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倪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智,他就会选择他想要的生活

倪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智,他就会选择他想要的生活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1月03日 15:47

原标题:倪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智,他就会选择他想要的生活

“你知道,人生就没有容易二字。”曾主持《综艺大观》《聊天》等栏目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数百台大型文艺晚会的倪萍,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过往。在经历了一路的跌跌撞撞以后,倪萍说,“没有谁敢说‘我可以给你指路’”。在倪萍看来,自己所经历的时代、生活环境和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一样,“我现在常常是追着年轻人在走。”

倪萍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路,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还真得自己试着去。在出版了《姥姥语录》之后,倪萍推出了自己的作品《聊聊》。书中,倪萍记录了她与16位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中的女性,围绕梦想、成长、爱情、婚姻、工作、教育、心理等话题进行的深度探讨和沟通。倪萍倾听并记录来访者的故事,理解她们的苦恼来源,共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哲学,为来访者提供“解题思路”,也让更多人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在日前举办的“来吧!一起聊聊”倪萍《聊聊》新书首发活动中,倪萍谈及自己创作《聊聊》的初衷,以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哲学,也探讨了当代女性的困境与出路。在倪萍看来,无论是事业也好,家庭也罢,“那些支离破碎的生活,那些光辉,都嵌在你生命里了,所以才会有今天的你。”

10月22日,倪萍(左)在“来吧,一起聊聊”——倪萍新书分享会现场。

在《聊聊》一书中,子女教育问题当然是不可回避的,在她看来,每一个父母都要和孩子一起长大。倪萍说,时间到了今天,时代真是进步了很多,大多数女性已不再像我们姥姥辈、妈妈辈那样,女生全都拿来奉献给男人,给孩子,给家,但进步的时代也给女性出了更多的难题。在面对一位访谈者关于亲子关系和教育的困惑时,倪萍说,“青春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青春期的叛逆也是每个妈妈都得面对的‘考题’……如何解开这个难题,可没有标准答案。”

以下内容节选自《聊聊》,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聊聊》,倪萍 著,白马时光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3年11月版。

娜依是个爱笑的姑娘,笑起来的时候一双眼睛像弯弯的月牙,很有感染力。她聊天的时候很温柔,让人很有亲近感,很舒服,整个人散发着都市女性的优雅。

父母的爱给得太多孩子就会“燥热”

娜依:倪萍老师,您好呀,我是娜依,现在做人力资源工作。我老家是内蒙古的,内蒙古乌海,不知道您去过没?

倪萍:去过啊!乌海是一座煤城。那个地方的人特别实在,特别热情好客,吃饭的时候,天哪,就好像不把这一桌子东西吃下去,怪对不起人家似的,都是羊汤、羊肉、羊肉包子。

娜依:哈哈,对对,就是这样。我从小就在那里长大,后来考大学来到了北京,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留在北京了。

倪萍:你结婚了吗?

娜依:结婚了,已经在北京定居了,我女儿今年12岁,马上小升初了,但她现在就出现了青春期的叛逆。她原来一直是个很文静乖巧的女孩,但现在会突然顶撞我,说一些特别叛逆的话。有时候会明显感觉到她是故意在和我对抗,和我唱反调,做各种各样叛逆的事情……哎,真的很让人头疼。

娜依跟我说了不少孩子叛逆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她的眉头一直不自觉地紧锁着。

倪萍:你觉不觉得现在叛逆的孩子特别多?

娜依:真的是这样,真是很愁。

看到她纠结的样子,作为一个母亲,我特别能理解她的心情。青春期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青春期的叛逆也是每个妈妈都得面对的“考题”。我相信像娜依一样困惑的妈妈一定还有很多。如何解开这个难题,可没有标准答案。但我希望从我的角度出发,能给苦恼的妈妈们提供一个解题思路,算是抛砖引玉吧。

倪萍:在我们生长的那个年代真的没听说过哪个孩子有叛逆期,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选择。那时候日子过得很简单,小孩子吃饱了就去上学,从不敢提什么要求,更别谈什么理想了。毕业了就去工厂上班,挣钱养家,大家都是这样的。可看看现在,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叛逆的现象?这真的是孩子的问题吗?

