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乡愁是有标准的

乡愁是有标准的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7月17日 15:54

原标题:乡愁是有标准的

●颜湘茹

“乡愁”二字显然是一个符号,而符号的定义是,指代并非其本身的某些东西,并有赖于使用者将其识别。据说照片是图像符号,烟是火的标志符号,词是象征符号。符号要通过他人来理解,即以释义符的方式对符号的使用者产生效果。因此,人们对“乡愁”一词的释义本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无法完全用词典意义来界定,而是根据使用者的体验,在一定的限定中变化。这些限定大致由社会习惯所设定,习惯之内,允许有使用者的社会和心理差异。

一言以蔽之,乡愁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由言说它的人,依据一定的规约并结合自己的心境来确定。

在词典定义中,乡愁就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作为中国人,小时候多少背过一些关于乡愁的诗句,所以在还没真切感受乡愁的年纪,我会先知道有关乡愁的句子,或长或短,穿越古今,织出一个笼着淡淡愁绪的迷蒙世界。

年岁逐增,时空变换,从南到北,再从北到南,如今我常在花城看花,看满城宫粉紫荆的朦胧烟霞,看黄花风铃木的亮丽明黄一团一簇,也看硕大通红的木棉花沉沉落下,坠地有声。但我知道,这好像还不是我的乡愁,因为它尚未达标。

在我的理解里,乡愁必须包含家乡和深切思念两个核心要素,以及虽未明说但其实因种种原因而无法返回家乡,抑或返回之后却再无法感受当年滋味,于是自然生出的愁思。当三者糅合在一起时,内中既有思念追忆,又有惆怅,更有曲曲折折说不清道不明的茫然,或物是人非,或物非人非,万千感慨之余一声叹息。当言语无力清晰描绘时,只能借一个“愁”字来应对。

籍贯在湖南,出生在湖南,却在髫年随父母北上,懵懂年纪记忆渐次形成时,作为南方人却首先接纳了北方的山川水土,吃的是板栗苹果和瓜子,看的是风雪漫天和皮影戏,玩的是滑冰,顶风冒雪的上学路一步一坑或几步一摔也是常事。带着这些特征鲜明的记忆回湖南后,梦里常有北方的河,以及冰面上的奔跑,还有社火丑角脸上的扑红。

再后来在湖南待足十一年,感受过夏天酷热,在没有空调的夜晚,只有电风扇摇着头忠实地吹来阵阵热风。偶尔晚间一次大停电,走出家门,看到了久违的萤火虫在夜幕上划出点点绿光。而白天,广玉兰在烈日下盛开,硕大的花瓣上好像蒙着一层雾气。当然最吸引我的,却是路边小摊的刮凉粉,碎红椒、腌黄萝卜和白得透明的粉条一起,牢牢地扯住了我的脚。

而今年清明亲戚寄来的艾叶斋忽然唤起我记忆中的味道,绿色小圆团散发出艾叶清香,柔中带韧的口感,以及中心那点红糖质朴的甜,让我又喜又叹。原来乡愁是这样的突如其来,早一点晚一点,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能唤起。眼前这个平平无奇的青团,却完美地达到了我的乡愁标准,它让我想起潜藏在记忆极深处的味道,想起曾有人在儿时以它喂我。它必须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叫做饼,而是有独特的名字和独特的口感,必须柔中带韧以及微苦里包蕴着暖甜,可最初让我知道它味道和名字的人,早已不在。

原来乡愁真是有标准的,所以在很多年之后,当我重新站在烈日下,看一朵朵盛放的广玉兰,洁白的花瓣上仍然有一层雾,但看花的我,鬓边也有了如花瓣一般的白发。白发何须悲花落,花在枝头,而雾在我心里头。

曾经走过无数次的路和院子,大体还是那样,但路边的树,枝繁叶茂,浓阴里,我也早过了期望看萤火虫的年纪。曾一起默默走过的伙伴,早有了各自的路和夜空。今日再一步步走过,只有陌生人向我投来一瞥。

这一刻,广玉兰树下的我,不需要电风扇,也看不到刮凉粉,但终于知道,家乡遇上深切思念必然伴有惆怅。乡愁总有一天达标,可我不知道,当乡愁符合标准的那一刻,我却好像失去了言语的能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乡愁是有标准的
开了闸的乡愁
各类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上)
书写乡愁 传承文化
行者的乡愁
《奶奶的窗花花》,窗花里的乡愁
跟着绘浙江省“云旅行” 台胞小学生手绘“乡愁”
清明时分忆乡愁,著名诗人余光中:回到重庆就是我的回乡
夜雨丨陈志:乡愁的温度——读谭德成散文集《泥土里的影子》有感
做人的六条标准是什么

网址: 乡愁是有标准的 http://www.pyqsh.com/newsview35770.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