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方志丛谈 | 清代皖志:取材和义例

方志丛谈 | 清代皖志:取材和义例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7月12日 10:46

原标题:方志丛谈 | 清代皖志:取材和义例

方志丛谈

清人在修志实践中论述方志取材和义例的颇多,比较重视理论上的总结。而对于续修方志,他们反对对旧志增饰修订,主张保持旧志原貌,更不宜将旧志内容挪移续志,续志应自成一书。

原文 :清代皖志:取材和义例

作者 | 巢湖学院环巢湖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张安东

图片 |网络

方志编纂理论是方志理论的核心,清代方志的纂修者对此作过比较系统的论述,在志书的取材、体例、记述内容、纂修方法、编纂人员素质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探讨。本文以清代皖志为例,对方志的取材和义例作初步探析。

重视理论上的总结

清人在修志实践中,论述方志取材和义例的颇多。《合肥县志》(嘉庆)修纂者认为,修志必须做到:第一,确定志书体裁;第二,志书内容的采录编列必须有依据,荒诞渺茫不录;第三,收录志书的人和事,不隶邑境者不录;第四,附会虚妄之说不书;第五,内容互见者归并。地方志本系载民生休戚之事、因革之务,但事物万有,专在修志之人慎为抉择,不繁不简,采摭精当,方能使志书发挥作用。对于方志取材的原则,《休宁县志》(道光)修纂者何应松论曰:“毋或滥,其假托虚辞不足以风世励俗者,虽势力豪盛,必以摈;毋或遗,其忠孝节义以及一行之善、一技之长,虽子孙零落,淹没不彰者,必以录;毋或怠,其穷乡僻壤为往来道路所不经者,必亲至而确咨之,以殚厥力。”方志为传信之书,强调核实征信,善于缺疑。《东流县志》(嘉庆)编修者提出:“志尚征实,所以传信,事一语必据其所自来,采自经史子集者注见某书,其或旧所载而未及考者注见旧志。”艺文志是方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收录诗文词赋及传序碑记等,有着补政述敦教化的作用,而某些艺文志又录之过滥。对此,方志纂修者多有论述。“艺文志所有碑记、传序、诗赋,必于地方实有联系,庶可登录。……兹惟有鉴于是故,不敢妄置一词。”(《重修五河县志》凡例,光绪二十年刻本)“郡邑山川、寺观等记咏,及诸先哲奏疏、题吟,取有关系政体者,具载艺文。”(《滁州志》凡例,康熙十二年刻本)“艺文一门只载书目,其有著作关乎地方,文字出于名宿者,略仿《史记》《汉书》之例,分别收于本文之下,他如游戏应酬之作,风云月露之词,一概不收,以免冗滥。”(《祁门县志》凡例,同治十二年刻本)这些看法大多坚持艺文志收录“必有关地方利病及山川形胜者”,因此对规范艺文志的采录范围,有补偏救弊之作用。

关于方志编纂体例与方法,清代方志纂修者也重视理论上的总结。《桐城县志》(康熙)编修者论曰,文有定体,志书应从简,以求谨严;文各因时,志书门目应随时增减;文有后先,志书内容安排,沿袭旧者先,增续者后;文有定评,评价人物应有事实依据;品类宜清,门目安排应以类相从;采集宜慎,艺文收录仅系经国之言、大雅之遗;崇尚宜正,对荒诞怪异之事以逸事录,存而不论;制有原委,对事物记载考镜源流,不宜漏载;籍有主客,对入志人物应分清籍贯,外籍流连本地之人宜入流寓传;志书褒美不遗一节之芳。

关于续修方志的集中论述

续修方志,事关重大,清代志家对此有较为集中的论述。他们首先论及续修方志的原因和重要性。如韩克均认为:“国家功令,凡州县志书阅六十年辄一编纂,盖条例之详定,教令之要束,章程之迁改,岁有变通,非随时缀录,则考治者无所循,而胥吏或因以诡法,其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贤人文士之事迹可纪言行,可以备文献者,久湮没不称,即放失而莫稽,尤非所以表幽阐微,敦劝风俗者也。”吴自立曰:“夫志何以必修?盖以今之志志昔也,后之志志今也。后之不修,昔将安继?倘前事修明,后事缺略,是有志无志也。抑且岁月浸久,字磨版轶,遗文湮没,传信传疑,皆无可考,失此不修,是有志无志也。”他们均提出增补续修方志对资政决策、阐扬风教、保存文献的作用。至于如何续修方志,张星焕认为,对前志要“冗者删之,缺者补之,其体例之未合者厘而正之”;曹德赞则认为,续修方志应“重为厘定原本旧志,证以太平府及芜湖、南陵等志,并博采历代地理及现行赋役全书则例,下逮碑版文集之属,叅互而考订之……不厌其烦,伪者证之,支者芟之,续今所有”。杨显德认为续修应视具体门类而定,指出续修的重点是人文社会的变迁,而对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仍因旧志,此见较为中肯。

由此看来,清代方志的纂修者多主张续修志书应增补于前,或续编于前。作为续修,要么在旧志基础上修订增辑,要么依前志体例、类目增补,续志的形式变化不大,真正重修的不多,创修的更少。如《含山县志》(康熙)对《含山县志》(顺治)的续修,主要是“折衷前志,摭拾旧闻”“遵功令,照豫式,除河防、封建、帝王、隐逸、方技、杂辨地方之所无者阙之,余类与诸子分曹雠校,若图考、若沿革、若星野、若疆域,则昔讹而今正,若城池、若学校、若公署、若祠祀、若丘墓、若户口、若田赋,则昔略而今详”。当然,对续志的编纂也有不同看法。黄崇惺认为,“班孟坚改《史记》以为己书,人或非之,然史家断代为书,不得不尔。若省府县志,随时增修而亦效之,益无谓矣。如罗鄂州《新安志》文章之美,盖未易到。后为志者,但当别为一编,以续其后,不当取鄂州之书而擘削之,以分录己书之中”。苏霍祚指出:“使后之人有志于为政者合前志而并观之,其移风易俗之心不于是乎在耶?虽然续亦未易也。……今余之续绩志也,亦何必删繁就简,揣摩增饰,没前人之功,擅一己之能,而后快于心哉?”他们均反对对旧志增饰修订,主张保持旧志原貌,更不宜将旧志内容挪移续志,续志应自成一书。这些看法对于修志实践都很有指导意义。

[全文将刊发于《上海地方志》(季刊)2023年第3期]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861期第5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本期责编:宋献琪

拓展阅读

方志丛谈 | 消除内卷化对方志事业的影响

方志丛谈 | 《东吴志》:灵活而有原则的叙事风格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方志丛谈 | 清代皖志:取材和义例
大连图书馆推出古旧籍方志展
精彩文化活动传递美好“皖”味
杨紫刘学义在一起了? 杨紫刘学义有没有在一起了
一次集齐十三枚印章,书展“方志江苏馆”排长龙
高见鸿告诉李峋当年是他向方志靖透露的李蓝的消息……
朱小健等主编:《刘盼遂著述集》
杨紫刘学义什么关系 杨紫刘学义的关系是什么
追踪沪苏浙皖人均GDP之变:差距显著收敛,区域迈向新均衡
阮昕|段义孚“天人合一”的心路历程

网址: 方志丛谈 | 清代皖志:取材和义例 http://www.pyqsh.com/newsview35221.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