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喝一口延绵千百年的诗情画意

喝一口延绵千百年的诗情画意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5月11日 19:50

原标题:喝一口延绵千百年的诗情画意

你还记得小学课本里琦君的那场《桂花雨》吗?

讲真的,当时读的时候仿佛和浪漫撞了个满怀。

想想看,站在树下,漫天飘下金黄的桂花,张开双臂,花瓣轻触手臂和脸颊,芳香四溢。

怎么能不醉心于落英缤纷的绝美氛围中。

后来才明白,原来有关桂花的一切,都是作者对故乡的想念。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桂花雨》

桂花好像成为了我们远行路上的慰藉。

无论身处何处,只要闻到花香,就会想起儿时那条沿街种着桂树的小道,还有那个在树下等我们放学的人。

我们和植物之间的羁绊有多深

故事要从千年前说起,在动荡不安的北宋末年,桂花一直陪伴着一位姑娘。

姑娘是位才女,名叫李清照。

大概是女孩子都爱花的缘故,在李清照的《漱玉词》中一共收录了不到60首作品,其中涉及花的多达44篇。

但要问哪种花最像她本人,大概李清照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桂花!

有点出乎意料吧,李清照和桂花哪里像了?

我们先来看一首词: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鹧鸪天·桂花》节选

这首词是在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隐居青州,天天撒狗粮的那段日子里写的。

但看似幸福的二人,其实在隐居前也经历了好几场大型变故。

先是父亲受到党争影响被逐出京城,愤懑而亡。再是公公遭遇诬陷,病死家中。

丈夫也遭到牵连,失去官职,锒铛入狱,幸好不久就被放出来,全家被遣还乡。

相互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虽经受打击,却没有陷入长期的伤痛中, 反而逐渐享受起没有官场勾心斗角,远离闹市纷扰的生活。

所以李清照在写桂花时说:桂花虽然轻盈渺小,性情清疏,但香气却很持久,没有必要搞得大红大绿去招摇过市,就已经是“花中第一流”了。

不难看出,这就是李清照二十多岁时的内心追求,所谓“一流”不是大富大贵,滔天权势,而是如桂花一般,有着内在修养,自信从容。

再一次看到李清照书写桂花,是年近五十的她,在一场大病之后的诉说: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满头白发的她不再年轻,好在养病期间的生活闲适又自然,没事儿就看看书,陪在她身旁的便是那八月绽放的桂花。

时过境迁,不知她是否会觉得桂花比20多年前的黯淡呢?

毕竟这时候丈夫去世了,北宋也亡国了,独自一人辗转流亡,听起来没有一件事儿是顺心的。

但细细品来,她笔下的桂花,依然从容淡定,没有染上悲凉与哀怨,不失光泽。

所以才说,桂花最像李清照本人,写的是桂花说的却是自己内心世界。

对植物意象的捕捉,实则体现出了古人对自然万物内在特征的体察。

花草不再只是山野中的生物,而是能够与自我生命状态结合的知音。

这一点可以追溯到上古奇书《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里。

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

——《山海经·海外北经》

是说夸父逐日,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现在有点地理知识的我们都知道,太阳是怎么跑都追不到的,毕竟是和地球相距大约1.5亿公里的两个天体。

那么在先民眼中“逐日”意味着什么?

先民们已经认识到太阳的力量,把它当作万物的生命之源。

但还不明白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夸父的行为就代表了先民开始思考:这些自然力能不能被利用、被征服?

甚至为了探索未知可以不顾生死。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没能追到太阳,渴死在路上, 但先民并没有为此感到悲观失望,因为夸父的手杖化为了桃林。

为什么是桃林?

在《诗经·桃夭》中就有写过: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树开花、结果的过程,对应着人生结婚生子的状态。

山海经夸父虽然去世了,但古人对自然的探索与追问并没有结束,这种勇敢执着的精神如绽放的桃花,累累的硕果,生生不息,延绵不断。

后来我们说桃子是长寿的象征,可不就是和它的生命意味息息相关吗?

慢慢地,一些植物也成为了古代文人精神理想的寄托

比如总被借以自喻的竹子。

苏轼就曾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宁愿不吃肉,住的地方也得有竹子。

为啥要和竹子住在一起?

先想想待在竹林里的画面:日光从竹叶间穿过,零零碎碎地在地上印下点点光斑。微风轻抚,清冽的草木味伴着鸟鸣,侵入我们的耳鼻。

纯纯的治愈感。

当然,古人可不只是因为解压才喜欢竹子的。

这是郑板桥画的最后一幅《竹石图》,细瘦的竹竿,从狭小的岩石缝隙中生长出来。

▲ 清 郑板桥《竹石图》

这幅竹子的题词我们都非常熟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竹子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在这一刻,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郑板桥49岁当上知县,进入官场。

灾荒年间,为了百姓能活下去,他来不及等上级的批准,立马下令开仓放粮,接着命城里的大户设立粥厂,救济难民。

谁能想到这么两袖清风的他,却被诬告撤职。

画中清瘦的竹子,就是他,虽身处黑暗,却直立不倒,不畏权贵。

从宋代的苏轼,到清代的郑板桥,竹子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眼中,都代表着自己骨子里的坚韧与顽强,住的地方有竹子,既可以每日赏玩,给自己一些动力,又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看到“桂、桃、竹”三种植物在数千年的文化中,诉说着易安的内心追求,寓意着先民的生命状态,代表着文人共同的精神理想。

要说这些深层的羁绊从何而来?

