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萨特:一个存在主义者的“自我”|景凯旋读经典③

萨特:一个存在主义者的“自我”|景凯旋读经典③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5月30日 10:15

原标题:萨特:一个存在主义者的“自我”|景凯旋读经典③

当年萨特的《厌恶》(又译《恶心》)刚被介绍到国内时,存在主义立刻就成为了青年人之间的热门话题,人人言必称“荒诞”“自由选择”。评论界随即指出,《厌恶》表现了现代西方的颓废。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与社会格格不入,萨特笔下的人物则是与自我格格不入。小说主人公洛根丁让人感到孤僻而冷漠,那张布列松拍摄的萨特叼着烟斗眇视的照片,从此深深印在一代读者心里。

萨特,巴黎,1946年。布列松摄影。

撰文 | 景凯旋

“景凯旋读经典”为书评周刊专栏,邀请景凯旋教授从 思想角度深读文学经典。

第三期

萨特《厌恶》

(又译《恶心》)

作者: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196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存在”即“荒诞”?

《厌恶》的主人公洛根丁的思想实际上代表了萨特本人,他是一个退休的历史学者,整天坐在图书馆埋头查阅档案,研究拿破伦时代一个外交家的生平。正如世界上所有的文史专家,一辈子津津有味地研究某个与己无关的对象,将这项研究当作自己的毕生目标和生活意义。与此同时,洛根丁又是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他孤零零地活着,与周围的人很少交流。对他来说,所有人都不过是他思索这个世界的材料。他不想认识他们,他们存在着,又不存在。 他唯一的兴趣是自我分析,整部小说就是围绕着他内心不断产生的感觉。

洛根丁越来越对自己的研究感到厌倦,他从镜子里观察自己,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腔肠动物,没有属于人的东西。他的生活中没有过奇遇,每天都是做些无聊的琐事,在海边打水漂,从地上捡起一张废纸,在街上观看行人。“在生活中,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只不过背景经常变换,有人上场,有人下场,如此而已。”几个男人在窗户后面刮胡子;商店外面摆着杀虫药的广告;一位老人挽着妻子的臂膀,缓缓走在人行道上;情侣们到饭馆吃饭,似乎是在完成一次庄严的人生仪式。

可是,周围的人都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腔肠动物,除了吃饭、睡觉和闲谈,生活中还有更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那个图书馆的“自学者”,一生的愿望就是按照字母顺序,读尽世上的书。他请洛根丁在饭馆吃饭,宣称自己是个人道主义者,人类是他生存的理由。这让洛根丁感到有点作呕,他对“自学者”说:“ 所有这些人都在这里又吃又喝来保存我们宝贵的生命,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丝毫也没有任何生存的理由。”洛根丁的观点遭到“自学者”的坚决反对,因为他太爱人类。

洛根丁的前女友安妮突然写信要见他,她并不是想要恢复他们的关系,而是要来做个了结,说出他们之间的区别。她把洛根丁称作是一块界石,以便不断测量自己又走了多远。当年她跟他分手,是因为她认为,生活中每个境遇都应该是有含义的,需要有某种必须做的动作,必须采取的态度,以及必须说的话。换言之,为什么活着对她来说很重要,一个人应当满怀热情地去爱或恨,将每一个独特的境遇变为完美的时刻。

无论是“自学者”还是安妮,以及书中出现的其他人物,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会为了某件事情欣喜或者痛苦,唯独洛根丁没有这类情感, 他认为生命是偶然的,对人生他既没有那么绝望,也没有任何期待。

萨特。

在公园那段场景中,这种冷漠的感觉被描写得尤为充分。洛根丁告别“自学者”,经过一个公园,他坐在长椅上观看着裸露、黝黑的橡树根,突然产生一阵恶心,他感到这个树根是多余的、偶然的,它没有任何意义,所有人和所有物体的存在都是没有理由,连死亡也是多余的。“既然所有的存在都相象,为什么要有这许多存在呢?” 他终于悟到了“存在”这个词的意思,那就是荒诞。

