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琐忆恩师李赋宁先生

琐忆恩师李赋宁先生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5月09日 04:25

原标题:琐忆恩师李赋宁先生

沈弘

手捧李赋宁先生的回忆录《我的英语人生——从清华到北大》(商务印书馆,2022年),我感到非常亲切,因为书中所提及的很多人和事我都知道,有些甚至非常熟悉;但又感到些许惋惜,因为李先生的个性过于谦逊,书中有些叙述过于简略,不足以充分反映李先生的精彩人生。我是1977年考入北大的本科生,也是李先生在北大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也是英语系首个博士生),有幸得到他数年的言传身教,愿在此补充一鳞半爪,在李先生的回忆文字之外,补充还原那一代学者为人治学的风范。

当年决心考北大与李先生有着密切关系。高考前我已经工作了五年,当过英语教师,也在工厂做过挡车工和冲床工,英语主要是靠自学。我父母都毕业于解放前的国立浙江大学外语系,所以家里有一些原版的英语小说和诗歌。最初自学的主要动机就是想看懂家里的这些英文书。杭十中有个图书室,藏有一批旧图书和期刊,当时都处于封存状态。我那些年利用在杭十中当老师的便利条件,一有空就躲在图书室的角落里,贪婪地翻阅那些被封禁的书刊,尤其爱读《英语学习》《西方语文》《文学研究》和《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上关于英语文学研究的文章。从那时起,“李赋宁”这个经常出现的名字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要去北大念书也成为了埋藏于心底的一个梦想。梦想成真是在1977年。就在我自学完了由许国璋、俞大絪和徐燕谋编写的那一套大学英语课本,并已看完了家里那些英语书之际,突然传来消息——高考恢复了。

记得大学头两年的暑假,我都没有回杭州探亲,就留在学校里看书学习。白天我经常去俄文楼的自习教室看书,有好几回竟然碰见李先生也坐在自习教室里看书。他跟我自嘲说,十年浩劫使他荒废了业务,所以需要跟我们一样重新学习,尽快补上缺失的知识。他那时在蔚秀园的住房面积比较小,夏天又很闷热,所以要来自修教室看书。后来李先生搬到燕北园去的时候,班里一些同学也去帮忙搬家,为此他还专门请我们去他家里做客,以作为答谢。那时我经常坐在未名湖边或图书馆东草坪的椅子上看书,李先生有时路过,会停下来跟我聊一会儿家常。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我也会随时向李先生讨教。

我博士的攻读方向是中世纪文学。从一开始,李先生就对我提出了三点要求:首先是要在一年之内过语言关,也就是要学会古英语、中古英语和早期现代英语。其次,李先生要求我系统而广泛地阅读早期英语文学作品,以便能深入了解英语文学传统。我须列出一个超过100本书的必读书单,博士资格考试时的专家委员会将围绕这个书单来对我进行口试。第三,博士论文除了要求有原创性之外,还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所以我也得同时加强文学理论的素养。

为了帮助我做到以上几点,李先生也是颇花了一番心思。他专门为我录了一盘他自己读古英语、中古英语经典作品片段的磁带;还把自己的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借书证交给我保管,以便我能经常利用那儿的藏书;并要求我定期向他汇报学习进展情况,且每年交出几篇读书报告或论文。

于是我便开始了一个魔鬼式的强化学习阶段。幸好当时年轻,记忆力好,我在较短时间里便学完了《古英语基础》和《古英语入门》这两本古英语课本。之后,便一头扎进了早期英国文学作品的海洋里。古英语学习相当枯燥,最痛苦的莫过于阅读克莱伯编注的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这首诗中的句子冗长,结构非常复杂,生词也多,一个句子要过许多遍后才能勉强弄清其意思。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由于它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并且代表了英语诗歌的源头,故常常能将学习者领入一个新的视角和境界。

这也是一段思想活跃和令人兴奋的时期。大量的阅读使我接触到了许多新材料、新观点和新思想。每次向李赋宁先生汇报学习进度和跟导师讨论问题也都使我感觉获益匪浅。李先生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帮我把握方向。他经常提醒我,看书时不能盲从权威的论断,而是要用批评的眼光去努力发现书中的破绽,从而能提出独到的观点。虽然李先生平时为人随和,但是对待学术研究却一丝不苟,连小细节都不会放过。

这段时间的学习效果立竿见影。在读完古英语作品《圣安德鲁》的诗歌和散文两个不同文本后,我试写了一篇论文,探讨古英语散文和诗歌用语的差异问题。这篇论文的中文版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4期)上,并获得了1987年的“北京市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成果奖”。后来因写博士论文需要去国外查资料,我把这篇论文的英文版寄给了李先生所推荐的牛津大学古英语权威布鲁斯·米切尔博士,后者很快就给我回信,接受我去牛津访学一年,并主动帮助我免去了相关的费用。

往事如烟,我十分庆幸能在北大遇上像李赋宁先生这样的导师,使自己能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然而让我受益更多的还是他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学生的关爱和对学术的追求。因此,在我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都会自觉地以李先生为榜样。在人生的重要抉择关头,我也会下意识地想:李先生在这种情况下,会期望我怎么做?

这种身教重于言教的师生传承关系,就像歌中所唱的那样:“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

(作者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琐忆恩师李赋宁先生
津门弟子刘淑云深情忆恩师
琐忆外公张伯驹
张夕勇:忆恩师厉以宁 难忘创业路难忘师生情|名家专栏
《恩师王玉磬》新书首发式暨读者分享会成功举行
南社诗雄宁调元研究:论宁调元的情诗(三)
邢佳栋微博 邢佳栋微博发文悼念恩师
单霁翔新作为恩师吴良镛立传
邢佳栋超级明星微博 邢佳栋发博悼念恩师
郑自卫:读恩师传记 悟教育人生

网址: 琐忆恩师李赋宁先生 http://www.pyqsh.com/newsview29120.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