很多人说叛逆期是每个孩子必然会经历的。但我想,会不会是现在生活好了,选择太多了,家长们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甚至连家长们自己都没有感觉到?而就是这种过度的爱,在不知不觉中“喂养”了孩子的叛逆。

倪萍:孩子如果有了很明显的叛逆表现,家长们千万不要在第一时间只想着怎么管孩子,而是要先反思下自己。现在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太卑微了,给了孩子过多的选择。其实不必离女儿太近,不必时时刻刻盯着她,过度地关心她,要留有一定的距离,让她有时间、有距离地回望你。

当你把所有东西都送到孩子面前的时候,孩子可能习惯了这样的给予。吃东西的时候她可能看都不看你一眼,就直接吃了。可如果有一段时间没有人送东西,她至少会想:妈妈今天为什么没给我苹果?孩子就会想着去观察你,她看到妈妈自己在吃苹果,完全没有去照顾她。这会让她看到、感受到,妈妈也有自己的独立空间,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完全服务于她。她一定会有别样的思考。

让孩子在这种适度的距离中有自己的思考,这点很重要。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在慢慢形成,你离她太近,什么都替她盘算好,其实也是无形中挤压了她的心理空间。而你跟她保持一点距离,她不会过得不好,反而心里会宽松,不会一门心思地和家长对抗,也就是所谓的青春期叛逆。

倪萍:所以,我们很多家长犯的错误就是这样无条件地围着孩子转,而且是下意识的,自己都没想太多,觉得这是应该的。我的化妆师是我多年的朋友,她对叛逆期女儿的教育方法就很好。有一次她说,我们录完节目回家,她开车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收到了女儿发来的微信:“老妈,我有个快递在南门,你回来的时候顺便给我拿回来。”她回了一句:“不可能,你老妈太累了。有空就自己去拿,不拿就明天再说。”

她说她其实是故意这样回复的,因为孩子在家里习惯性地使唤奶奶,就像使唤用人一样,可奶奶非常乐于这种无限度、无条件的付出。如果是奶奶听见孩子这样的诉求,一定会二话不说马上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取快递了。

其实,替女儿取快递这件事只要她停一下车很容易就可以做到,但为什么要果断拒绝?她就是要通过这样的小事让女儿明白,不是女儿所有的要求都会被无条件满足的。全家一共四个大人,爷爷、奶奶、爸爸孩子都可以随意指挥,只有到妈妈这里行不通。反而因为她没有对孩子事事依从,孩子在家里最听她的话。

娜依听了我这位化妆师朋友的故事连连点头。

娜依:以前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些日常小事就习惯性地满足了她。可越是满足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更加自我和叛逆。

孩子其实什么都能克服

提到孩子,我就打开了话匣子,忍不住又跟娜依说了一些掏心窝子的话。

倪萍:爱孩子是每个为人父母者的本能,这是一辈子都不可能改变的。要不有人说,做父母是没有底线的。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卑微”的人,可能就是父母了,不管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做父母的总是忍不住为孩子付出,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全都给了孩子,甚至这样还觉得不够。我之前就属于这样的母亲。作为父母一定要储存着对自己的爱,不用一股脑儿地把全部的爱都给孩子,爱孩子真不急于这一时,你有一辈子的时间去爱护她呢。

倪萍:很多父母常说,孩子到了18岁就不用管了,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觉得孩子成人了,我就完成任务了,能彻底放松了,可现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到了现在,依然在为他操心,这是为人父母的本能。你的女儿才12岁,爱孩子的时间还很长,不用这么着急。

事实上,孩子原本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但在父母面前就什么都不行。孩子在一天天地成长,我们做父母的也得跟着成长。孩子已经渐渐不再弱小了,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智慧,在慢慢学着处理问题,真不需要父母大包大揽了。

