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新了!“阅人·阅城·阅世界”虚拟数字展览精彩纷呈

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新了!“阅人·阅城·阅世界”虚拟数字展览精彩纷呈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0月16日 09:18

原标题: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新了!“阅人·阅城·阅世界”虚拟数字展览精彩纷呈

作为国内最为重要的历史文献收藏机构,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自上海图书馆东馆建设之初,就开始在多年累积的数字人文项目和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开展数字化与文旅展示相结合的实践。

2023年10月,上海图书馆东馆家谱馆联手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共同推出“阅人·阅城·阅世界”虚拟数字展览项目。从馆藏的珍稀家谱文献出发,深度挖掘知识成果,在虚拟空间中搭建了深度数字展览。观众在展览现场,只要戴上轻便的头显设备,就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瞬间进入到一个虚实结合的空间。过去世界与现实世界会在你的眼前交迭相融,一帧一帧百年前的珍贵文献仿佛在告诉你往事并不如烟。

阅人

从家谱文献出发,探索历史场景,最重要的还是回归到人本身。 “阅人”这一版块,选取的触发点是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家族的《董氏族谱》,展出的版本为清雍正间补刻康熙五十八年(1719)光训堂的刻本。董氏家族名人众多,有明嘉靖间诗人董宜阳,南京礼、工二部侍郎董传策,清初画家董建中等。谱内所涉明代人物资料颇丰。“阅人”以董其昌和海上画派为开端,第一部分“海派之源”,展示董其昌、赵之谦、吴昌硕三位领军人物的代表画作和主要成就。第二部分“华灯初上”,主要展示以京剧为主的中国传统戏剧在近代上海的变革、海派文学的繁荣发展和上海电影在近代取得的辉煌成就。第三部分“俯仰异观”呈现20世纪中叶后上海都市的音乐、建筑、绘画等海上文化融合中西,精彩纷呈的繁盛景象。观众从人到作品再到故事,感受包罗万象的海派文化是怎样从萌芽到繁盛,看到海派文化如何在历史的浪潮中生长出枝芽,盛开芬芳独特的花朵。

阅城

上海的历史始终是由在上海生活的人所书写的。“阅城”这一版块,从明代文人陆深家族的《陆氏宗谱》出发。现场展出的《陆氏宗谱》,是清乾隆二十年(1755)稿本。陆深是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从曾祖父一代开始定居在上海浦东。嘉靖十九年(1540年),陆深辞官回故里浦江东岸,在其旧居“后乐园”修建“后乐堂”、“澄怀阁”、“小沧浪”、“俨山精舍”等景点。今浦东陆家嘴“花园石桥”一带即其遗址。他的后人自称“华亭陆氏”,今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也因其故宅和祖茔而得名。“阅城”第一部分为“浦东文脉”,从陆深个人到陆家嘴得名,延伸展开陆深家族对上海城市建设的贡献。第二部分“中西邂逅”,则从海派文化之源——徐家汇的形成开始,到徐光启与徐家汇得名,再到展示徐光启对近代徐家汇影响的余温。第三部分为“城市记忆”,观众可以在这里回溯上海城市发展的源头。在这一版块,观众从人物到城市再到历史,看到上海这座城市和城市中的人是以怎样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感受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城市会有怎样不同的底色。

阅世界

上海作为一个近代兴起的城市,其诞生、发展、繁荣与全球化历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阅世界”这一版块,从馆藏的《北岭徐氏宗谱》出发,呈现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历程。现场展出的《北岭徐氏宗谱》是清光绪十年(1884)肇修堂石印本。关于这本家谱,还有一段生动的故事。2002年上海申办世博成功,抛出一个困扰当时学界的问题:中国人何时开始参加世博会?各家意见不一,激烈研讨,直到家谱的研究者发现,《香山徐氏家谱》中记载了商人徐荣村以“荣记湖丝”参加伦敦世博会的史料。根据这部家谱的记载,徐荣村的湖州丝绸获得了展览第一名,还被英国国王嘉奖。通过家谱,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史得到确认,填补了研究的空白。“阅世界”第一部分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徐瑞珩1851年前往伦敦参加第一届世博会展开,归拢从晚晴到民国徐氏家族的蜕变,历数中国人与世博会的近代历史。第二部分为“西学东渐在上海”,近代以来上海作为重要的西学东渐的窗口,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这一部分展览以来华西人、出洋华人、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为媒介,呈现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第三部分为“开眼看世界”,以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启程为开端,将近代中国人赴海外求学寻找救国之路的历程,大致划分为晚清的留美幼童,“大江歌罢掉头东”留日热潮、“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三个段落,简述青年在海外如何求学,以及他们归国后深刻影响中国与中国革命。在这一部分,观众能看到商人如何从买办走向实业,学者如何从翻译走向教育,学生如何从洋务走向革命,看到中国得以立足于今日之世界,走过怎样的历史之来路。

