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胧月她才六岁,她能撒谎吗?

胧月她才六岁,她能撒谎吗?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0月16日 17:02

原标题:胧月她才六岁,她能撒谎吗?

作者 | periscope

图源:《甄嬛传》截图

作为甄嬛传里的一大未解之谜,“胧月到底有没有说谎”让无数甄学家困惑不已。

在甄嬛以孩子为筹码实施的陷害中,年仅六岁的胧月用一句“皇额娘她推了熹娘娘”打破了僵局,为甄嬛一方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促成了皇后被扳倒的结局。

图源:《甄嬛传》截图

但正如剧中的皇帝所言,胧月“只有六岁,她能撒谎吗?”毕竟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儿童是最纯真无邪的存在,如果没有被刻意教导,怎么会主动做出欺骗他人的行为呢?

但其实,孩子出现欺骗行为,也并不意味着ta的思想被玷污、不再纯洁;并且人类出现欺骗行为的时间,可能“远远早于六岁”。

摘下对儿童欺骗的有色眼镜

欺骗,就是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他人上当。欺骗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当中,我们每一个人对此都并不陌生:

从年少时搞恶作剧捉弄他人,到对自身成绩下意识谦虚的表达,再到对朋友无条件的肯定与支持……或多或少,我们都因为各种原因欺骗过他人;而同时,我们也因各种原因遭受过欺骗。或拙劣或高超的电信诈骗、酒桌上的夸夸其谈、父母“就爱吃素”的谎言……

这些欺骗有的是出于恶意,有的是出于无意或善意;有的造成了恶劣影响,有的又带来了积极的结果……但即便欺骗如此常见,人们仍始终对其保持高度的警惕。孔子教导弟子“内不欺己,外不欺人”,高尔基称赞“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古往今来,人们往往站在道德、行为问题的角度看待欺骗行为,早期心理学的研究当中也不外如是。

直到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第三个浪潮“心理理论”的兴起,研究者们才开始站在心理能力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欺骗行为——意识到这种行为表现与心理理论能力相伴相生,认可其对社会适应的重要意义。

图源:pixabay

1. 心理理论是什么?

“心理理论”的概念最早是由Premack和Woodruff于1978年提出来的,研究者认为心理理论是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1]。通俗而言,它可以被理解为“读心术”,只不过这并不是魔法或超能力,而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自然习得的能力,让我们能够理解、解释和预测他人的心理与行为。比如诸葛亮在绝境之下使出空城计,是基于对司马懿谨慎性情的了解,推测当他摆出胜券在握的姿态,司马懿一定不敢贸然进军,这种揣测他人心意,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就是心理理论。

在儿童心理学研究中,测试心理理论能力是否存在的试金石叫做错误信念任务[1]。在这种任务中,孩子被要求根据已有情境,推测他人和现实不符的错误信念。如果一个孩子看完诸葛亮的筹谋之后,能够推测出司马懿的想法,知道他会因为觉得有诈而选择按兵不动,那么这个孩子就拥有了很好的心理理论能力。

2. 心理理论与欺骗

从心理理论的视角,研究者强调欺骗中的信念和意图两个要素。前者意味着欺骗者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说出的话是虚假的,后者则代表欺骗者是故意去扭曲被欺骗者的想法和认识。也就是说,欺骗行为建立在一定的心理理论能力之上,一个人只有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理解自己的语言会如何影响他人的认知,才能进行成功的欺骗。相应的,欺骗也潜在地代表了欺骗者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一些研究者甚至把欺骗的发生作为儿童是否能够理解信念或错误信念的一种标志[2]。

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者以实验的方式验证了心理理论与欺骗之间的紧密关联。如2005年,刘秀丽发表的一篇论文就以3岁儿童为被试,探讨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欺骗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心理理论能力与隐藏意图的欺骗能力在出现时间上高度同步,且二者存在显著相关[3]。

那么,6岁的胧月说谎其实是存在可能性的。

但是,欺骗这种复杂的社会行为,不仅与我们常识中的道德紧密相连,也构建在基本的社会智力之上,甚至,它本身也被研究者看做一种对个体的生存适应具有重要意义的能力[4]。从心理理论的视角理解欺骗,摘下对儿童欺骗行为的有色眼镜,让我们得以跳脱出道德规训,更加客观的看待儿童欺骗行为的产生。

不过,理解欺骗背后的能力发展,并不代表我们对欺骗的态度是全然积极的。孩子会骗人了,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情。从能力发展上,这标志着它已经拥有一定的心理理论能力,逐步进行社会化;而从道德发展上,这意味着父母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孩子认识欺骗的后果,认识诚实的可贵

那么,儿童的欺骗行为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引导和教育呢?

