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和迷茫?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和迷茫?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6月28日 09:22

原标题: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和迷茫?

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现代人更加感到孤独和迷茫?如何实现真正的自由?

美籍德裔社会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创作的心理学著作《爱的艺术》为广大读者所熟悉,“我对你有问题”栏目在去年分享了这本书。本期“我对你有问题”为你分享他的另一部心理学著作《逃避自由》。在这本书中,艾里希对于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分享人 Irenne 向本书提出了七个问题,并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01

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如何出现和发展的?

答:弗洛姆提出, 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征,其含义随着 “人把自身作为独立分离的存在物”加以理解程度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具体如何理解呢?如果你观察过孩子成长的过程,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天生就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出生几个月后,他们才能辨别另一个人,认识到“我”和“你”是有区别的,几年后,他们才不再将自己同宇宙混为一谈。

在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经典之作”的小说《牙买加的风》中,英国作家 R·休斯深入刻画了一位10岁儿童个体意识觉醒的过程:“一件对埃米莉至关重要的事发生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是谁了。她正在漫无目的地闲逛,胡思乱想着蜜蜂和美丽的仙女。突然,一个念头划过脑海,她意识到她是‘她’。她定神凝望,开始打量自己的身体。”

弗洛姆称这个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有别的过程为“个体化”,个体化进程的开始也是自由的开始。个体化过程中,孩子逐步拥有自由,可以不受束缚地自由地(free to)表达自我,但同时也开始远离(free from)曾帮助他并为他提供安全的世界。因此,孩子感到焦虑不安,为摆脱这种感觉,他开始思考自我的定位,并试图在陌生世界中找到安全的生存方式。

《圣经》中人被逐出天堂的神话也反映了这种人与自由的关系:人违反上帝的禁令,吃下了分辨善恶的智慧果,从此打破了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不再从属于自然。从教会的角度看,这无疑是罪恶的。但从人的角度看,却是人类首次自由的行为,是自由的开端。

然而,在离开了天堂的甜蜜束缚后,人突然发觉自己赤身裸体,并因此感到羞耻。离开上帝庇护的人形单影只,顿时察觉到自己的渺小,恐惧异常。新获得的自由成为诅咒,焦虑和无能为力感相伴而来。

与之相应,自由发展过程具有双重意味。 其积极方面是指个人力量的增强,人开始有能力充分实现自己的潜能。其消极方面则是指个体化程度的加深,冲破束缚、成为“个人”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孤独感和无能为力感。

#02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迷茫?

答:要深入理解现代的问题,需要了解自由的历史变迁。

提到中世纪,你会想到什么?闭塞、愚昧、剥削……彻头彻尾的黑暗时代。但历史上还存在着另一种声音,这个时代是被理想化的: 经济活动服从人的需求,人际关系直接而恒定。人自降生起,在社会体系中就拥有了不可变更、毋庸置疑的位置,无需怀疑生命的意义。社会角色方面,人是农民、是工匠、是骑士,而不是偶尔从事这种或那种职业的人。在这些因素作用下,中世纪的人具备高度的安全感。 这个时期,“个人”尚未存在,个人自由也未被剥夺。

文艺复兴是现代个人主义的开端,人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实体。有产阶级兴起后,中世纪曾带给人的安全的社会结构被摧毁。 新自由使人的力量感倍增,但同时也产生了孤独、怀疑、焦虑的情绪。典型表现是人开始疯狂追逐名声,就像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基督徒信仰永生,当人际关系无法再提供安全感、生命意义遭到怀疑时,名声可以借他人的价值判断和反应,赋予个体生命以意义。

宗教改革则进一步帮助人挣脱了旧束缚。中世纪早期的经济伦理观认为,经济活动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生活本身才是目的。而到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发展导致贫富分化加剧,获得财富和成功成了目的本身。 人从集体制度统治下被解放出来,在经济秩序中的固定位置不复存在,任何事情都开始依赖自身努力,命运转向冒险与获利,追求物质财富成为压倒一切的嗜好,人愈发感到孤独和焦虑。

