也可能有朋友会问:可是我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成长呢?我难道就不能安于现状吗?当然也是可以的。不过,这样的读者应该也不会喜欢看我的文章吧(笑)。
过滤箱
过滤箱是时间管理的一个核心技巧。可以说,掌握了过滤箱,你就已经有能力,自己构建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体系了。
什么是过滤箱呢?想一想:我们写在待办清单里面的事项,可能有好几十件。这里面,可能有长期的,短期的,重要的,次要的,需要用电脑完成的,需要手机的,可能还有购物清单、学习清单、待看的影视剧清单……
这么多的事情,我该如何快速选出「我此时此刻要做的事情」呢?
这就是过滤箱的作用。它的本质其实就是 「场景」:在不同的场景,我可能有不同的事情要做,那么,无需我手动去找,我就可以通过事先定义好的规则,把适用于该场景的任务全部呈现出来。
最简单的过滤箱,就是 标签。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的任务清单里面,会对不同的任务打上标签,比如:购物,学习,娱乐,外出,思考……
这样,当我出门购物时,打开「购物」标签,就能直观看到有哪些东西是要买的;
当我忙完手头的事情、想休息一下时,打开「娱乐」标签,就能选一部片子开始看;
当我在外面,暂时没有事情可以做时,打开「思考」标签,就能看到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虑,就可以把这些碎片时间利用起来……
这两年我去深圳去得多,所以甚至还放了一个「深圳」标签。平时看到一些有趣的小店就顺手放进去,当我到深圳出完差,就可以按图索骥去逛一逛、看一看。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团队里有三个人,暂且称为小白、小王和小火锅,那么,不妨在记录任务时,顺手打上他们的名字作为标签。这样,打开「小火锅」标签,就可以快速看到,他完成了哪些事情,目前还有哪些任务需要跟进。
这些是最简单的做法。很多时候,情况可能会更复杂一些。比如:我现在状态非常好,想把这一周里优先级最高的那件事情赶紧拿出来完成,怎么做呢?我就可以设立一个过滤箱,令其满足: 时间=本周 且 优先级=最高 且 标签=无。
再比如,明天周五了,我想把团队里已经过了截止日期、但还没搞定的任务汇总一下,敲打敲打他们,怎么建立过滤箱呢?就可以是: 时间=已过期 且 标签=小白or小王or小火锅。
再比如:我想总结一下,上个月都干了哪些比较重要的事情,那么就可以是: 时间=上个月 且 标签=无 且 优先级不等于无(这样就可以把设置了优先级的都筛选出来)。
诸如此类。
在绝大多数任务管理软件中,每一个任务,一般都有4种属性: 清单(有些叫项目),标签,时间,优先级,每个属性又可以有不同的取值。因此,巧妙地组合它们,就可以构建出几十上百种不同的条件,来满足你的需求。
基本上,只要是需要反复使用的场景,都可以为它建立一个过滤箱,成为一个固定的视图。
几乎所有的任务管理软件都有这个功能(不同的工具,可能会写作「智能清单」「筛选」「透视」,功能是一样的),当然,大多数需要付费。
如果你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少,或许用不上;但如果事情很多,又不希望在繁复的条目里面来回翻找,那这个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收集和分发
所有的时间管理方法和工具,本质上,其实都是在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实现有效的收集和分发?