推开世界的门

本次AR交互使用微软hololens 2 AR头显设备,将传统展陈和AR讲解引入空间计算时代。观众戴上头显设备之后,可以在空间中观看展览,实现交互,而不需要另外使用手部设备。团队通过对上海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挖掘,再到对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组织,最终以近600张图片,绘制三条叙事主线,再通过建模和图像处理,渲染高清全息影像,在真实世界之上叠加极简主义科幻美学的数字影像。全息影像会驻留在触发展品放置的区域,当观众与其交互时,它会像真实物体一样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团队复原的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观众可以触摸和转动,百年前的历史景观触手可及。AR头显设备不仅可以让观众看到虚拟的世界,同时,也不会隔绝真实世界。更为重要的是,此次虚拟体验不是个人独立的“单机版”世界,当另一位观众同时戴上头显设备,两者间可以同时看到虚拟世界的展览,观众与观众,观众与馆员之间可实时产生互动,如同真正进入了元宇宙的世界。

HoloLens头显设备的开发面临着硬件限制、用户界面设计、手势识别、环境感知、用户体验优化等诸多难题,许多问题无前人经验可参考,软件开发对技术团队来说是个十分新奇的挑战。在硬件方面,HoloLens的计算能力和传感器有限,因此需要优化应用程序以在有限的资源下运行,这对处理性能和稳定性方面的挑战是团队第一个解决的问题。AR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设计需要考虑虚拟和现实世界之间的交互,以确保用户体验流畅且直观。而AR应用程序还必须有效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的物理环境,以便将虚拟对象与现实世界相结合。这需要复杂的计算和传感器集成。在上戏创意学院副院长铁钟带领下,开发团队基于Unity等工具开发AR应用程序,解决并开发了先进的全息显示技术,使用户能够看到虚拟的三维图像与真实环境相融合。

为了让初次使用者更容易上手使用,开发团队需要深入了解HoloLens的手势识别功能,以创建可与手势交互的应用程序,需要程序设计上有高度的手势准确性和用户识别度。而为了更好的使用感受,为了确保用户在长时间使用HoloLens时不感到疲劳,技术和设计团队不断优化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不仅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而且在AR应用程序内实现多人虚拟空间交互。利用空间感知与定位,结合Hololens在扫描场景上的技术优势,将家谱馆展示区全部空间建模,实时感知用户周围的空间信息。

“阅人·阅城·阅世界”是上图东馆开办之时就希望传达给世界的理念,此次展览呈现的是一个更具开放式,更有互动性的数字空间。这一增强现实展陈设计,是对传统虚拟展览和AR讲解的突破,是在以往模式的基础上前进的一小步,是尝试以创新的方式和手段讲好中国故事。除了技术革新带来的形式创新,“阅人·阅城·阅世界”还从挖掘馆藏资源出发,着眼于大处,着力于小处,对展示内容进行创新。

上海图书馆东馆开馆之初建设的“上海之源·文化年谱”等项目也将在AR的世界中,以全新的空间感展现在观众眼前。观众在这个空间内,将会看到海派文化的各方面流变,看到上海这座城市里人与城的联系,看到近代之上海如何开眼看世界。在此,我们立足历史探索未来,立足上海放眼世界,用知识和技术搭建桥梁,沟通世界与上海,国家与社会,历史与未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阅读量1.8亿!阅文上图“数字阅读周”深入助力全民阅读
200本付费好书首次限免,阅文集团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共推全民阅读
中国网文首次被收入大英图书馆 16本均出自阅文旗下起点读书
上图发布“百部年轻人精品书单”,《庆余年》《赘婿》等14部阅文作品首次入藏
“4.23”世界读书日 百部网文作品入藏上海图书馆
“钞”阅世界·“币”行天下——全球钱币收藏展亮相南通
茶阅世界分会场 演绎潮州工夫茶
书香盈城 全民尽“阅”
在长春市图书馆感受“阅听雅音”
“钞”阅世界·“币”行天下 全球钱币收藏展亮相南通

网址: 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新了!“阅人·阅城·阅世界”虚拟数字展览精彩纷呈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3675.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