到了现代社会,人最终失去了他在社会中的固定位置,渐渐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所在,对生活目标产生怀疑。在强大的市场面前,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他自由了,也孤立无援,备受威胁。

这种情况下, 人会通过拼命做事,来降低和麻痹不确定状态所带来的负面感觉。这类似于个人被焦虑和恐惧袭击时的状态:病人期待着几个小时后医生的诊断,他感到焦虑。在等待的过程中,他通常不会静静地坐着,而是踱来踱去,向碰到的人问问题,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或是继续往常的工作,只是比平时干得更卖力。这些行为受焦虑驱使,他在试图通过种种努力来克服这种无能为力感。

#03

自由会给人带来负担吗?人们为什么会选择逃避自由?

答:是的,自由会给人带来负担。

相较于积极面,自由具有消极面这一特点,更难被认识到。

我们通常认为,自由就是“摆脱外在束缚”,即摆脱旧式权威的控制。外在权威被消灭得越多,自由也就越大。但弗洛姆提出,外在的束缚只是自由的“旧敌”,内在的束缚才是“新敌”。 当我们为战胜外在束缚感到欣喜时,却对内在束缚置若罔闻。

比如,我们理解的“信仰自由”是允许人遵从自己的意志去信仰国家和教会的权力,但现代人却普遍丧失了信仰的能力,只相信能通过自然科学方法证实的事物。我们理解的“言论自由”是人可以自由地发表看法和观点的权利,但现代人不受他人影响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却日渐减弱。

自由不是个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自由日渐增大的过程中,“旧敌”被削弱,“新敌”却越发强大。挣脱权威束缚使人独立自主,但也使人陷入孤立,只要人格无法得到自由而充分地发展,种种问题便会应运而生。

经济领域的变化印证了这个观点。昔日劳动者相对独立,商人依赖技术、服务和知识谋生,工人熟悉自己效力的企业,和周围环境构成具体的联系。但到了现代化超级大企业中,人成为流通机器上的一个齿轮,被赋予高度专业化的任务,与在同一位置上的数以百计的其他人形成激烈竞争,一旦落后,便被毫不犹豫地解雇。老板是个陌生的人物,人们很少见到他,企业全貌是模糊的,个人更多了解的只是与自己工作有直接关系的几个部门。这种情景下, 即使个人成功机会相对更大些,却没有了安全感,感到微不足道,无法控制整个局面。

随着这种感觉的加深,人往往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追求积极自由,改变现状,通过爱与劳动与世界相连。 二是逃避自由,这也是多数人更倾向选择的,借助与他人趋同、依赖外部权威等方式,继续保持当下的生存状态。通过避免自己做决定,来避免承担改变可能带来的后果。比如,安慰自己说,“大家都是这样生活的”、“我没得选”。他也因此重新感到安全,不再做更多的努力与尝试。

他自由地使自己陷入不自由的境地,就好像这种不自由是不可避免的。

#04

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依赖权威?

答:我们通常并不能感受到自己对权威存在着依赖,这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

首先,权威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有些权威很难被发觉。

相对容易意识到的是公开权威,它既包括直接要求和禁止个人做某事的外在权威,也包括以良心、职责为幌子向人发布命令的内在权威。 而常被我们忽略的,是装扮成常识、科学、道德、舆论的匿名权威,它们往往威力更大,仅靠外在劝说就能发号施令。比如广告宣扬说,“抽这个牌子的香烟——你会喜欢它的清凉”。在这种形式里,命令和命令者踪影全无,我们不仅失去了反驳对象,甚至根本都意识不到自己被命令了。

其次,我们对权威的依赖往往是轻度的、朦胧的。

很多人的所做、所感、所想与自身之外的某种权威有着微妙的联系,我们会期望他保护、照顾我们,也期望他对我们的行为后果负责。比如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常常对分析师形成深深的依赖。这种依赖通常以寻求引导和保护为目的,被依赖的对象往往是父母、妻子、丈夫,他们与我们的生命连在一起,我们产生依赖,并认为这个关系是“真正的爱”。

意识到对权威存在依赖的事实后,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知道,这种依赖为什么会发生呢?

