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丧”是一种求救的声音

“丧”是一种求救的声音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08月16日 21:35

原标题:“丧”是一种求救的声音

i人的意思,

究竟是生人勿近,留我自己就很好;

还是在说:你再多拉我一把,我就过来。

有一家连锁餐厅,主打“下班来喝一杯酒”,它家的灯牌上有一句祝酒词:to every__day。仔细看,下划线上面很不明显地写着useless。傍晚时分从写字楼里钻出来的疲惫的灵魂,早上的C(咖啡)已经耗尽,只等晚上的A(酒精)续命,抬眼看到这样一句,怎能忍住不举杯,去祭奠自己又死去了一个24小时。

无独有偶,某宝推出“夜某宝”产品时,发了一套海报,也走的这个路子。例如霓虹灯上乍一看是“生活有一点甜”,补全坏掉的灯管文字,才发现写的是“生活都是酸苦辣,好想有一点甜”。

这些文案让都市人,尤其是年轻人,或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总之渐渐成了当下的共情王道——丧。

丧文化具体是从哪一个时间节点起源的,留给学者去考究吧。总之当90后、00后从一部陈年情景喜剧里将“葛优躺”挖掘出来、作为表情包弘扬光大时,一切便已有了征兆。

丧文化最初的样貌是带着这些年轻人的先锋和幽默,还有一些机智的反讽。例如,把可乐奉为“肥宅快乐水”,在“喜茶”大行其道的时候“丧茶”应运而生,诺贝尔陪跑大户村上春树创作“小确幸”那么年轻人就针锋相对的搞“小却丧”。

这时候的“丧人”像当初玩摇滚和嬉皮的战士。通过一些直截了当的反转二创,来反击成人世界的虚伪和傲慢。他们在跟世界的固有秩序说“不”,在他人画出的既定路标上大大的涂鸦一个叉。他们不愿被世界物化,执行着仿佛甘地附体的“非暴力不合作”。

有一些应运而生的创作,例如《银魂》的坂田银时、例如《破产姐妹》的Max。这些角色告诉你:我很好、我很强,但是你的世界给我规划的一切,所谓成功,所谓优秀,所谓正确,我都还你一根高高竖起的中指,老子/老娘不在乎。

丧文化曾经是年轻人扬起的一道旗帜,它喷涂着信息时代的数码香水,把不羁的气味散布到每一个屏幕的终端。

但是事情好像渐渐的变了。是的,连“丧”这样消极的事儿都会变味。

我们COSMO的新媒体最近发表过了一篇文章,叫做《功德+1+1+1+1+1+1+1+1+1+1》。里面罗列了一些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迷信)习惯。无论是电子烧香、赛博飞升、APP敲木鱼,还是盘核桃、晒背养生或者用芒果核做宠物,这个世界的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将一切都打上了重重的“无意义”、“不积极”的印章,“丧文化”就从他最初的反抗精神变成了真正的放弃。是“痛苦让人无师自通地相信了上帝”,电子上帝也一样。

“丧”在年轻一代中风卷残云地流行,早已引起了社会的警惕。

专家和学者下场分析,说这一代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经历了包括教育,升学,就业,经济转型的一系列压力,悄然发现这是一个风险社会,所有努力都不会等比兑现。

不知道在座——应该叫在列的读者年龄几何?有多少人认为,一张头等舱飞机票花几万块钱是合理的?每当手机发布新的系列,立刻换一部新的是合理?年纪轻轻的网红,名包、名车、名表,月入百万是合理的?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如果上述的这些事情都合理了,那他们自己的存在就变得不合理。

在绝对提高的物欲面前,生活水平却相对降低。或许包括我们在内的媒体以及商家都负有责任。我们视年轻人为最有购买力的消费群体时,就给他们制造了一种虚妄的假象:骗他们,享受这些,拥有这些,是常态。

于是扁平的家庭和就业关系让年轻人敏锐地放弃了扩张,蜷缩成独立的个体。像弗洛伊德说的那样,人遇到挫折和应急时,心理活动退到早期水平,以幼稚的方式应对当前的情境。就是说他们长大着,长大着……见势不妙又回去当婴儿了。

所以“丧文化”之下,最慌乱的是中年人,是中产。他们奋斗半生处心积虑打造出了世界法则,正等待这台轰隆作响的社会印钞机器,不料年轻人不讲武德,扭头丢下一句:不玩了——卷了半天,把养老的人卷没了。但成年人自有事故的智慧和圆滑的狡诈,顺水推舟就把“丧”当做新的商机。他们打不过就假装加入,投其所好地散布懒人的福音,贩售丧气的爆款(例如下班来喝酒的餐厅、夜某宝的广告)。但因为放低身段采用了躺平的视角,一个不小心就把自己躺舒服了,发现了逃避虽然可耻,但是真的好用。于是“丧文化”不再被年轻人专享,成了全社会的止疼片。这副药作用极大,新世界的社会性癌症——“抑郁”滋长蔓延。

星座风靡一时,它们曾经是社交时刻打破冷场的不二法宝。因为它给人的行为模式,打上了一个宿命的归属。优缺点都不必解释,一句星座决定,就可以开启一场关于认同或者质疑的交流,实在争议太大,就用上升和月亮补充。而今取代它的新贵是MBTI,简简单单四个字母,就可以当做人性名片。就好像这个大数据的时代,一切东西都可以加tag,连我们的灵魂也是。只是用着用着,众多的字母中,i和e脱颖而出。测都不用测,直接归类,e是金牌,为所有突破边界感的冒犯免死;i是红牌,掏出来的那一刻,罚自己离场,或者说,罚所有的他人退出自己的世界。可是谁留意过他们退场前的那一刹那回眸,是在问:真的不拉我一把了吗?

“To every useless day”这句祝酒辞,是喝了一杯又一杯之后就会当真的。“丧文化”并非彻底的原创,人类的历史中反复流行过关于颓废的美学,但是否每一种,其实都是求救的声音?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疑似泰国女星Tangmo求救视频曝光 哭喊求救44秒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去世 ,生前访华曾“向鲁迅求救”
泰女星Tangmo身亡前最后直播画面曝光 疑比国际求救手势
TVB新剧《食脑丧B》将播,虽是小制作但比想象中好一些!
红网夜读|不贬低别人是一种修养,不高看自己是一种修行
苍井优破尺度演出,女人自甘堕落的糜烂生活,丧到让人怀疑人生
“无中生有”是一种行为,一种表象,更是一种哲思
天赐的声音高进是哪一期 天赐的声音节目简介
用声音带你重返电影的流金岁月
真诚是一种能力

网址: “丧”是一种求救的声音 http://www.pyqsh.com/newsview37899.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