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世界读书日|我们又要送书啦

世界读书日|我们又要送书啦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4月24日 13:25

原标题:世界读书日|我们又要送书啦

编者按:当一位女性决定从事学术事业,她所面临的非议无处不在,试图阻止她踏入科研大门:“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读书有什么用,女孩子总归要嫁人的”……而当她们进入高校系统,生育、家务劳动等“天职”,则将她们挤出更多的机会之外。即便不断遭遇贬抑与打压,我们依旧看到,越来越多女性投身学术志业,汇流进学术共同体。对她们来说,学术研究不仅是事业、爱好,更是体认自身,寻找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一读EDU特此推送新一期的荐读赠书活动。在本期,我们将一起品读《妈妈教授: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这本书的节选内容,作者在其中提出了不少对于有孩子有家庭的女性学者的建议,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启发。为了回馈读者,我们也将抽取5名幸运读者赠送本书。(赠书规则详见文末)

以下内容摘自《妈妈教授: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

在十年前本校的一次科研工作会议上,针对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审的量化机制,我曾建议,应给予职称升迁期怀孕生子的教师至少两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加分,引得会场哄堂大笑,同事们以为这是玩笑话。尽管会后也有领导说,这“有点道理,但缺乏可操作性”,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是开玩笑,我是认真的。在大学校园工作生活三十多年,不仅亲历过平衡家庭与工作的手忙脚乱,也见惯了年轻同事们正在面对的此类尴尬和烦心。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其实一直存在,无论何种职业、哪个性别,只要男人不会怀孕、不会分娩、不会哺乳这些生物学上的机理没有改变,女性对此的感受必然会更加强烈些。完成博士学业,找到大学教职,不仅要讲好课,还要搞好研究,不断在专业领域产出独创性的学术成果,如此才能在学术界谋生存,评职称,做教授,“不发表,就出局”是学术现实。 它与公众对高校教师职业自由轻松、有更多闲暇照顾家庭的刻板印象反差鲜明,也因此强化了女性学者的困境——在学术职场努力谋生存的同时,还要面对家庭成员对其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期待。

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统计报告,最近十年各类高等教育中女性占比不断上升,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博士学位。我本人也指导了数位女博士,看着她们努力找到教职,成为我的同事、同行,看着她们日常忙碌、辛劳的身影,犹如看到二十多年前的自己。当下的大学,比我初入职时,规模扩大了,宽松度却下降了。从读博士到入教职,从拿到学位到忙于教学、研究和发表的这“难熬的十年”,恰恰是女性一生中最适合生育的年龄。那读博、当大学老师,同时又生儿育女,当一个“妈妈教授”,还可能吗?会成功吗?

《妈妈教授: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对此做了明确的肯定回答。两位作者瑞秋和克里斯汀是美国顶尖文理学院、“小常春藤”之一鲍登学院的老师。创作本书的想法,萌生于克里斯汀剖腹产下女儿不到一个月——当时她正横跨整个美国从加利福尼亚州飞到缅因州,假装自己只是个未曾生育、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校园面试日的短暂间歇,狼狈不堪地躲进厕所里挤奶、匆匆烘干外套上的奶渍,最终得以顺利入职;而当时担任遴选委员会主席的,就是瑞秋。十年后,撰成此书时,瑞秋是讲席教授,有四个孩子;克里斯汀已取得终身教职,副教授,是一个孩子的单亲妈妈,也是国际知名学者。在书中,两位作者并不仅仅是为了找到学术界有代表性的母亲范例,而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征集将教授和妈妈这两个角色成功结合在一起的女性的故事和建议,提供她们自身经历之外的多元视角。本书传递的信息是积极的,不仅肯定能做到,还给出了具体方法和操作细节,与此同时还怀有最大程度的同理心——不需内疚,也不用勉强。作者的目的是驳斥那种要么推迟生育要么退出学术界的二元对立,旨在为学术圈平衡工作和生活的女性提供一本手册指南——从读博开始,到求职、任职,再到成为一名正教授,指导女性学者如何既当好母亲,也当好教授。

妈妈教授: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雅理译丛)

Professor Mommy:Finding Work Family Balance in Academia

[美]瑞秋·康奈利[美]克里斯汀·戈德西著

RachelConnellyKristenGhodsee

李明倩宋丽珏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作为一本指导书,它没有太多的心灵鸡汤语录,倒是先用了一定篇幅直陈美国学术环境的种种弊端,列数了“母亲身份和学界那些不美丽真相”的“九宗罪”。选择成为学者、决定走学术路线之前,你不但要知晓学术界的这些“不美丽真相”,而且还要了解“你自己”——这也是两位作者在书中最重要的告诫。

