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鲁奖得主、诗人张执浩: 诗歌不讲故事,但能表现故事的“声音”或“语气”|成都国际诗歌周

鲁奖得主、诗人张执浩: 诗歌不讲故事,但能表现故事的“声音”或“语气”|成都国际诗歌周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3月15日 22:36

原标题:鲁奖得主、诗人张执浩: 诗歌不讲故事,但能表现故事的“声音”或“语气”|成都国际诗歌周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身为优秀诗人的张执浩,参加过很多个诗歌周活动。但对成都国际诗歌周,他印象尤其深刻,评价很高:“在我的眼中,真正办得有特色、具有完备机制的,只有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我的感受里,成都有非常独特的文化气息。自古以来,那么多诗人入川,在这里找到能击中内心的东西。它的温和、柔软、包容,一直持续滋润着诗意。”3月15日,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在成都开启,封面新闻记者在会场所在的宾馆,采访到刚刚从湖北入川的鲁奖得主、诗人张执浩。

张执浩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文脉中,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谈论诗歌?

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主题是“终极关怀:人类的生命与生态”。对于这个主题,张执浩说:“非常适合。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全世界的人们,内心都经历过震荡。在这个主题下,诗人们可以充分去讨论和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而且这些深刻的主题,跟我们每个人的具体生活密切相关,并不遥远。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既存在有形的战争,也存在着发生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无形战争。发生在我们内心的搏击,真的是时时刻刻都存在。”

“诗歌不仅仅是一种写所谓的分行的文字,然后标榜自己是一个诗人的身份。我始终觉得,诗人应该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在人类群体中,扮演着一种其他群体无法替代的角色。回溯我们中国的几千年文明,便能理解这一点。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文脉中,为什么我们一直在谈论诗歌?为什么我们愿意谈论诗歌?就是因为诗歌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能发出召唤的声音,感知时代的变化。不管是李白还是杜甫,抑或是李商隐、龚自珍,他们都在身处的时代感受到自己的使命,发出了不可替代的声音。”

优秀的诗人除了写诗,还善于读诗、解诗。2023年春天,张执浩的古典诗歌随笔集《不如读诗》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这本书中,他诗意解读了杜甫、李白、王维、李商隐、孟浩然、苏轼等16位大诗人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写作。书中的每篇文章以一位诗人或一个诗歌现象为主题,既可独立成篇,又有统摄全书的线索隐伏其中。作者将诗人与诗歌置于连续性的诗歌史之中,以此梳理出一条延绵不绝的中国诗歌发展脉络,为理解诗歌开辟了新的路径。

“对我而言,诗歌是灵魂伴侣,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亲密战友”

张执浩于1965年秋出生于湖北荆门,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武汉文学院院长、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苦于赞美》《宽阔》《高原上的野花》等,曾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

对于诗歌与自己的关系,张执浩坦言:“诗歌绝对不是用来炫耀才华的工具。对我而言,诗歌是灵魂伴侣,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亲密战友。如果我有诗,那么我在迎接新的日子时就会充满了信心,精神很舒畅,积极向上。如果没有诗,就感觉这一天整个人萎靡不振,精神是涣散的。”

在张执浩看来,诗歌与小说这两种文学体裁有本质的区别:“小说家创作了角色,然后退场,让读者去小说中自己去领受。而诗人是通过写诗,让自己出场,这是完全不同的。”

ChatGPT的出现,让很多人开始思考,哪些文艺作品是机器人可以做到而且可能比人做得还好的。张执浩也对此充满关注。“就目前而言,我看了它写的诗歌以后,是不担心它能抢诗人的饭碗的。机器人在数据处理上非常强大,模仿能力非常突出,它可能会写一个不错的剧本或者小说。但是在写诗方面,它缺少活人的语气。诗歌本质上不是讲述故事,甚至也不是表达情感,而是呈现故事和情感的‘声音’或者说‘语气’。这个‘语气’是很虚的东西,只有鲜活的个体才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鲁奖得主、诗人张执浩: 诗歌不讲故事,但能表现故事的“声音”或“语气”|成都国际诗歌周
《诗刊》《星星》诗刊原主编、诗人叶延滨:诗歌周让成都的诗歌形象更加“清晰化”
赶赴一场春天里的文学雅聚!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来了
吉狄马加:让诗歌周成为城市文化符号|成都国际诗歌周
致力于非“圈子奖”,南方诗歌奖想要“发现陌生者”
《中国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在粤出版面世
「原创诗歌」披起万里江山
中法诗人隔空共话诗缘
为成都立传 重新发现不一样的成都
通过贾浅浅,大众难以真正走近诗歌

网址: 鲁奖得主、诗人张执浩: 诗歌不讲故事,但能表现故事的“声音”或“语气”|成都国际诗歌周 http://www.pyqsh.com/newsview23725.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