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原标题:《孟子》: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有云:“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晋代葛洪《抱朴子·极言》也讲道:“良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必巧也。”这两段论述都阐明一个道理,高明的木匠能教人掌握方法、使用规矩,但不能使人必定成为一个能工巧匠。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往往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学习一项技艺,方法好掌握,但成为能工巧匠则需要下一番苦功。规矩不是决定性的,后天的努力才是。《庄子·达生》记载了“梓庆为鐻”的故事。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探究起来,梓庆“器之所以疑神者”,根本原因在于他“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坚持凝神聚力、用志不分、物我两忘的修炼。
不仅如此,庄子还讲述了“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佝偻承蜩”等故事。不管是为鐻、斫轮,还是解牛、承蜩,这些技艺的规矩、方法都较容易获得,但要想达到游刃有余、鬼斧神工的地步,则需要个人的勤奋努力。对每个人来说,想事业成功、技艺精湛,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静心去欲,再手熟艺精,最后臻于化境。
张旭的书法了得,被称为“草圣”。张旭曾言:“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张旭学习草书的一般规则,之后再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名家。试想,如果张旭当时仅获得了书法的“规矩”,没有一定的悟性,缺乏长期的修炼,便不可能深得书法之“巧”。在我国书法史上,还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砚池学书”,常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最终,王羲之备精诸体,自成一家,开创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王派书法。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铢积寸累、日就月将,用完了整整18缸水,也终成大家。
康德说:“尽管对于诗艺有许多详尽的诗法著作和优秀的诗本典范,但人不能学会巧妙地作好诗。”事实证明,规矩和方法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地用心用力用功。北宋欧阳修写有《卖油翁》一文,也深刻说明了一个道理,技能需要通过日日为继、久久为功,苦练不止、精进不怠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些人总是羡慕别人的高超技艺和非凡功业,总是想从别人身上学得成功的方法、经验和法宝。殊不知,向别人学“规矩”容易,向别人学刻苦、学奋斗、学执著却不容易。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仅学得“规矩”远远不够,还需坚持不懈、潜心修炼,不怕吃苦、勤习不辍。古往今来的大家、大艺、大品都不是轻易修来的,唯有心无旁骛,凝神专注,“焚膏继晷,兀兀穷年”,才能达到一定技艺,上升到艺术之境。
要锻造出彩的人生,总是艳羡别人不行,总是学习“规矩”也不行,关键是要让自己“巧”起来,使自己有所升华、有所进步。怀着一颗恒心,沿着正确道路,经过不懈耕耘、长期锤炼,就能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孟子坤为什么不火了 孟子坤不火的原因分析
孟子义周也身高 孟子义周也的资料
陕西夫妻3年内连杀48人,被捕后称有“3类人”不杀,动机让人气愤
昆凌曾为周杰伦“放水”抽签 在家硬立规矩教小孩
7个细节,看清一个人的教养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杨绛说了两点,能悟透的人不多
人不彪悍枉少年结局 人不彪悍枉少年最后怎样了
智者不争,仁者不责,善者不评
人的天性是一致的,人如无知无欲,就能保持本性的淳朴的生活
“人穷不砍三种树,子孙后代有佑护”,三树是哪些树?有道理
网址: 《孟子》: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http://www.pyqsh.com/newsview3606.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73
- 2新疆美女哈妮克孜恋情揭晓,男 2063
- 3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835
- 4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90
- 5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53
- 6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55
- 7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64
- 8据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 1050
- 9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28
- 10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