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非遗里的“一带一路”故事|蒙古长调:古老歌声的当代回响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非遗里的“一带一路”故事|蒙古长调:古老歌声的当代回响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0月29日 10:28

原标题:【我家乡的文明遗存】非遗里的“一带一路”故事|蒙古长调:古老歌声的当代回响

这个夏天

来自内蒙古的安达组合

用一曲蒙古长调与摇滚乐相融合的《孤勇者》

仿佛把观众带到了广阔草原

让长调这一传统艺术焕发了新的活力

蒙古长调起源于2000年前

至今 长调还保留着丰富的地域风格

它赞美草原 山川 河流

歌颂爱情和友谊

表达了蒙古族对命运的思索和感悟

在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的

社会和文化生活中

长调表演和当代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忙碌的演出

观众的欢呼

让安达组合欣慰:

一个传承两千年的音乐形态

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他们让年轻人重新认识到

蒙古长调是活在当下的艺术

安达组合队长博·那日苏说道:

“长调没有固定的节奏

我们不能用三拍五拍去衡量它

真正的长调

需要有生活体验才能唱好”

2005年

中蒙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这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

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项目

随后 中国和蒙古国开展为期十年的

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保护行动

使得这一蒙古族文化瑰宝不断传承和发展

这种音乐形式

诞生于蒙古族的漫漫迁徙之中

如今已成为世界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长调的传承没有停留在保存传统上

它在与时俱进

融合全球音乐元素

体现出无国界的沟通魅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青海都兰:千人长调唱响金色柴达木
5个版块15项活动!2023“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即将启幕
非遗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54天,59场!深圳 “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即将开幕
非遗文化进高校 手把手教“绝活”
奈热乐队带来草原纯正乐音,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音乐
传承蒙古族长调 感受民俗村寨魅力
通辽市科尔沁区:解锁非遗的“流量密码”
当二胡独奏配上西洋管弦 “九棵树”以当代“乐剧”重释“文明”
南京沿江街道:“非遗+社区”,“文化风”带动“文明风”

网址: 【我家乡的文明遗存】非遗里的“一带一路”故事|蒙古长调:古老歌声的当代回响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4884.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