打个比方:你可以把我们的时间看作一辆列车。每天,列车都会从起点站出发,驶向终点站。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会有人上车(收集)、下车(分发) —— 那么,如何把每位上车的乘客都顺利送到他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
经典的 GTD 工作法,思路是这样的:
1)把所有想到的、突发的任务,全部记下来,清空大脑。
2)2分钟内能否完成?能,立刻去做。不能,进入下一步。
3)是一个想法还是一个行动?前者,放进仓库里待用;后者,进入下一步。
4)是一个复杂项目还是一个简单行动?前者,把它拆解成一系列简单行动;后者,进入下一步。
5)最后,决定它的最终去向:今天待办;安排给别人;推迟。
严格践行这套流程,就可以使得每一个任务,最终都能流动到一个合理的「归宿」,不遗漏,不拖延。
另一个 AutoFocus 方法则更简单:列一张清单,每有新的任务进来,就添加到清单底部。工作时,从清单顶部往下逐条检查,觉得哪一项任务想做就立刻去做,做完再把它划掉,重新从顶部开始往下检查,循环往复。
我自己的流程是这样:
1)产生任何想法或任务时,立刻记下来。
2)如果是想法或信息,转移到笔记软件里面,留着备用。
3)每天定期对任务进行检视,如果有明确场景的,打上标签。没有的进入下一步。
4)预估任务完成所需的时间和截止日期,给任务标上时间。如果不重要的,就先放着。
5)如果一项任务长期停留在「已过期」或「待安排」里面,那就说明它不是那么重要,考虑把它删掉。
所有的待安排事项,放在工作台的「已过期」和「无日期」里面。
持续跟进,指的是安排给别人执行的工作。
长期目标,指的是在第二点「目标感与意义感」中提到的OKR。
你可以参考我的流程,自己设立一套任务分发流程。大体上,满足这几个条件就好了。
1)先把任务统一收集到收集箱里,再每天定期对任务进行检查,挑出「需要做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收集箱当成一道筛子,对任务筛一遍。只有那些真正重要的、必须去做的,才会进入正式的执行流程。其他的,先放着,实在安排不上就删掉。
这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聚焦」,避免把时间花在无用的琐事上面。
2)每一个任务都必须有归宿。
要使一套流程能够长期、持续运转下去,就必须能够保持适当的空间,不会使到任务无限制地堆积。所以,每一个任务,要么去落实,要么安排明确的时间去落实,要么把它清理掉,不要让它们全部堆积在清单里。
3)化囤积为流动。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进入笔记的想法和信息。我们总是特别喜欢囤积,但不喜欢消化 —— 你每天可能把数十条信息丢进笔记里,却再也不会去看它们一眼。
这就导致了:久而久之,你连笔记里有哪些信息,自己都记不得了。又怎么能让这些信息派上用场呢?
所以,我同样在笔记里建立了一个过滤箱「本周」,定期打开,检视一下:这周又新增了哪些笔记?我可以如何处理它们?是整合起来,去查询相关信息,还是去补充完善它们?
需要执行的,就按照前面的流程,新增任务到待办清单里面。
精力和时间块
请你快速回答一个问题:你认为,每天真正能用在工作上,实现有效产出的时间,是几个小时?
8小时?7小时?6小时?
但实际上,许多研究表明:在传统的 8 小时工作模式下,大多数办公室白领实际的工作时间,大约在 3-4 个小时左右。
比如:工作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 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每天「最优」的工作时间,是 4-5 小时。超出了这个时间,人们就会疲劳、分心、状态低落,会导致工作出错或表现不佳。
而哪怕是在这4-5小时里面,不同的时间段,每个人的精力状态也是不同的。有些人在早上会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但有些人整个早晨都无精打采,从下午三四点开始才达到高峰期;也有些人到了晚上9点、10点,状态最好,可以心无旁骛地工作……
无论你是哪一种,原则都是一样的: 把你状态最好的时间段,用来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再把其他次要的事情,安插到状态一般的时间段。
我自己的习惯是这样:每天安排5小时的时间,并以15分钟为一个时间块,也就是每天会有20个「时间块」。然后,安排任务时,我会预估:这个任务大概需要多少个时间块?2个,5个,还是10个?
一旦填满这20个时间块,我就视为「这一天已经排满了」,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安排到下一天。
当然,在安排任务的时候,也可以视任务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安排到具体的时间段上面 —— 这一块可以参考前面的过滤箱。
最后
最后,再分享一次这张图。
这是我 2019 年自己绘制的一张图,汇总了自己的心得和经验,不妨结合这篇文章一起看,相信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时间管理」这回事。
这张图或许后面还会进一步完善,届时也会再分享给大家。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帮你从底层理解「时间管理」,更好地建立适合自己的体系。
一个小练习:想一想,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可以有哪些常用的过滤箱?
本文授权转载于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Lachel,专注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心智成长。每周四原创更新,与你一起探索事物本质。
你可能会喜欢:
让全世界都知道你 在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公司会议很无聊,时间又长,感觉很耽误工作,可以不参加吗?
人到40想离职,又怕找不到如意工作:中年人的职场,该如何规划?
你的人生如何过全靠于你自己决定
奈何boss又如何播出时间 奈何boss又如何剧情简介
真正厉害的人,是利用“天性”的人
管理负面情绪的8个好习惯
时间,只治愈愿意自渡的人
你的工作辛苦吗?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
人为什么要努力工作?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网址: 工作高效的人是如何管理时间的? http://www.pyqsh.com/newsview20612.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73
- 2新疆美女哈妮克孜恋情揭晓,男 2063
- 3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835
- 4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90
- 5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53
- 6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55
- 7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64
- 8据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 1050
- 9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28
- 10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