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老巴县 最重庆丨巴轩:木洞山歌,日子就在歌里过

老巴县 最重庆丨巴轩:木洞山歌,日子就在歌里过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7月26日 10:30

原标题:老巴县 最重庆丨巴轩:木洞山歌,日子就在歌里过

木洞山歌,日子就在歌里过

文/巴轩

“大田薅秧行对行,两个秧鸡在歇凉。秧鸡盯到秧鸡看,阿娇盯到少年郎。禾籁也合,禾籁也合。”在薅秧扯老稗的时节里,巴南木洞的薅秧歌响起,大地浸润在这千年流传的山歌禾籁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巴人在山水间坚韧顽强地生活,也在豪爽的山歌中成长。木洞是老巴县四大长江水驿之一,也是山歌最为丰富的地方。木洞山歌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新月数声笛,巴歌何处船。今宵羁客旧,流落竹枝前”,动听的山歌,曾让夜宿木洞的清朝刑部尚书王士祯感心伤怀,写下《泊木洞驿》《舟出巴峡》等名诗。

木洞山歌品种繁多,主要有禾籁、号子、盘歌三个大类。

禾籁又称薅秧歌。村民头顶烈日,在田间单调劳作,为了提神醒气,禾籁便应声而起。据清乾隆《巴县志》记载:“薅二秧,去莠粮,农歌四闻。”

田多人多,便有了专业薅秧班。一个班少则七八人,多则二十余人。领头的叫“禾籁头”,一人领众人合。这气势震撼过楚国宋玉,他在《对楚王问》写下“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千人”。

“稗子王,稗子王,你在田中好占强。一爪提你田坎上,秧子转青你翻黄”。薅秧一天,“七做五歇”,禾籁相应变化,从音域上有高腔、矮腔、平腔、花腔和连八句之分。高腔禾籁头高亢嘹亮,拖腔优美,众人合则如山谷回音。平腔是一个人即兴,又叫“干山歌”。矮腔则领合自由,旋律不一。

号子为力活而生。有船工号子、抬工号子、打石号子、作坊号子等。每类又分多个小类,如船工号子,有上水的撑杆、板桡、拉纤:“手扒石子脚蹬沙,脚蹬沙哟!为儿为女把船拉,把船拉哟!四股索索要拉紧,要拉紧哟!眼泪汪汪向前爬,向前爬哟……”下水有起船、见滩、冲滩等号子。粗犷的号子,练成了勇猛团结。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巴师勇锐,歌舞以凌……”巴人在歌中冲锋最前。

盘歌是家常对唱。在放牧打柴时你问我答,在婚嫁丧葬、闹春摸鱼等聚会中大展身手。“什么出来红满天,什么红在田中间,什么红在屋团转,什么红在脸上边”,是考知识最为常见的盘歌。

在山水间劳作,在风浪中拼搏,在生活中快乐,山歌十足的精神头,串起那千年延绵的人文血脉。

无衬词不山歌。木洞山歌最大的特色,就是方言衬词。一声“哟呵喂”,一听就是老巴县人。木洞山歌要“行腔”,要唱本地话。衬词还分为依呀禾籁、也禾籁、锣鼓腔、依依腔、呀呀腔、四平腔、噢嗬腔、呜哦腔、悠呵腔等等。

衬词在曲首,“吔咦哟、喔咦咗”提醒要开始唱歌了;在曲中“一个闪弯弯”借以婉转,在曲尾“吆呃也呃吆”则有曲外之意。“咿呀呀嚯嘿”成为了乐器,“喊七哥来是叫八哥哟”展示一种场景,“栀子花儿开,柳连柳哟”表达着时令,“小娇小妹小情歌”等对主题点睛,“禾籁也合”直接告诉歌名。山歌本是山里音,苗连杆来杆连根。伴随着这奇妙的方言衬词,生活百态走进山歌。

