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隋代诗人佚名《送别》诗赏析
原标题:【古诗词鉴赏】隋代诗人佚名《送别》诗赏析
【原作】
送 别
隋·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译文】
杨柳青青,枝叶垂到了地上。杨花漫漫,在空中纷乱地飞舞。
送别的时候眼里的柳条折尽,柳絮飞绝。请问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注释】
著地:碰到地。
漫漫:遍布貌。
搅:《说文》:乱也。
借问:敬词,请问。
【赏析】
崔琼《东虚记》说这首诗作于隋炀帝大业(605-617)末年。一、二、四句“垂”、“飞”、“归”押平声韵,平仄完全符合近体七绝的要求,是一首很成熟的七言绝句。明人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说:“庾子山《代人伤往》三首,近绝体而调殊不谐,语亦未畅。惟隋末无名氏‘杨柳青青……’,至此,七言绝句音律,始字字谐合,其语亦甚有唐味。右丞‘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祖也。” 题目是《送别》,全诗借柳条、杨花的物象寄寓惜别、盼归的深情,凄婉动人。柳丝飘飘摇摇,饶有缠绵依恋的情态,故早在《诗经》中,已将杨柳与惜别联系起来:《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历代传诵,脍炙人口。“柳”,又与“留”谐音,故折柳赠别以寓挽留之意,从汉代以来便成为一种风俗。形于歌咏,北朝乐府民歌中的《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已饶有情韵。在南朝、梁简文帝、梁元帝、刘邈等人的《折杨柳诗》,也各有特色。然而在唐代以前的咏柳惜别之作,还要数隋末无名氏的这一篇最完美。
首联上句写柳条、下句写杨花(柳絮),读起来流畅自然,有如天造地设,略无人工雕琢痕迹。然而稍作分析,便发现词性、音调、意象、情思,又无一不对,实在是异常工丽的对偶句。看来作者已懂得调整平仄,上句开头之所以不用“柳条”、“柳枝”、“柳丝”,是因为第二字应是仄声。改用“杨柳”,“柳”是仄声,却未能表现“柳条”。而继之以“青青着地垂”,则万丝千条,便展现于读者眼前。“着地”,状柳条之长,把读者的视线由树梢引向地面。“垂”,表静态,以见风和日暖。“青青”,既写柳色,亦点时间。柳色由鹅黄而嫩绿而“青青”,则时间不断流逝,而今已是暮春了。
上句用“青青着地”状柳条之垂,下句用“漫漫搅天”状杨花之“飞”。杨花十分轻盈,如果风力较猛,便向一个方向急飞;如果风力甚微,便无依无傍,忽高忽低,飘来飘去。这里所写的正是日暖风和之时的景象。“漫漫”,写杨花飘荡,无边无际;“搅天”,写仰望所见。天空都被搅乱,则杨花之多,不言可知。由此联系上句,便知“青青”杨柳,并非三株五株,而是夹路沿河,傍亭拂桥,处处可见。于是,合一、二句看:由上而下,所见者无非柳条青青着地;由下而上,所见者无非杨花漫漫搅天。而离愁别绪,也随之弥漫于整个空间。
第三句,紧承前两句,双绾“柳条”与“杨花”,却来了个出人意外、惊心动魄的转折:“柳条折尽花飞尽!”杨花再多,终归要“飞尽”的,这是自然规律。而万树柳丝,即使天天折,又怎能“折尽”?这两者合起来,无非是通过时间的推移,表现离别之苦、怀人之切。联系第四句,则无限情景,都可于想象中闪现于读者眼前。
“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一问,并不是面对“行人”提出的。怎见得?首先,第一、二两句与第三句之间,分明有一段时间距离。送行之时,即使俄延很久,也不可能把“青青着地”的“柳条”一股脑儿“折尽”,更不可能一直等到“漫漫搅天”的“杨花”全部“飞尽”。其次,临别之时,只能问行人“几时归”,怎好问他“归不归”?
【简析】
这首诗题为“送别”,全诗不离杨柳。柳条飘飘摇摇,有缠绵依恋之态,在古诗词中常代表惜别。唐及之后,以杨柳送别为题的诗词众多,可在唐之前,要数这首《送别诗》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前两句“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描写暮春时节杨柳青葱、杨花漫漫的情景。春已经深了,杨柳十分葱茏,柳条青翠绵长,从高处垂下,直贴到地面上,尽展缠绵依依之态。杨花忽然间就被春风吹落了,纷纷扬扬,挥之不去。一个“搅”字,写出杨花烦乱的样子,给人以“剪不断,理还乱”之感。这两句纯是景物描写,先写柳条,再写柳絮,读起来十分流畅自然,毫无人工雕琢之感,然细品之下可以发现,两句的词性、音调、意象、情思,无一不对,实在是异常工丽的对偶句。这两句渲染分别时的愁情,其中蕴藏的感情,读者隐隐可感。那低垂的柳丝,带着无限的惜别之意;那飘浮的杨花则是离愁别绪的真实写照。
第三句“柳条折尽花飞尽”,出现了最具典型性意象的一个词,那就是“折柳”。这句表面上写柳条已经被折完,杨花也已经飞尽,实际上暗示的是离人送别之多。这时候再返回来看前两句,“杨花漫漫搅天飞”,就能够感受到一种忧愁在里面,杨花漫天飞舞,飞的到处都是,实在是令人心烦意乱,忧愁不已。这几句都属于暗写,直到第四句,“借问行人归不归”,才明写送别,前三句酝酿的情感此时喷薄而出,全诗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这首诗作于隋末,作者不详,但是格式方面已经非常逼近近体诗,属于一首比较规范的绝句。如果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此诗亦有另一种解读。杨柳,可指杨树和柳树,也可以专指柳树,因为隋帝爱之,遂赐其姓杨,美其名曰“杨柳”。如果这样理解的话,诗里面的杨柳就可能暗指当时的时政。杨柳折尽杨花飞尽,可以理解为当时国家破败,衰退之势已显,隋炀帝乐游妄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来开凿运河、修建长城,致使百姓妻离子散,如果与这首诗联系起来,那这首诗还可以理解为是百姓庆幸国家即将获得重生、渴望亲人归家的一首思念之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朱熹《秋月》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白居易《池上早夏》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张九龄《答陆澧 》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 宋代诗人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苏轼《赠刘景文》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陆游《朝饥示子聿》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戴叔伦《苏溪亭》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唐代诗人徐凝《忆扬州》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陆游《江南初夏》诗赏析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诗赏析
网址: 【古诗词鉴赏】隋代诗人佚名《送别》诗赏析 http://www.pyqsh.com/newsview25019.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27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784
- 3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47
- 4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30
- 5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49
- 6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48
- 7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15
- 8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897
- 9老戏骨 回到台湾后吐露心声! 868
- 10林雨申吻到缺氧 与赵露思拍吻 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