图源:pixabay

儿童欺骗行为的发展

虽然儿童欺骗的发展理论数量繁多,且各有不同,但大致可总结分为三个阶段:行为主义水平、心理主义阶段、道德判断阶段[5]。

1. 2~4岁:行为主义水平

1.阶段特征:缺乏心理理论能力和道德意识。

研究表明,2到3岁的儿童就已经表现出欺骗行为,但多以简单否认为主。比如不小心打碎了杯子,被问起时,孩子可能回答说:“不是我!”此时,他们对欺骗的认识非常浅薄,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说出的谎话会影响别人的看法,只是单纯的不想被惩罚,属于行为主义水平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欺骗行为多半是失败的,属于有“贼心”,没“贼力”。因为他们尚未习得“读心术”,心理理论能力发展水平低下,无法根据常识、情境来推测他人的想法,也难以据此作出自己行为和语言的调整,从而操纵他人的想法。

这种“实用至上”的欺骗多表现为无羞耻感,孩子不会为此感到抱歉,也不会主动的修正其行为[6]。比方说,很多孩子会假哭来博取关注、躲避惩罚、促使父母给自己买玩具等等。但低于4岁的小孩基本意识不到这是在骗人,也并不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道德意味,毕竟“宝能有什么坏心眼呢?宝只是想要你的关注/不被骂/玩具而已”。

2.如何引导:进行合理奖惩,树立规则意识。

在这一阶段,单纯的讲道理可能不够有效。家长需要传递给孩子的信息,除了欺骗是不道德的之外,还有诚实会被奖励,骗人会被惩罚。该阶段的孩子并不能理解道德和虚假信念,只能理解怎么做有好处、怎么做有坏处,因此明确的行为奖惩是更加立竿见影的方式

2. 4~7岁:心理主义阶段

1.阶段特征:发展出心理理论能力,道德意识有限。

大致在4岁以后,儿童的欺骗行为就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与前一阶段相比,表现得更为精细、复杂。此时,孩子发展出一定的心理理论能力,他们的欺骗正式步入心理主义阶段,想要通过影响别人的信念,来让别人错误的相信某件事

这一阶段的孩子能够运用复杂的策略来保证欺骗的成功实施。在刘秀丽和车文博所设计的欺骗任务中,孩子的欺骗有四种策略:破坏证据、说谎、制造虚假痕迹以及联合策略[7]。

研究发现,3岁儿童仍处于行为主义阶段,只会使用出示“破坏证据”和“说谎”这两种较为简单、直接的欺骗策略。而4岁及以上的儿童便能够使用“制造虚假痕迹”的策略,诱导他人相信错误的信息,形成错误的判断。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越发倾向于结合多种策略实施欺骗,即使用“联合策略”[7]。

基于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此时的孩子还学会了区分无心的错误和谎言,早在1985年,Wimmer等人就发现,4~5岁的儿童已经能从意图出发而非结果出发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适宜[8]。在这项研究中,主试给孩子讲了一个故事,主人公虽然想要说真话,但因为自己错了而说了一些假话,而后要求孩子们判断主人公是否应该因为这些假话受到惩罚(道德判断),以及他是否撒谎(事实判断)。虽然这两个问题的顺序设置会使孩子们的判断出现混淆,但在任何情境下都不变的是,孩子们并不认为意图良好的主人公应该被惩罚,即使他说的确实是假话[8]。

2.如何引导:渗透道德观念,注意是非分明。

此时,受困于幼儿欺骗策略的复杂化,家长识别孩子的欺骗行为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不过纵向研究结果发现,2到4岁是儿童欺骗的高峰期,但6岁以后,儿童的欺骗行为并未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反而有下降的趋势[5]。这说明虽然日趋成熟的认知能力让孩子具备了成功说谎的条件,但家庭教育仍然能将社会道德渗进孩子的内心,自主限制欺骗行为。同时,家长还需着重注意区分无心的错误和欺骗行为,避免不分青红皂白的责怪和惩罚。“宁可错杀,不可漏网”的策略在儿童教育上并不适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好的处理方式。