我劝娜依,同时也是劝自己,我们一生都会爱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真的别爱得多了,多到他都嫌弃了,或者多到成为他的一种负担,这会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倪萍:爱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父母给孩子的爱。很多父母都没意识到,就只会一味地对孩子好。其实他们不知道这种好孩子是不需要的,或者说大部分不需要。

倪萍:我姥姥就说过,孩子穿一件棉袄他还知道啥叫暖和,穿多了就是害孩子。这不怪孩子,都怪大人。真的是这样呀,现在父母都是要给孩子穿上十件、二十件棉袄,爷爷奶奶再加三十件棉袄,那孩子肯定不舒服,而且这种不舒服他说不出来,又无法拒绝。

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很暴躁,会在父母面前突然情绪爆发,但平时他对别人却很有礼貌。这就是因为他在父母面前太“燥热”,而这些“燥热”都是父母给的。

我有时候会反思,我过去对孩子的好,可能十样东西中有五样是孩子不需要的,尤其是随着他渐渐长大,他对我的需要就越来越少了,可我还是忍不住竭尽全力地为孩子付出!因为我竭尽全力,所以我就会失望,甚至还会埋怨:我给你这个你为什么不要啊?这个好话我跟别人还不舍得说呢,你为什么不听啊?

现在我也会反思,我们自认为这是最好的东西,但孩子觉得这好吗?他真的需要吗?

我现在已经改变爱的方式了。其实不光是10多岁的孩子会叛逆,年轻人也很叛逆,但我觉得生活、工作或者社会一定会帮助他们改变这个叛逆。社会不会无条件地惯着他们,而他们也会很快适应社会。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拧巴。

倪萍:另外,面对孩子的叛逆,其实还可以换个角度去看待。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活着,孩子不管多大,永远都是孩子。

那天我听冯唐说他跟父母的关系,他在爸爸、妈妈面前是那种很拗的叛逆的孩子,在外面反而是特别懂事、明白的一个人。亲情是特有的一种爱,父母有时候也应该学会享受这种独特的爱,也就不会觉得孩子叛逆的时候特别讨厌了。因为他只能跟父母这样,他在外人面前绝对不会这样。他和父母表达叛逆是源于过度的依赖,因为这个家永远是他可以撒欢儿的地方。

我们过去惧怕父母是一种爱,现在孩子不怕父母是另一种爱。时代不一样了,情况也不同了,我们做父母的都得慢慢学会享受这种爱。现在这个社会,如果不在自己心里面安一个开关,可能就会一直烦闷。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价值观、世界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们也得学会调整。这种自我调整的思维,也可以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的话,我们就会逐渐成为一个可以操纵自己命运的人。面对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痛苦、绝望都来自心态和情绪。

娜依,你试试看,除了调整和孩子的距离、相处方式,再学着转换思维,重新审视孩子的叛逆。换一个角度,面对孩子的叛逆,自己就不会那么难过、气愤,也不会像从前那样因为一时生气便激烈地处理问题了。你把自己的情绪捋顺了,就可以冷静从容地处理问题。你和孩子之间产生的疙瘩,慢慢地就化开了。

学习是每个人终生要做的事

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但家也是一道难解的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困扰。因为朝夕相处,彼此离得太近了。聊完了孩子青春期叛逆的问题,娜依拧着眉头又跟我说了另一个困惑。

娜依:我跟爱人在孩子的教育上有特别大的分歧,特别是现在涉及孩子小升初的升学问题。我希望她上一个教育条件更好的初中,然后可以接着上重点高中,所以我会在升学率、校风、校纪方面做很多考虑。这无论是对她的学业还是未来发展,肯定都是很重要的。

可是我的爱人很“佛系”,尤其在“双减”政策下,他认为上一个什么样的初中不重要,最好离家近些,作业少点,孩子能过得快乐一点。之前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观念就很不一致,现在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更是为了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我真的觉得现在这个时代竞争这么激烈,虽然都在喊着给孩子减负,但如果对孩子的教育真的这么“佛系”,孩子将来会活得很有压力。