吃饭、睡觉和闲谈是人的实在,人们却认为这不是意义,人们认为是意义的东西,却又不是实在。洛根丁对存在与意义的这种分离感到恼怒,他不禁想到:“我知道得很清楚这就是世界,是赤裸裸的世界,它一下子出现了,我为这个庞大荒谬的东西愤怒得气也透不过来。我们甚至不能问一下这一切东西是从哪儿来的,也不能问为什么要有一个世界,而不是什么也没有。”这个世界本是赤裸的,人类却一直用意义这层虚无的面纱来包裹它。但是,既然事物是被我们赋予的本质所决定的,洛根丁面前的世界就有可能是假象,而他研究的历史人物同样也可能不存在。

洛根丁终于决定不再继续自己的研究,离开这个叫布城的城市。也就是说,他从荒诞的体验中获得了自由。

萨特对荒诞的揭示是对人类“元叙事”的质疑,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在现代叙事里,人的本质是由人的主观意识所赋予的,而不是来自某个超验的造物主。 现代人摆脱神的护佑,成为自身的原因和目的,就注定了对象必须遵照我们的认识,同时也注定了人这个存在物的孤独性,环顾四周,只有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自我和一个异己的世界。

这的确是一个观念上的“哥白尼式革命”。在康德之前,因真理而得自由;在康德之后,因自由而得真理(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说:“我的自由是各种价值的唯一基础”)。可问题在于,假如这个“自我”并不是实存,或者它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样可靠时,一个存在主义者就不是在跟不自由作战,而是在跟虚无作战。

《存在与虚无》,作者:让-保罗·萨特,译者:陈宣良 等,杜小真 校注,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11月

他人的眼光

总是使我们丧失个性?

《厌恶》的主人公通过审视个人内心来认识自我,萨特的另一部作品 《一个厂主的早年生活》中的主人公则是通过他人眼光来认识自我。这是一部典型的西方成长小说,主人公吕西安是一个工厂主的儿子,从小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家人夸他长得俊美,给他穿裙子,说他是一个小姑娘,厂里的工人见了他都会脱帽向他致意,称他为“先生”。他知道,自己将来要继承父亲的事业,但他觉得自己过于敏感内向,当不了一个管理工人的厂主。

在同学眼里,吕西安是个内向的人,他也觉得自己的心理不正常,于是不断地分析自己,发现他什么也不爱,觉得生活中一切皆戏。为了显得像个男人,他学会了喝酒抽烟,在街上尾随女人。年长的朋友贝热尔说他的敏感气质属于天才,就好像是兰波和布勒东那样的诗人,并教唆他吸大麻,逛妓院,甚至教他成为一个同性恋者。事后,吕西安走在街上,看到一个交警,他想这个交警能不能使他兴奋?结果他发现自己没有那种感觉。

他观察着镜子里自己的身躯,想到竟然有人想要它,幸好这一切都过去了,他的精神很正常。有一次,他坐在一片斜坡上,周围田野寂静沉闷,他想:“我生来是行动的。首先我有韧性:我可以做蠢事,但不会走得太远,因为我会自省。我的精神健全。”尽管他仍然有点留念那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总是在思考“我是什么?”但他看到的惟有虚无。此后,他决定不再作无谓的自我剖析,而是去找一个异性情人,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同时,他开始参加学生们的政治活动,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了。

他最终在群体中找到了存在感,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当朋友介绍他认识一个犹太人时,他断然拒绝了,仅仅是出于要表达自我的欲望。结果,朋友没有生气,反而向他道歉,这使他激动和快乐,“我以前总在寻觅自己,却寻找不到。”他得出人生经验:“第一条格言就是不要试图观察自己;没有比这更危险的错误了。” 要找到自己,就必须在别人的眼里,在别人的百依百顺中,在那些将被他管理的工人们的等待中。他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享有职责和权力,让别人顺从。

