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戏曲+”
原标题:孩子的“戏曲+”
□ 本报记者 陈 洁
在近日举行的第27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业余组评选活动中,来自全国的105位4—13岁的小选手对“小梅花”发起冲击。由江苏省剧协选送、年仅11岁的赵晨曦,成功摘得此届业余组中南京市唯一一朵“小梅花”。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越剧,到11岁拿下少儿戏曲最高荣誉,南京女孩赵晨曦的故事成了开学后的一则新闻,也带给人们有关教育方面的启示。
“双减”后,如何“填充”孩子的课外时间?赵晨曦的父母选择周末送孩子学戏曲。5年前,得知邻居家小孩在南京市青年越剧团“小花班”学越剧后,妈妈便带着赵晨曦前去观摩,没想到女儿一下子就被越剧的唱腔、戏服、头饰吸引了。
打开博大精深的传统戏曲大门,赵晨曦的世界也因此变得更为丰富起来。身段、眼神、指法、唱腔……她在学习中一点点领略戏曲的美,也沉浸式体验了唱念做打的难,并有了更多戏曲外的收获。
首先,戏曲特别能够体现“功在平时”的道理。一个唱段的成形,需要漫长的时间打磨,从小腔韵味到台步指法再到表情眼神,无一不需要反复练习。所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赵晨曦发现自己稍一放松,就会露出破绽。
其次,学习如何在“瓶颈期”攻坚克难。赵晨曦四年级时凭借《穆桂英挂帅·辕门外三声炮》登上央视戏曲频道,随后又以一曲《十八相送》登上哔哩哔哩2022年元宵晚会。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无论表演上还是唱腔上都没有突破,这让她渐渐产生了自我怀疑。
“我觉得今年她能参赛本身就是一种胜利!”南京市青年越剧团团长陶丽艳已经陆续培养了12朵“小梅花”,她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一般上了初中就没时间来学戏了,但其实人生的“课堂”又何止于“文化课”,比如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就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孩子从失败中知道了人生并非处处坦途、汗水也有可能付诸东流的道理,也从成功中领悟到坚持不懈、深耕不辍带来的喜悦。
来学戏的孩子中,大多数家长并没有计划让孩子走专业道路,而是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为什么送孩子去学习传统戏曲?赵晨曦母亲手机里存有女儿的一张候场照片:身穿戏服的赵晨曦腰背挺直站立于台侧,舞台的余光打在她脸上,她目光注视前方,无所畏惧的模样,像极了出征的巾帼英雄……这是妈妈眼中女儿最美的“背影”,也是传统戏曲带给人精神力量的映射。赵晨曦妈妈说,戏曲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特别“养”人。为了扮演好角色,孩子必须深入了解角色性格,并将角色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无形中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孝道、礼仪、忠诚、仁爱、道德、廉洁等价值观的认同,通过大段唱词的学习,孩子文言文的基础也大有提升。
戏曲是传统文化的“火种”。赵晨曦在校园里开了一门叫“越韵古诗”的课,教同学们用越剧的曲调唱诵古诗,好听又好记,受到欢迎。“我想当一名会唱戏的医生,或者会唱戏的英语老师”“我想考进一所有戏曲社团的大学,我可以去当戏曲社社长”……谈及未来,六年级小学生赵晨曦的梦想很多,但所有梦想都和戏曲有关。未来,他们可以用“戏曲+”的方式,传承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品赏戏曲视听盛宴 共贺河南日报74华诞 河南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完美收官
戏曲中的脸谱藏着什么秘密?戏曲国粹进校园,为孩子们揭晓答案
变脸艺术的魅力(薪火相传·戏曲绝活儿)
江苏戏曲与交响乐的奇妙“混搭”
戏曲进校园 国粹润童心
“河南省戏曲之乡”再添新军
一戏一人生 探访“中国古代戏曲声腔的活化石”广昌孟戏
中英双语《戏曲北京》正式出版
【文化评析】传统戏曲与青年文化的双向奔赴
今天,到底有多少人还在听戏曲?
网址: 孩子的“戏曲+” http://www.pyqsh.com/newsview39825.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73
- 2新疆美女哈妮克孜恋情揭晓,男 2063
- 3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835
- 4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90
- 5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53
- 6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55
- 7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64
- 8据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 1050
- 9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28
- 10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