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一个县剧团的突围

一个县剧团的突围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2年07月04日 16:47

原标题:一个县剧团的突围

“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贾平凹代表作《秦腔》里这段唱戏的描述,据说就是作家以丹凤县剧团在棣花镇的演出为原型写的。提起这,丹凤县剧团团长陈元忠很是自豪:“咱老陕说的是秦音,生冷蹭倔;唱的是秦腔,高亢激昂、语气硬朗。早年间的老话说,‘听了秦腔,酒肉不香’。”

6月初的一天,陈元忠带着团里十几名演员,来到核桃主题公园景区演出。景区在山上,山下就是《秦腔》里清风街的原型——贾平凹的故乡棣花古镇。

■ “不唱戏还叫啥剧团呢”

“这才是咱县剧团的正业么,不唱戏还叫啥剧团呢。”70多岁的王德亮老人的一句话,让陈元忠心里暖暖的。

今年正月间,丹凤县剧团在县城广场进行惠民演出,场场人山人海,很多人从周围山里赶过来看戏。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头和人们脸上的笑容,陈元忠坐在戏台旁边的箱子上,心情不错。专门从铁峪铺镇赶来听戏的王德亮一边听着戏,一边和陈元忠聊两句,对台上演员的一腔一调、唱念做打点评点评。

丹凤县地处陕西东南部,县城南临丹江、北依凤冠山而得名,居民多说关中方言,喜爱秦腔。在小说《秦腔》中对这种民风就有很多描述。小说男主人公夏风的父亲夏天智酷爱秦腔,夏风的妻子白雪是县剧团名角,自然唱得一口好秦腔。清风街有什么庆祝活动最常见的就是请戏班子唱秦腔。可以说,秦腔已融入了丹凤人的血脉之中。

“剧团以前红火过,也艰难了很长一段时间。”陈元忠介绍,成立于1970年的丹凤县剧团,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时,挂牌成立了丹凤县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前54名演职人员属全额事业编制,改制后变为企业职工身份,很多不到年龄的人员都提前退了休,全团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排部戏人手都不够。

2013年,丹凤县剧团招了26名委培生和19名社会艺术人才,这才保证了剧团的正常运转,但最大的问题是人员的身份和工资待遇。

贺萌等人就是2013年被招进剧团的。进团时工资每月2600元,唱了5年,2018年合同到期,虽然都成了团里的台柱子,但工资还是2600元。

“干了5年,年龄也大了。现在出去找工作也不好找。”2018年记者到丹凤县剧团采访时,年轻演员贺萌说话时眼圈有些泛红。这次再去采访,贺萌早已离开了剧团。

“剧团培养个人不容易,但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确实留不住人。招的那批孩子现在走得只剩下5个人。”陈元忠说到这儿顿了顿,又笑着说,“现在的情况好多了。只要你能吃得了苦,肯下去演出,工资待遇基本上是有保证的。”

这两年,丹凤县剧团抓住惠民演出的契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省上戏曲进乡村政策的扶持,每年文化惠民演出达180多场次。团里的年轻演员,每个月都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

■ “好戏都是磨出来的”

“好戏都是磨出来的。别看在舞台上‘出将入相’很风光,台下压腿、翻跟头、练唱功十分辛苦。三天两头还要下乡演出,早出晚归,一般人真吃不了这份苦。”杨粉莲说,“不过,经过这两年的下乡演出磨炼,不断强化身体记忆,现在这些娃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演员杨粉莲14岁进剧团,曾获西北五省“公主杯”竞赛秦腔新秀奖,如今退休后又被请回来给年轻演员教戏。有一天下午没有演出,小演员龚雨曦径直来找师傅杨粉莲学戏。作为重点培养的苗子,团里曾专门搞了个拜师仪式,让龚雨曦按照传统礼仪拜杨粉莲为师。

“我进团时杨老师就是我的师傅,现在又来给年轻娃当师傅。可见咱团里确实是麦子未熟秧未插——青黄不接了。”陈元忠说。

近几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丹凤县剧团先后招了几批年轻人,但本该担负承上启下作用的一批中生代演员,大多是文化体制改革后招进来的,很多并非戏曲科班出身。剧团副团长张渺直言,现在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传统经典“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让年轻演员尽快熟练掌握经典剧目,形成身体记忆,不然等老演员们退休后,一些老戏也就面临失传了。

从前几年开始,丹凤县剧团便有针对性地返聘杨粉莲等几位退休演员指导新人。他们根据团里年轻演员的特点,因材施教、口传心授,带着练功、辅导唱腔,让年轻演员尽快学习传承一些优秀传统剧目。