正如前文提到的,自由如此沉重,为克服无法忍受的孤独和无能为力感,人会开始期望摆脱自由这个负担,来重新感到安全。以对人性深入洞察和剖析而著称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描绘道,“最迫切的需要是找到一个可以投降的人,尽快把他这个不幸的‘受造物’与生俱来的自由交给那个人”。

于是,依赖权威成了重要选择。我们选择放弃自身完整性,试图与某种我们认为更强大的权威合为一体,成为它的一部分,分享权威本身具备的力量与荣耀。 生命意义的问题只需交由我们所依赖的权威来回答,人生选择只需交由权威来决定,就像教徒受到上帝的庇护,婴儿受到母体的保护,个人将自我置于权威的保护之中,从而重新感到踏实与安全。

#05

为什么我们总在满足他人的期待?

答:你可曾遇到这种情景,在博物馆看到一幅名画,明明心里毫无共鸣,却下意识地觉得自己应该拍手叫好?或在看风景时,明明觉得平平无奇,但想到它曾出现在明信片上,顿觉增色不少?

弗洛姆将这种行为定义为“机械趋同”,意指个人把自己塑造成他人期望的某种人格样式,认为自己应同他人一样。其作用类似动物的保护色,与环境越相近,就越难被辨认,也就越安全。

通常, 我们认为自己可以随己所愿地思考、感觉和行动,我体验到的思想、情感和愿望都是“我的”。但实际情况往往要更复杂,它们其实是外界灌输给我们的。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大家关心的是“我认为”的内容到底是对是错,而不是“我认为”的是否是“我”认为的。

似乎有些拗口,举个例子。在一场催眠实验中,A被催眠暗示他来房间的目的是阅读一本手稿,现在手稿丢失了,是B偷窃了它。醒来后,A环顾四周,未能找到手稿,于是果断要求B交出。争辩过程中,A勃然大怒,不仅指控B,还罗列了一系列他偷窃的合理理由,仿佛这些真实发生过。假使这个时候有另一个人走进房间,这个人丝毫不会质疑A表达的是否是他“自己的”观点和感觉,只会判断他的指控是否正确。

这正是思想虚假性的体现,在博物馆看名画的体验与之类似,我们重复着权威的观点,却坚信这是由自己的思考得出的。

除了思想,愿望也存在虚假性。我们以为愿望来自于自己的欲望,但很多时候只是在屈从传统和责任等压力。就像很多人受到社会时钟的影响,认为年龄到了,就应该走向婚姻,但在结婚的前几个月里,他会突然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恐慌。当然,如果他“理智”的话,就会压抑住恐慌,宣称自己确实想要结婚。

思想和愿望的虚假性,最终会导致伪自我取代原始自我。 我们以为积极的行动(intense activity)是行动自决的证据,但其实这只是在更努力地扮演别人期望我们扮演的角色。

自我在多数时间里是受到压抑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时在梦里、在幻想中、在喝醉时,我们会重新与自己多年未曾经历的感觉和思想相遇。自我的丧失,让人对自己的身份深表怀疑。现代社会,这种怀疑越发强烈。诺奖作家皮兰德娄提出的“我就是‘你期望的我’”,表达了人试图通过满足他人期望,来获得他人连续不断的认可,以确信自我存在的现象。

#06

外界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情感的?

答:你是否想过,为什么天真无邪的孩子往往会提出富有哲学意味的、触及世界本原的问题,而当他们成为大人后,这些问题就消失不见了?