两位作者提出的更多的是对于有孩子有家庭的女性学者的建议: 不与他人合作发表,尤其不能与资深的男学者合发论文,申请教授职位之前要成为独立研究者,这非常重要,在同等条件下,女性需要更独立; 做好时间管理,找准适合自己的高产时间段用于研究, 无论是孩子早晨起来之前还是夜里睡着之后, 在日常零碎的时间里一旦有灵感出现,即刻列出主题句大纲, 之后再见缝插针写些哪怕零碎的段落,要选择在大脑疲劳或处于 “半关机” 状态时处理邮件等杂事;每天至少有一部分时间要留给家人,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放下查看邮件的手机,也不要再准备上课的文章, 工作的时候不去想家庭,面对家庭的时候则百分百投入; 在成为终身教授之前,孩子的照片不应该过多地出现在你的办公室或电脑屏保上,与同事闲谈时你心里应该有数, 关于孩子, 哪些是可以聊哪些是不该聊的, 就算照顾孩子的日程压得你喘不过气,你也没必要把细节都告诉同事, 更不应该把孩子作为缺席会议、耽误交期和逃避其他工作责任的理由; 降低对房屋整洁度的标准, 能将就则将就,把那些传统意义上妈妈必做、不做就会愧疚的家务抛在脑后,不要再纠结袜子配不配对,如果你真有强迫症袜子必须成双成对,那以后就只买那一种款式;书店里有成百上千本的育儿书,但要谨记, 全读不如不读,此类书籍中有许多对职业母亲很不友好, 因此,少看,多相信自己……诸如此类,书中有不少这样实用、贴心的 “Tips”。

【关于作者】

瑞秋·康奈利,鲍登学院BionR.Cram经济学教授。她在宏观计量学领域著述颇丰,尤其在劳动力市场和人力资本决策制定领域撰写了大量托育经济学的相关文章,成果发表在《中国计量研究》《计量经济学》《经济发展及文化变迁》《女性主义经济学》等重要期刊。她的研究获得了多项研究基金项目的支持,最新的研究项目包括:与基恩·坎摩尔合作的关于美国妈妈们如何安排时间的研究;与肯·罗伯茨和郑真真合作的中国城市女性移民安置研究;与玛格丽特·毛雷尔·法齐奥和陈岚合作的中国女性劳动力比例变迁研究。瑞秋有四个孩子,生活在缅因州不伦瑞克的一个老式农舍,里面堆满了玩具和书。

克里斯汀·戈德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俄罗斯与东欧研究教授,本书出版时戈德西是JohnS.Osterweis鲍登学院性别和女性研究方向的副教授,著有《红河:黑海上的性别、旅游和后社会主义》《东欧的穆斯林生活》《从笔记到叙述:书写人人可读的民族志》(雅理即出),发表了诸多有关性别、市民社会和东欧国家主题的文章。克里斯汀和她的女儿克里斯蒂安娜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如中亚游牧民族和吉普赛游民一样经常迁徙。她们到过不伦瑞克、法尔茅斯、华盛顿、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德国的罗斯托克和保加利亚的索菲亚市。虽然似乎居无定所,但不论走到哪儿,家里总有花呢系列的裙装、奥林匹斯众神的阿尔贝斯特雕像、神奇女侠漫画书和上百个摩比小玩偶。

【关于译者】

李明倩,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研究员,副教授,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哈佛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译有《因为性别》《自动不平等》等。

宋丽珏,文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后,译有《明日世界》《衡平法难题》等。

【编辑荐语】

“升级打怪”的是妈妈教授,一起努力的是家庭、职场和社会

一部不限学界、超越性别的生活指南

一部呼应时代关切、推动职场平等的力作

【名家荐语】

《妈妈教授》用真实的数据反映了女性学者经常面临的“母性身份墙”“玻璃天花板”和沉重的学术代价问题。不过二位作者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提供了详细、实用和便于操作的指导,帮助女性确定自己的优先事项,在重重障碍中开辟出一条道路。二位作者认为,要兼顾学术工作和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但并非不可能。更重要的是,《妈妈教授》是一种行动号召:若想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若想推动变革现有制度,需要男性意识到女性学者身处的壁垒,需要女性学者不轻言放弃。只有她们,才能从内部真正改变这个固化的制度。

——普利策文学奖得主,布里奇德·舒尔特

任何想从事学术事业的母亲都应该阅读这本“可以做到”的书!没错,你可以成功。从选择适合你的院校到晋升为正教授,这本书会指导你走好每一步,避开每个陷阱。这本书没有回避真实存在的阻碍,而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思路。这些有用的建议不仅适用于母亲,但也可以说适合所有想要进入学术界的人。这是任何决定开启学术人生之人的必备书。我会向我所有的博士生推荐这本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教授玛丽·安·梅森

不要相信那些“你可以在抚养孩子的同时搞定学术”的神话。这绝非易事,但生活中也很少有像这样值得做的事情。《妈妈教授》向我们展示了聪明的女性如何一步一步地通过统筹她们的宝贵时间,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小提示:不要浪费时间改试卷或熨衣服!)从而实现学术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双赢。

——《168小时:你的时间比你想得要多》作者,劳拉·范德卡姆

赠书规则

关注“一读”在文末留言并添加小助手“一读君”(id:edu_yidu),回复“赠书”,我们将抽取5名幸运读者赠送本书。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一读EDU”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一读EDU”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文章不错,分享给更多人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世界读书日|我们又要送书啦
河北迁安:世界读书日 书香润水城
世界读书日丨与书为伴 不负春光
4·23世界读书日特刊丨葛亮:读书提升我们的格局
世界读书日,看看苏轼的读书怪梦
知识不为载体所限,罗翔分享“没有书的书单” | 世界读书日
郾城区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激发全民读书热情
【与书同行 阅见美好】厦门举办世界读书日阅读晚会
【读书之美】国际热评:世界读书日,优雅地走入心灵的栖息地
离石:阅读伴成长 书香励初心“书香党日”活动为“世界读书日”升温加热

网址: 世界读书日|我们又要送书啦 http://www.pyqsh.com/newsview27676.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