文化体制改革后,丹凤县剧团员工工资的80%由县财政拨付,剩下的20%工资要靠自己组织演出,这也造成改制后剧团遭遇一些困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更着眼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两年,省文化厅戏曲进乡村活动项目每年给丹凤县剧团96场的演出任务,再加上村级文化服务项目,两项加起来,剧团一年就有近100万元的收入。大家的工资能包住了,还第一次给年轻演员办了医疗保险。而像龚雨曦他们那一批进来的演员,财政每月拨2600元,团里给他们补500元,下乡演出一场补50元,多劳多得,每个月拿个3000多元工资是没问题的。

“说出来都怕人笑话,过去咱都不敢生个病,现在团里给大家缴纳了医保,感觉有了基本的保障。”2013年进团的任舒悦算是团里年轻的“老演员”,他说出了很多演员的心声。

“现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剧团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但要更好地发展,还得想更多的办法。”陈元忠说,“出去演出抬脚动手都是钱,要吃饭、要租车、要制服装,下乡演出每场5000元,多一半都花在了路上。”

■ “田间地头是咱更大的舞台”

3月24日,丹凤县剧团到竹林关镇的桃花谷景区搞了一次演出,既唱传统戏,也有民歌、舞蹈等现代歌舞表演,通过网络直播、抖音短视频等形式推介丹凤文化旅游。12位风姿绰约的“桃花仙子”和汉服爱好者一起游园赏花,开展系列旅游推介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家门口看戏比在电视上看更过瘾。”竹林关村村民邢书良当天和村里的几个老伙计早早就坐到戏台跟前,就像小时候为看一场戏跑上十里八里一样。“戏唱得地道,其他节目也热闹。”邢书良笑着说。

去年10月到丹凤县文旅局担任局长之前,付学华先后在3个乡镇担任党委书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粗人干了个细活,是外行管理内行”,但这个“外行”却有自己一套想法。

“首先形式上要改变,不能只满足在舞台上唱,田间地头是咱更大的舞台。要更多地深入到乡村、企业以及工地、茶山,把戏唱给群众。”付学华说,剧团到村里演出时,可以发动群众参与进来、互动起来,如果有群众愿意唱,咱剧团就给他伴奏。再不能像过去那样,有人听没人听,就像完成任务一样在台子上唱。这样,剧团才能活起来。

刚刚颁布施行的《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给了付学华底气和信心。他认为,这也是县剧团发展的一个契机。

“《条例》规定‘应推动秦腔艺术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利用特色小镇、特色街区、旅游景区,体现秦腔艺术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结合节庆文化活动、当地民俗活动,展示、展演秦腔艺术’。我们从去年开始就尝试摸索这条路子。”付学华说,“我们努力尝试着把文化和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把剧团打造成文旅名片,打造成丹凤对外宣传的主力军。”

形式有了变化,内容也要有创新。在付学华看来,群众现在娱乐方式很多,如果剧团还局限在过去“老戏老唱、老唱老戏”,吸引不来年轻观众,路子只能越走越窄。现在,丹凤县剧团除了传承秦腔、花鼓、眉户传统戏曲剧目外,还围绕宣传丹凤特色产品、景区、民宿等创作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创作、编排、演出适合年轻群体观演需求的优秀剧目。

近些年,丹凤县剧团积极参加各种赛事活动,先后创作编排出了各类花鼓小戏、红色方言情景剧《南山火种》、大型音舞诗画剧《古道流韵》以及舞蹈40多个(部)等,先后参加了“陕西省农民文化节”“全省青年演员戏曲大赛”“全国乡村春晚”等,获得多个奖项。从今年开始,剧团尝试着走进景区,通过演出来宣传景区、宣传丹凤的特色产品,被宣传的景区则给剧团付一定的报酬,这样一来,景区、企业得到了宣传,剧团也增加了收入。

但在付学华心里,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还有更大的想法。

丹凤县目前正在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两馆一院”,预计今年10月就能建成。建成后,付学华计划引进西安的演艺团体来合作,把周末小剧场的作用发挥出来,让剧团越搞越红火。“小剧场演出不能光指望着卖门票,还要带上啤酒、爆米花等销售,让观众不光来听戏,更是来休闲、娱乐,甚至还可以登台表演。”付学华说。

“‘两馆一院’建起后,剧团发展空间更大了。这么大的空间,这么大的舞台,要参与进去。”按照付学华的想法,下一步把剧团人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搞公共文化事业服务,另一部分用演出开拓市场,两条腿走路。“改革没有回头路,剧团要想办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困境中突围。”付学华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一个县剧团的突围
一个县级小剧团,被一群90后00后整活了!
《了不起!舞社》突围赛战火再燃 伍思再现队内吵架情景
香港舞台剧大师古天农去世 享年69岁
一个家,越过越好的3个迹象,占一个已是幸福
天外飞仙电视剧剧情 天外飞仙电视剧剧情简述
我的童年,一座花园,一个鱼塘,一棵梨树,一个最爱的人
吸血鬼日记演员表 美剧吸血鬼日记有哪些演员
哆啦a梦作者 谁的作品是哆啦a梦
一个93年家庭主妇的低欲望生活

网址: 一个县剧团的突围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117.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