《禁闭》(1954)海报。

按照我们熟悉的文学理论,萨特在小说中讽刺了一个平庸的“精神健全”的资产者,这与萨特反资本主义的立场是契合的,但萨特也在小说中讽刺了人们对自我的认识, 大多数人认识自己不是基于自我的省视,而是根据社会的评价,在萨特看来,这显然是谬误的,因为他人的眼光总是使我们丧失个性。问题是,萨特本人也没有真正做到孤独的自我,他后来积极介入政治论战,成为蜚声世界的公众人物。他非常在乎时代的评价,却未必深刻了解这个时代,以至于雷蒙·阿隆称他仍然是“靠内心的独白而生活的人”。

雷蒙·阿隆在回忆录中还写道,萨特平日里谈起自己的祖父时总是冷漠无情,有一次他用挖苦的语气说:“老家伙的身体又好起来了。”雷蒙·阿隆对此不无刻薄地说,他不知道萨特是在盼望祖父死去,还是在奇怪祖父又活了下来。披露这件事当然与他俩之间的政争有关,但也不禁使人想到《一个厂主的早年生活》的结尾,当吕西安意识到自己已经成熟时,他迫不及待地要继承父亲的事业,甚至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父亲会不会不久于人世。就这样,萨特证明了自己更像是吕西安,而不是洛根丁。

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20世纪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知识分子的鸦片》《社会学主要思潮》《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等。

认识自我比认识外星难得多

萨特无疑是一个天才作家,他描写现代人的空虚、焦虑和冷漠,比如,他写洛耶大夫的平庸生活:“他一天天愈来愈像他将来的尸首”,写吕西安为了证明自己长大,一心盼望父亲早死,都是入木三分。西方文学一直有暴露自我的传统,存在主义更是拼命挖掘人的自我本质。不过,尽管萨特对自己的写作非常自负,波兰作家瓦特在《我的回忆》中,仍然将萨特这类存在主义者的裸露作品看作是“脱衣舞文学”。对瓦特来说,在一个无意义的世界里,萨特们的自我是虚妄的。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有句箴言:“ 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看似浅显易懂,却使得人类千百年来不断思索这个问题而不得其解。实际上,人类认识自我比认识外星要难得多。今天人类已经可以到达浩瀚的外空,但仍然难以到达自我的深处。

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以“认识你自己”为哲学基本原则。中国圣哲老子在《道德经》中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样的箴言。

多数人的自我认识是基于外界的评价,少数人的自我认识是出于内心的省视,但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自我,不是那个是其所是的自我,因为它无处可寻,正如洛根丁苦苦思考自我的结果:“在我身上剩下来的真实的东西,只是感觉到自己存在的存在。”

真正的荒诞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断通过哲学和文学思索自身,但迄今为此,这世上又有谁真正了解自己?从逻辑上讲,自我如果产生于人的主观意识,那么当自我被意识到的那一刻,它就不再是自在之物,而是成了自为之物。就是说,它是被自身建构的。真正的自我或许只有造物主才知道,可是,对于存在主义来说,这个造物主又不存在。

尼采说:“对于如其所是地存在的世界,他断定它不应当存在;对于如其应当是地存在的世界,他断定它并不是实存。”尼采把这正确地称作虚无主义,这也正是萨特以文学思维介入政治的困境,无论他对现代人的存在境遇刻画得多么深刻,从中显然产生不出负责任的伦理行为来。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景凯旋;编辑:张进;校对:陈荻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 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全年合辑!2022《新京报·书评周刊》年度合订本来啦!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结婚和当一个女性主义者,有冲突吗?
两个嫁不入李家的女人,梁洛施住20亿豪宅,周凯旋出门带宝马车队
周凯旋情商有多高?为了配上大30多岁的李嘉诚,故意打扮得更老成
江苏如东:家校社同心携手 共读经典建家风
讲座|倪剑青&郁喆隽:人人都是犬儒主义者?
《小说的十字路口》:跟着作家格非读经典
周凯旋不嫁李嘉诚,这才是她高情商的体现,若结婚以后地位很尴尬
夜读丨自己发现一本书的重要性
一个理想主义者——墨子,为何说他的“兼爱,非攻”不切实际?
我省作家何凯旋担任主编|新书《访谈与陈述:名刊名编的年代表情》出版

网址: 萨特:一个存在主义者的“自我”|景凯旋读经典③ http://www.pyqsh.com/newsview31109.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