弗洛姆认为,教育最初就是不鼓励原创思想的,而是把准备好的思想灌输到人的脑子里。比如孩子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但结果往往是,他们并没有得到成年人的认真对待,甚至有些成年人会以玩笑的方式给出不诚实的回答,这种态度严重挫伤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校教育通常强调掌握关于事实的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只要知道越来越多的事实,就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于是,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被花在了学习越来越多的事实上,这反而挤压了他们思考的时间。

而成年人同样也无法逃脱这种影响。面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政治、经济、道德问题,外界常见的两种方法常会把我们弄糊涂。

第一种方法是“专家控制”,即 专家断言这些问题太过复杂,普通人没有能力自己思考并得出结论。其结果是,大众开始怀疑和讽刺宣传印刷品,或天真地相信专家的所有观点,恰是这种讥讽与天真,反映了个人思考能力的受挫。

另一种方法则更为常见,就是 通过碎片化的信息破坏人对这个世界的结构性看法。电视、网络、媒体传播的碎片信息,使分散的事实代替了整体,在自由的盛名下, 生活被解构,变成了许许多多的小碎片。成年人面对这些,就像面对一堆零散的积木,因为不知道最终要搭成的房子的模样,所以感到困惑,只能盯着手中无意义的小碎片看个不停。在以上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外界对我们的思维产生着越来越强烈的影响。

而外界对我们情感的影响,也常常发端于孩童时期。比如,早期教育中,被教导的友善压倒了自发的友善。孩子被教导要与人为善、微笑待人,即使其他人对他不善,也要懂得理解与忍让。如果早期教育暂时没有起到效果,那么这种教导会在孩子长大后,由生活压力继续完成。 日常与他人相处时,如果他不面带微笑,别人会说他缺乏“令人愉快的人格”,而当他想向别人售卖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这种人格就更必不可少。

正如弗洛姆所言,出于种种原因,外界正通过教育、专家控制、碎片化等方式对人的思维和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人塑造成生活在该文化里应有的模样。

#07

怎样实现真正的自由?

答:弗洛姆提出,我们需要追求的是积极的自由,它意味着 充分肯定个人的独一无二性,认同人天生平等,但也天生有别。它要求人在“自发性”的作用下,通过爱与劳动完成创造活动,与他人、与世界重新连为一体。

其实“自发性”我们并不陌生,很多时候,我们是可以在瞬间察觉到自身的自发性的。无论是看到美丽风景而由衷激动时,苦苦思索后发现某一真理兴奋时,体验新鲜的感官欢乐时,还是对某人萌生情不自禁的爱意时,我们都能体验到自发性带来的魅力, 这些时刻也是人真正感到幸福的时刻。

但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的劳动强调的不再是满足某种具体需求,而是出售商品这个抽象目的,大众由重视创造活动能给人带来的具体实在的满足,转移到只看中成品的价值上。 其结果是,人在劳动中失去了实在的体验,转而去追求成功所带来的虚幻幸福。

弗洛姆在书中写道,“生命有它自己的内生动力,它要生长,要得到表达,要生存下去”,这是人自发的反应。正如前文提到的,人天生平等,也天生有别,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为高级写字楼里体面光鲜的白领,也不是每个人都要去追求社会普遍认可的“成功”。能够尊重并培养每个自我的独一无二性,恰是文化里最有价值的成就,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下,人才能真正实现积极的自由。

一颗彩蛋

栏目主持丨庞晔

海报丨炸炸 ‍‍

漫画|晶晶&庞晔

排版丨周周

支持|白话日报&贾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和迷茫?
为什么二级市场更容易捡漏
如果你目前依旧迷茫,不妨看看稻盛和夫说的这两句话
《自我决定的孤独》:一部关于孤独的当代生活诊断书
从传记和戏剧,解读作为“现代人”的卡夫卡
姑爷在蜜月旅行中遇到和自己一样的现代人
迷茫时,不妨读一读苏东坡的五句诗
两千多年前的「人间清醒」屈原,孤独,也不孤独
王阳明和弟子8段对话,能解所有的迷茫和焦虑
远离社交是一种自我保护?是该打破社交恐惧,还是享受孤独?

网址: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和迷茫? http://www.pyqsh.com/newsview33793.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