这是四季的咏叹:“三月撒秧四月栽,五黄六月谷怀胎。七月早谷搭过架,十月就把烘笼夹”。

这是十足的劲头:“太阳出来辣焦焦,打坨石王修座桥。不怕手板打起泡,蹬起脚脚搂实敲”。

这是生活的百味:“青菜萝卜菜,蒜苗豌豆尖,长得逗人爱舍,油菜白菜苔”“还有那个榨菜舍,是麻咯麻咯辣呼辣呼香喷儿香喷儿”。

这是丰收的喜悦:“田头的谷子舍,好得起坨坨哟喂,搭斗儿装不下舍,快拿箩篼来抬,抬到石塔去动手晒起来,刮刮耙耙,筛筛簸簸,扫扫铲铲,都说今年舍,收成好哟喂。”

这是两情的相思:“郎在坡上薅高粱,妹在河下洗衣裳,郎在坡上望着妹,妹在河下望着郎,下下捶在石板上。”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在这广袤空间,山歌成为人间烟火最好的见证,生生不息。

田头山歌起坨坨,山水养人也养歌,成就了远近闻名的山歌王:白炳成(1928-2011),曾是远近最闻名的禾籁头,擅长禾籁,嗓音好,调子多,创作歌曲多次在省市获奖;江开才(1930—1991),人称江草帽,最擅长船工号子,前船未完,后船又请,他曾被评为重庆一级民间歌手;潘中明,人称“巴山猴”,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最擅长高腔,多次为影视配音。80多岁的他,现正精神十足的在村社开展传承;喻良华,人称“喻公”,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能唱山歌近1000余首。多次获国家级奖项;秦萩玥,现市级非遗传承人,“80后”的她,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就回木洞,山歌是她的生活全部。

在他们的带动下,上世纪80年代在民间歌曲集成普查中,木洞有150多名歌手提供了数千首资料。木洞镇1990年就被命名为“重庆市山歌之乡”,2008年以后木洞镇多次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现有国家、市、区级传承人14人,山歌手近千名,群众性山歌表演团体20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3个。

木洞山歌,传唱的是巴渝风情和岁月记忆,更是祖辈对生活的不懈探索。木洞山歌也曾一度低落。如何推陈出新,一代代文化工作者不断进行着创新尝试。

从内容上出精品。今年6月推出了《爷爷的山歌》木洞山歌剧,讲了两代歌王传承的故事,用原生态衬词串联起多种曲调,并加入宣叙调和咏叹调等,采用合唱、歌舞、摇滚、电音等多种形式。首场吸引数千名现场观众,网络平台直播量达200万余人次。

从传承上育新人。组建文化服务小分队,常年活跃在企业、工地、社区、农村。编制《木洞山歌音乐教材》,纳入了中小学音乐课。在多所高校建立传承基地,组建多个非遗合唱团,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山歌队伍。

从传播上破圈群。利用抖音、小红书、b站等线上展示,荣登国家公共文化云2022年度榜单并列群文活动直播榜榜首。在旅游中建立了山歌剧场等,常态化举办山歌争霸赛、古镇音乐节、山歌才艺大赛等,山歌成为了巴南旅游的核心品牌,数十个国家游客和音乐人争相采风。木洞山歌多次被选中参加全国比赛,在央视《星光大道》等10余个品牌栏目播出。

山歌越唱越快活,日子就在歌里过。江涛阵阵,山歌嘹嘹,在时代浪潮中,如天籁之音的木洞山歌,期盼再添新韵。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老巴县 最重庆丨巴轩:木洞山歌,日子就在歌里过
老巴县 最重庆丨陈刚:丰盛,活着的旱码头(外二首)
老巴县 最重庆丨简云斌:一品镇之夏(组诗)
夜雨丨疏影:山歌好比春江水
重庆这些“洞”并不都是洞
夜雨丨胡木非木:早樱(外一首)
夜雨丨凌承纬:从历史研究角度看文学创作——评小说《从木传》
美专校街的“校”去哪儿了?让《从木传》摆给你听
在陈建斌最艰难的日子里陪伴他七年……
今日雨水丨在家乡的田野里回忆回不去的童年

网址: 老巴县 最重庆丨巴轩:木洞山歌,日子就在歌里过 http://www.pyqsh.com/newsview36630.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