我想这不光是古人对自然万物的关注,更是东方文化独有的想象力所呈现出的含蓄美。

可如今,我们与自然的距离,没有那么近了,每日赏花观景的机会都不多,更别提住到竹林边了。

这些独属于东方文化的韵味,反而更多时候是通过我们的舌头,尝一口桂花糕,或者吃一盘炒竹笋品到的。

有趣的是,这几年百事将这三种植物的口味拉出来,和可乐放在一起了。

这是百事可乐太汽系列从2020年开始推出的国风产品。

如果你有喝过,大概会感叹一句:“还能这么玩啊!”

传统口味与现代“快乐水”的结合,从味觉上,带我们回到了千年前的诗情画意之中,这些植物意象在我们的感知里似乎距离近了不少,也更加立体了。

然而单是味觉上的结合还不能让人过瘾,在“传统与现代”这个永恒的命题里,我们是否还能看到更多的元素?

今年,百事太汽果然不负所望,联合东方美学摄影艺术家张家诚,打造了当代国风艺术装置。

将中国传统“窗花”剪纸和可乐罐身铝片金属质感相融合。

我们都知道,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最早期的剪纸作品可以追随到南北朝;到了唐代,立春时节,家家户户用有颜色的纸,剪出红花绿叶,寓意春来了;宋代逐渐发展成“礼花”“窗花”等形式。

古人以纸为载体,以剪刀为工具,创作出花纹精细秀丽,图案形象生动的剪纸,带给我们视觉上的镂空艺术享受之外,也“以象寓意”,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百事太汽打破了材料的限制,用现代艺术刻画金属铝片,呈现出“桂、桃、竹”三种植物意象的镂空形象。

我们为它独特的质感而惊喜,也为其继承传统剪纸的内在意蕴而感动。

除此之外,百事太汽“元宇宙还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国风世界

百事可乐的国风虚拟偶像,身着极具中国特色的服饰。

古典的造型,绝美的中国色,将东方美学元素带入元宇宙的“未来空间”,如梦如幻。

正是这种突破性的尝试,让我们发觉:

原来传统与现代可以碰撞出如此明艳的花火,散发出耐人寻味的魅力。

当我正在给今年的新元素疯狂点赞的时候,回头一看才发现, 传统与现代的玩法,百事太汽早已信手拈来,在各个领域大展身手。

和桂花味可乐一起出现的“桂花妆”,国风气质满满。

不同于古代“飞霞妆”“梅花妆”的温婉典雅,百事太汽采用的妆容更加先锋亮丽,妥妥的把中国传统美学和现代时尚巧妙结合。

不止于此,百事太汽随后推出的国风概念音乐大片也是拉足关注度。

创新改编民乐《春江花月夜》,让古琴、古笙等传统乐器,遇见电子音乐和西方交响曲,创新焕发传统音乐的魅力。

▲ 来自百事太汽国风剧场 ‍‍

此外,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得属百事太汽国风剧场,咱就说里面二郎神带着天兵天将来找孙悟空要可乐喝的脑洞,着实让人张大嘴巴。

流年似水,俯视缓缓流动的时间长河,里面有太多我们放不下的美好。

比如“植物意象”的象征意义,比如饱含深情的民乐,比如寓意美好的剪纸……

而百事太汽一路走来,就是将我们放不下的,从历史长河中,带回日常生活里。

它以一种很新的方式,将传统美学、古典韵味放进现代艺术里,放进流行文化中。

或许这才是我们与时间和解的方式,不是活在过去,而是寻本探源,思考发问,让过去的美好成为我们继续向前的能量。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喝一口延绵千百年的诗情画意
C画廊重磅揭幕,首展尽显成都诗情画意之美
「我喝醉了,你不要笑我」
春和景明 意趣盎然——《艺术里的奥林匹克》带您感悟《春坞纸鸢图》中的诗情画意
老六的吻戏都是喝酒喝出来的,咱就说能喝你们就多喝点
刘德华自曝日喝20多杯咖啡,吴京惊呆:冻龄是喝出来的?
传唱千百年的《诗经》,究竟为什么伟大?
幽梦影7个文采飞扬的句子,惊艳千百年,让人忍不住背下来
乡音难改,台湾教授与大陆家人重逢,一口流利的山东话...
司令来探亲,安杰娘家人恭恭敬敬,大气不敢喘一口

网址: 喝一口延绵千百年的诗情画意 http://www.pyqsh.com/newsview29347.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