3. 7岁以后:道德判断阶段

1.阶段特征:受到道德判断规束。

大致在7岁之后,儿童的欺骗行为开始分化为亲社会和反社会两类。前者包括善意的谎言、玩笑、谦虚等,后者则指一些损人利己的谎言,如诈骗、偷窃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孩子对二者的理解也会产生不同。如Lee等人所做的跨文化研究就发现,相较于西方儿童,中国孩子对善意的谎言更加宽容,与以成年人为被试所做的研究结果一致[9]。

皮亚杰认为,7岁儿童的道德通常以自我中心主义的形式存在,直到10岁左右,儿童才能克服道德他律,转而道德自律。因此,皮亚杰认为儿童到10岁,即儿童晚期才存在与成人相似的欺骗行为[5]。也就是说,在前面两个阶段,孩子是因为他人的要求才限制自己进行欺骗,到第三阶段,孩子才将这种要求内化,即使在不受到他人关注和限制的情况下,也自主的避免欺骗他人。

一千个人,就有一万种和家长回家摸电视斗智斗勇的方法|pixabay

2.如何引导:深化诚信教育,注意沟通交流。

在这一阶段,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更为深入、辩证的诚信教育,区分玩笑与冒犯、谦虚与欺骗,将诚信教育放到更为复杂而真实的情境中去进行。并且,如果孩子出现欺骗行为,一定要注意与孩子本人的沟通交流,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如果莽撞的责骂孩子,造成“冤假错案”,不但伤害亲子关系,也可能阻碍诚信准则的内化,孩子可能因为讨厌父母,“恨屋及乌”,不愿遵守诚信规范。

结语

从儿童到成年人,我们所面对的世界越发复杂多样,对于欺骗行为,我们所承受的考验,不再是“能”与“不能”的区隔,而是“要”与“不要”的选择。“情”与“法”,“利”与“义”……无数道德困境充斥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能力远胜于儿童,但也许我们的处境相差无几:无论稚嫩或成熟,我们都在竭力与这个世界磨合。看到那些孩子,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

当下,成年人对儿童欺骗的态度时常是一刀切式的否定。一旦孩子出现了欺骗行为,家长便大惊失色,态度严厉的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力图完全杜绝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甚至可能给孩子贴上“就是爱骗人”、“心眼坏”之类的标签。然而不同于成年人,幼儿的社会智力、道德水平是逐步发展的,我们不能以看待成年人的方式去看待孩子,也不能以引导成年人的方式去教育儿童,而是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欺骗行为,从孩子的视角去分析具体情境。

诚实是美德。而谎言是“美得”,为了美美地得到一些东西,也有时候会让一些东西“没得”了。

参考文献

[1]王益文,张文新.(2002).3~6岁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01),11-15.

[2]徐芬,王卫星,张文静.(2005).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 心理学报(01),73-78.

[3]刘秀丽.(2005).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及欺骗发展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04),13-18.

[4]海东 & 王娟.(2017).儿童欺骗研究综述:发生、发展、测量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现代教育科学(04),128-133.

[5]陈静欣,苏彦捷.(2005).儿童欺骗行为的发展. 教育探索(10),89-90.

[6]Sinclair, A. (1996). Young children's practical deceptions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false belief.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14(2), 157-173.

[7]刘秀丽 & 车文博.(2006).学前儿童欺骗及欺骗策略发展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04),1-7.

[8]Wimmer, H., Gruber, S., & Perner, J. (1985). Young children's conception of lying: Moral intuition and th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o li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6), 993.

[9]Fu, G., Xu, F., Cameron, C. A., Heyman, G., & Lee, K. (2007).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choices, categorizations, and evaluations of truths and l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2), 278.

作者 | periscope

编辑 | 阿童木

美编 | Zene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懿传“再遇胧月”
大概在胧月摔九连环的时候,只有从小把她养大的敬妃想到了后果……
有一个爱撒谎的婆婆是什么体验?
《特战荣耀》蒋璐霞演郭笑笑时,吃了那么多苦,她能走红吗?
何超盈14亿嫁妆下嫁小六岁丈夫,她的嫁妆只能用一个字豪来形容……
公公撒谎儿子死了,苏联儿媳得知调来军队,公公吓得腿软
大爷收养六岁女孩,精心养在渔船里十余年,竟是为了和她结婚!
心理学:真正聪明的女人,都有这三种能力,你有吗?
王雅诗:心中一片月
俗语“六十活年,七十活月,八十活天”,活指啥意思?有道理吗?

网址: 胧月她才六岁,她能撒谎吗?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3715.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