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200多件(套)文物展示岭南纹饰艺术

200多件(套)文物展示岭南纹饰艺术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4月28日 12:47

原标题:200多件(套)文物展示岭南纹饰艺术

26日,“年华·花样——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陈列楼北二楼临展厅展出。本次展览是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资料整理成果系列展览之一,首次集中展示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器物代表性纹饰及其演变的历史脉络。展览展出文物200多件(套),展示了不同时期岭南纹饰的形式风格和装饰手法,揭示了岭南社会独特的生活习俗和审美情愫。

千年宫署 繁花盛开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西汉南越国、五代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核心,也是秦统一岭南以来历代地方行政官署所在地。作为广州老城中心,宫署遗址堆积深厚,出土遗物丰富,反映的社会历史涉及方方面面。本次展览首次集中选取与纹饰相关的出土文物,按照时间线索,通过“印纹悠古”“花叶婆娑”“盛世雕饰”“百花齐放”“花花世界”五个部分,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纹饰艺术特征及其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

先秦时期,岭南百越聚居,创造出诸如方格纹、菱形纹、水波纹、曲折纹、云雷纹、米字纹等几何印纹,并广泛流行于当时的本地陶器上,反映出浓厚的古越族文化特色。及至秦汉,岭南始开郡县,中原文化广泛融入,集中体现在当时的政治中心——南越王宫的营建上,如大量使用“万岁”文字瓦当、菱形纹铺地砖等。

三国至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经由海路传入岭南。佛教的盛行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和大众审美,象征佛教的莲花纹饰开始大量在建筑、瓷器等领域出现,一直延续到隋唐及南汉,影响可谓深远。唐至南汉国力强盛,岭南社会相对安定,纹饰趋于繁复,出现以花鸟纹、蝴蝶牡丹纹、双凤神兽纹等为代表的南汉宫廷建筑纹饰,彰显岭南盛唐遗风。

唐宋市舶初开,各地瓷器在广州集散,带动本地陶瓷业发展,陶瓷纹饰工艺百花齐放,刻划、戳印、模印、彩绘等工艺大放异彩。受宋以来重视文治影响,求真务实、崇尚自然成为时代潮流,形成了总体清新秀丽、雅俗共赏的装饰纹样面貌。

元明清时期,商业和手工业长足发展,城市经济崛起,社会呈现出多样化和世俗化的特点,流行各类以吉祥语、谐音吉祥图案等为内容的吉祥纹饰,此外,包罗万象的纹饰内容也反映出广州商贸繁荣、百业兴盛的社会图景。

文明互鉴 百花齐放

纹饰储存着历史的信息,见证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本次展览在展示不同纹饰之余,通过追溯该纹饰的起源、流行地区,展现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传播的过程。

南越国宫署遗址中装饰于踏跺上的熊饰,可以追溯到上古熊的传说,及战国楚地的熊崇拜文化。汉代吸收楚文化,多以熊饰用于诸侯器物中,如河北保定、河南永城、江苏盱眙、山东洛庄等汉代诸侯王级别的高等墓葬中,均出土有团熊纹饰。这类团熊纹饰同样也出现在南越国内,宫署遗址的熊饰踏跺、南越文王墓的鎏金熊形铜节约,纹饰造型推测与中原的源于同一范本,也反映了汉文化、楚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本土扎根。除熊饰以外,包括菱形纹、文字瓦当、云气纹等装饰纹饰的借鉴融合,是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其中一例,折射出的是这一时期岭南文明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岭南文化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另一体现,是长期以来与海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晋南朝以来,随着佛教传入而大量流行的莲花纹,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建筑、艺术等各个方面。忍冬纹也是随佛教传入中国的植物纹饰题材之一,其发展和演变糅合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是比较典型的纹饰“西体中用”。忍冬纹源自古希腊棕榈叶纹、莨苕叶纹母题,后吸收印度犍陀罗文化,随佛教东传入华,与本土云气纹嫁接,复合出藤蔓样式的忍冬纹。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的新颖之处,还在于设立专门的文创展示区。南越王博物院利用现代设计手法,对院藏文物纹饰进行艺术创造,设计出“南越国砖纹”“南汉国砖纹”等不同系列的文创产品,让古代纹饰焕发新活力,生动阐释广州故事。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李怡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200多件(套)文物展示岭南纹饰艺术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文物纹饰专题展在广州开幕
200余件龙泉青瓷宝剑亮相湖北省博物馆
国内最大规模的犍陀罗艺术展在故宫开幕 共展出203件(套)文物
广东首次举办宋元书画主题展,50余件珍品倾囊而出!
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
200余件精品佳作!广州市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开幕
南宋《墨龙图》领衔,看粤藏宋元书画
去故宫赏犍陀罗艺术珍宝
天津博物馆举办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 让文物“活”起来

网址: 200多件(套)文物展示岭南纹饰艺术 http://www.pyqsh.com/newsview28113.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