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福建长泰竹编:经纬交错的指尖艺术

福建长泰竹编:经纬交错的指尖艺术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0月08日 08:12

原标题:福建长泰竹编:经纬交错的指尖艺术

央广网漳州10月8日消息(见习记者李姗姗 通讯员王雅鹏 连珠玲)摇篮、簸箕、箩筐……竹编制品曾经是家家户户生活中的日常用品,随着时代更迭,竹编制品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林墩办事处乔美村,这一门指尖上的艺术依然存在。

化青竹为“神奇”,是长泰竹编制作技艺传承人林仁凤的“独家秘技”,而制作竹编的第一步便是选材。日前,记者跟随林仁凤的脚步进山,挑选适合制作竹编的原材料。

林仁凤在竹林里挑选合适的竹子(央广网发 陈逸帆 摄)

“好竹难求,做竹编需要的材料都选用4到5年以上竹龄的竹子,才有足够的韧性。”说话间,林仁凤手起刀落,一根竹子应声倒地。在竹林中忙碌了许久,他砍下最合适的竹子,满意地返回家中。

取材归来,自家的小院子就是他的“工作室”。在这一方天地里,林仁凤将小小的一根竹子开竹、破条、启层、匀篾……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考验”,才能制成薄细均匀的竹篾用于编织。而手工劈成的竹丝篾片再通过挑压交织,方能编织出图案或物件。

“我从小就跟竹子打交道,今年已经63岁了,这已经是我做竹编的第47年了。”林仁凤向记者介绍道。在他身旁,摆放着一件件成品,灵巧的竹蜻蜓、精美的花香篓、精细的竹编花瓶……每一件作品都在诉说着竹编艺术的魅力。

林仁凤正在创作竹编作品(央广网发 陈逸帆 摄)

岁月流逝,而光阴沉淀下来的竹编技艺却在林仁凤的指尖活跃。提起其竹编技艺的由来,林仁凤介绍,竹编技艺传到他手上,已经是第四代了。1938年,林仁凤的父亲林十三从老家福州永泰一路南下,定居长泰林墩,并将其竹编技艺带到了长泰。不仅如此,林父还结合当地特色,在原有竹编基础上改良加工,加入图案、花纹及文字,创造出更多适用于生产生活的竹编产品。

“小时候,父亲就会带着我进山选竹、劈竹,我从小就接触竹编了。”林仁凤坦言,最开始的劈竹就让他吃够了苦头,短短一天的时间,他的双手已布满伤口了,“好几次都想要放弃,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尽管辛苦,但是好学、勤奋的林仁凤也逐渐练就了一手精湛的竹编技艺。除了基本的日用品和婚庆工艺品之外,林仁凤在父亲的基础上,对竹编制品进行创新改良,制作出一些更适合现代日常生活的工艺品。

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竹编技艺得以在时间长河中保留下来。然而在塑料制品普及等一系列冲击下,技艺的传承也曾一度受到影响。

“制作竹编制品费时也费力,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手艺的传承也成了问题。”林仁凤担忧地说道。林仁凤的三个女儿在他的影响下,也学会一些基础的竹编技艺,但这门技艺的传承终究是林仁凤心中一个难解的题。

林仁凤创作的竹编作品《竹蜻蜓》(央广网见习记者 李姗姗 摄)

庆幸的是,长泰竹编技艺在2019年入选了第六批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一门技艺。同时,林仁凤还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设立了竹编技艺传习所,并与当地的学校合作开设竹编技艺传承课程,让更多人了解到长泰竹编技艺。

竹丝滑过指尖,经纬依序穿插,在无数个枯燥而平凡的日夜,化成了林仁凤手中的一条条竹篾,被编织成一件件精巧的竹编制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玩转指尖非遗 感受竹编魅力
巧手弄竹 丝缕成画(追梦路上)
指尖技艺 竹间雅韵(美在乡村·走进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桐梓三座社区:竹编技艺编织出幸福生活
福建京剧院的艺术探索
刘氏竹编传承人刘江:编织之间 意义自现
广西壮族香火球:传承300余年的指尖艺术
青海海南藏绣:穿梭在指尖的艺术珍宝
杨澜单霁翔体验瓷胎竹编魅力
四川遂宁竹编赵氏家族:非遗里的家风 编织乡村文化振兴新图景丨天府好家规

网址: 福建长泰竹编:经纬交错的指尖艺术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2978.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