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0月19日 07:25

原标题:九月九日

唐代诗人张说在《九日进茱萸山》中有句:“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九日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九的重阳节。重阳起源于战国时代。我们祖先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活力。在术数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仲秋已过,植物处于果实成熟期,收获的喜悦与秋日暖阳一同灿烂着人们的心情。人们扶老携幼登上高处,遍赏丰收的美景。特别是文人雅士们,更是趁此良辰,在山之巅饮酒赋诗,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

人们在尽享欢乐的时候,没有忘记祖先。农历九月,寒冬的脚步越来越近,人们开始筹备冬装了。在他们心中,沉眠地下的亲人们也需要抵御风刀霜剑。于是人们就在此时拜祭先人,焚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也能顺利过冬。

如今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还有保留,最为显著的是在新加坡,人们把重阳叫做“秋祭”。

重阳最应景的习俗是登高。关于登高的来历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是魏文帝《与钟繇书》中写到的,“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意思是重阳含有“长久”的意思,因此值得“享宴高会”,这是最早有文字明确记载的说法。

第二种说法是重阳日宜登高辟邪气。因为重九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所以登高以辟邪气。这样说虽然有些迷信色彩,但九九正值仲秋,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第三种说法源于一个神话故事。后汉时有个仙人费长房,有一天他对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将有灾难,如果你带了全家人,用红袋盛了茱萸挂在手臂上,然后登高饮菊花酒,便能避祸消灾了。”桓景照师父所说去做,傍晚回家一看,所有的鸡鸭猪狗全部死光了。原来这些家禽家畜,作了他们全家人的替死鬼了。此后,九九登高便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就成为重阳的风俗。

“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存在。“崇”,从山,宗声,崇拜原本就是对山岳而言,因为“山”即高山,“宗”为神圣,都蕴含有尊崇、敬畏之意。《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恶劣,是大山中的各种动植物以及潺潺溪流,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繁衍的可能。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避高温炙烤;洪水袭来,攀上高山可躲灭顶之灾。山上云雾缭绕,一定是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因此,古人对山充满了敬畏感。

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转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阳春“踏青”相对应。清《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生活在大唐的王维,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将遍插茱萸而登高的重阳,点染上了异乡游子的浓浓乡愁,从而反映出这登高亦是家人团聚、怡享亲情的节日。

家庭是国家中最小的群体,是社会的组成细胞,更是作为伦理实体的存在。家庭的伦理道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子子孙孙以及家族的兴衰。《礼记·礼运》有云:“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意思是说,父子之间情感笃厚,兄弟之间友爱和睦,夫妻相敬如宾,家庭就和谐美满了。而兄弟姐妹若能和合、没有争执,整个家庭也就其乐融融。从这个意义上说,子女和睦也是对父母的孝顺。这也应和了《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由此看来,重阳是一个以家为核心、注重伦理、以亲情友情为纽带的温暖节日。又加上九九谐音“久久”,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暗合长久长寿,况且暮年也是人生最丰盈最珍贵的秋季,于是后来重阳又演化为了敬老节。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杨紫刘学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忘记刘学义生日后被对方在线要礼物
重阳节 | 年年逢重阳 岁岁皆平安
走进江苏作家诗人胭脂茉莉|世界读书日
3副古代精品对联,对仗工整尚在其次,最妙的是别出心裁
蔡慕兰《欢度重阳》
曹丕 | 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
驻日美军再曝丑闻!
探访蒙古族奥日雅玛拉刺绣
离石:阅读伴成长 书香励初心“书香党日”活动为“世界读书日”升温加热
(图表·漫画)[二十四节气·小暑]映日荷花

网址: 九月九日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3955.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