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探讨流动华人视界,“第五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学术论坛”举行

探讨流动华人视界,“第五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学术论坛”举行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3月19日 18:57

原标题:探讨流动华人视界,“第五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学术论坛”举行

南都讯 记者谢湘南 3月18日,“第五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学术论坛——流动华人的流动视界”在何香凝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论坛以全球华⼈的流动为线索,邀请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教授段颖,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胡斌,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教授连冕,《画刊》杂志主编、副编审孟尧,文化学者、近现代史研究者沈迦,《美术》杂志副主编、编审盛葳,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苏涛,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香港大湾区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爱阳等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分享。

“全球华人艺术展”联合策展人、何香凝美术馆展览策划部副主任余湘智首先向现场观众介绍了该馆重要学术品牌——“全球华人艺术展”系列展览研究项目,以及参与本次演讲、讨论的专家学者。随后,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程斌为论坛致辞,他介绍了该馆连续举办三届的全球华人艺术展,揭示随着人的流动、交往所带来的世界范围内华人的艺术历史和现实生态。“全球华人艺术展”项目策划人与发起人之一、艺术评论人王晓松博士介绍了展览与论坛的基本思路。

三位主讲从不同视角给“本土化”艺术探索以参照

论坛上午场由特邀嘉宾孟尧担任主持。胡斌教授考察董希文1939年赴越南学习的经历,分析了当时越南美术办学的具体情形,以及它作为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汇的一个支点,连接起中、越、法多国交互的美术网络。这种处在特殊阶段的基于东西方艺术互动的“越南”样式给予中国现代艺术的“本土化”探索以某种参照,丰富了我们对于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进程的认知维度。

盛葳以《女神的桂冠:唐一禾、鲁本斯与胜利寓言》为演讲主题,以丰富的图文考证,解读唐一禾创作于1942年的油画作品《胜利与和平》背后“胜利女神加冕”这一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神话套式和绘画模板,分析了唐一禾在特殊历史背景下进行创作的动机,以及艺术史中题材、体裁的性质与层次区别,以及在传播中发生的变化。

连冕教授以厚重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全面展示中国现代艺术与设计先驱郑可先生的艺术与人生经历,通过勾勒被“遗忘”的“郑可”形象描述了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早期发展的重要线索。郑可先生与何香凝先生、廖承志先生母子之间的特殊关系,提示了全球华人关联中乡情、乡谊的特殊作用。

在圆桌讨论环节,孟尧与胡斌、盛葳、连冕三位嘉宾围绕美术概念下的艺术创作线索、从造物的传播理念走向设计和美术融合的线索两个方向开展了讨论。

个案研究呈现全球化转向背景下华人内在的关联

下午的论坛由何香凝美术馆宣传公教部副主任骆思颖主持。段颖教授以《全球流动:迁徙、寓居与华人认同》为题,通过对泰国华人的田野调查,深入分析了华人的迁徙史以及它背后的原因。他认为,随着华人的迁徙和寓居的过程越来越丰富,“华人”很难用一个非此即彼的方法判断“我”是谁,可能在不同的层次理解或者是呈现关于自我认同。

半导体投资人王爱阳从历史、分工、模式与技术变革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全球半导体产业中华人的特殊作用。在信息社会与全球化转向的背景下,华人内在的关联或许可以为目前众所周知的芯片问题提供一个新方向。

沈迦通过追溯享誉国际的中国艺术收藏家翁万戈的家世,生动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家族在大变革之际的道路选择的偶然与必然,追问在流动世界中艺术与人的重新定位问题。

在圆桌讨论中,几位嘉宾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新世界环境下华人在资源、信息、观念链接中的不可替代性,对论坛关键词“流动”进行了再次回应。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艺术节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学术论坛在上海举办
第二届中华国术高峰学术论坛举办 体育专家共话国术文化
汇聚“不做梦的群星” 第五届冷湖科幻文学奖获奖作品结集成书
“譬若香山: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文华殿开幕
“中国·涡阳第五届老子道文化学术研讨会”举办
第五届草堂诗歌奖今日颁出:正是春天,把诗歌传到更远的地方
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犍陀罗艺术展故宫开展,8成文物来自巴基斯坦
国内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开幕 共展出203件(套)文物
“迎亚运”中国体育艺术展“鸟巢”开幕
五大艺术展同时开展 机会难得,你还不快预约?

网址: 探讨流动华人视界,“第五届全球华人艺术展学术论坛”举行 http://www.pyqsh.com/newsview24136.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