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歌剧《鸾峰桥》—— 艺术诠释脱贫实践

歌剧《鸾峰桥》—— 艺术诠释脱贫实践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3月30日 09:35

原标题:歌剧《鸾峰桥》—— 艺术诠释脱贫实践

歌剧《鸾峰桥》剧照。张桂汉摄

近日,福建宁德市畲族歌舞团、福建省歌舞剧院等联袂创作的歌剧《鸾峰桥》,入选“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登上中央歌剧院剧场的舞台。作品以上世纪80年代时任宁德地委主要领导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群众埋头苦干、摆脱贫困为背景,以歌剧艺术的独特形式生动呈现了当地脱贫攻坚的做法及成效。

脱贫攻坚是近年来艺术创作的重要主题。《鸾峰桥》聚焦扶贫思想的强大力量,“识贫”“战贫”“脱贫”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古往今来,一切有力量的艺术作品总是着力于刻画个体的悲欢命运,从而为宏大主题找到具体可感的落点。在《鸾峰桥》中,从贵州嫁到下党乡的女子翠红的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落点。全剧开场,翠红因为实在熬不下苦日子,弃家出逃。这一强烈的戏剧冲突,揭示出下党乡村民“穷自得”的无奈。

在接下来的故事里,下党乡的脱贫之路和翠红的回归之路,双线并进,交织进行。乡党委书记大周牢记“精神脱贫、勤能补拙”的经验,带领村民积极探索致富之道。我们看到,在舞台上,一群鲜活的、接地气的人物形象逐渐丰满。其中既有代表引领者和组织者的大周书记,也有代表外部环境的吴厂长,更有作为脱贫主体的村民。村民们精神面貌的转变过程,充分展现出奋发向上的力量。

创作者充分发挥歌剧艺术之长,设计了《欲说还休》《米糕的味道》《心中的光》等精彩唱段,并注重作品的戏剧性和音乐性的融合把握,在提升人物形象丰满度的同时,丰富和升华了歌剧唱段的艺术表达。

《鸾峰桥》还深度开掘闽东地区特别是畲族乡土美学密码,把当地特色风物和地域音乐元素融入作品之中,有效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比如,上层为“人字形”结构的鸾峰桥高悬舞台,有着突出的视觉效果,同时直观地点明了故事主题。这座桥是连接下党乡与外界的通道,也是为人们遮风挡雨的“乡村议事空间”。而桥的榫卯结构既彰显传统智慧,又与“我们是木料,你也是木料,党组织是工匠帮我们建桥”的点题之句形成呼应,使贯穿于全剧的人民性理念更加鲜亮。

《鸾峰桥》叙事有层次,人物有成长,唱段有特色,以本土化的审美表达,把生活之事、事中之理、理中之情表现得既有厚度又有温度。(胡一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精彩上演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特邀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田健桥授课
廖昌永委员:歌剧、音乐剧并非“殿堂”专属
佳作赏析|中央歌剧院世界经典歌剧《图兰朵》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唱响南泥湾》上演
2023深圳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合唱团演出季开幕音乐会“布兰诗歌”即将上演
民族歌剧《青春铸剑221》在青海大剧院上演
扬州双桥街道:书香润新春 过个“文化年”
音乐家何怡讲述古琴琴歌之美,“艺分享”赋能全民艺术普及
苏州有座不起眼的皋桥,却藏着家喻户晓的“举案齐眉”故事

网址: 歌剧《鸾峰桥》—— 艺术诠释脱贫实践 http://www.pyqsh.com/newsview25211.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