倪萍:我个人觉得,选择哪种教育方式要看你的女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两种选择的好与不好其实各占一半。按照妈妈的教育方式,可能孩子的快乐就会很少。爸爸那种选择就是在她小的时候没有给她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这可能会成为一个遗憾,但她得到的又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的童年。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要看孩子的特质,因为每个孩子的天分真的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一下午就把所有问题都解了,有的孩子学习也非常认真,但就是解不出来,而且父母也帮助了,老师也帮助了。如果孩子在学业上很有潜力,给他加把劲儿去念一个好学校,他将来能考上一个很好的大学,那就支持他,让他上这样的学校。童年失去的那些无忧无虑的快乐,就用另外的方式去弥补。比如假期的时候带他去不同的城市旅行,带他郊游、踏青、放风筝……尽情地放松。

倪萍:如果孩子不是特别愿意学习,或在学习上没有什么天资,那就不要强求他一定要去一所学习压力特别大的学校。所以,作为父母要先评估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也就会有清晰的选择方向。

另外,我个人觉得这两种选择都不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就比如现在我们知道的那些成功人士,有的来自非常好的名牌大学,也有的来自特别普通的院校。我们想要过好这一生一定是需要终生学习的,并不是一个人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一辈子都会过得很好。大学就是一个学习基础知识的地方,孩子拿到好大学的文凭之后,在最初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是一块好的敲门砖,少走一点弯路,但一样需要踏实地去找工作。他想要日后有不错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学习。普通院校出来的孩子,出了校门,感觉工作需要哪些能力和知识再进行补充和学习,同样会很优秀。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呀!不管孩子学习成绩怎样,读哪所大学,如果他能选择一个快乐的人生,也是很成功的。我觉得成功的衡量标准是多维度的,肯定不是单纯用赚钱多少、名气、权力这些东西来衡量的,尽管那是很多人的标准,但这未必要成为自己的标准。

倪萍:我最近看到了一个视频,特别感动。有一对老夫妇,满脸的皱纹,牙齿稀疏,看起来有90多岁了,在一间特别破旧的房子里,面对面坐在一张小木桌前,桌子上面有一盘酸豆角,还有一碗红烧肉,两个人一人一个小酒杯,吃着菜,喝着酒。老太太在一只盘子里拣出来一小块肉,然后给老头儿塞到嘴里。两个人一起拿起酒杯干杯,就这样边吃边喝,看得我特别羡慕。这种平淡的幸福,太珍贵了。

现在很多人有了条件之后,会选择去农村、去山里租个院子,然后把孩子带过去,就为了让孩子跑的时候能够伸开腿,让孩子认识什么是豆子,水里是什么鸭子,让孩子自己去撒种子、摘西红柿。这样培养起来的孩子哪来的叛逆、愤怒啊?每天不停地去发现新鲜事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我个人觉得也挺好的。这样孩子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感受到生活的不容易,也能体会到幸福和快乐。

我们再聚焦到孩子的教育上。我个人觉得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智,他就会选择他想要的生活,他热爱的生活,他的痛苦就会少很多。作为母亲,我现在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这一辈子能真正活得快乐。其实有的家长觉得学习的年纪就该好好学习,以后成功的快乐有的是。错了,童年的快乐就应该在童年体会,不然这辈子再也找不回来。

倪萍:孩子学习本来就很有压力,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各种打压,那他就会活得不快乐,他的心智可能就会扭曲,将来会影响他对世界的看法。一个人走到社会上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社会的态度,而这个态度形成的关键在于他在原生家庭里过得是不是很舒适,很有尊严,很快乐。

过去我觉得,好像我的时间特别重要,天天这样大把大把地抢时间,抢到现在好像我干了很多事,但是我的内心其实特别后悔,过去走得太快了,太忙活,享受生活的时间很少。

其实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到了我这个年龄,才后知后觉明白,快和慢到底意味着什么。希望我们在聊完之后,你可以回去和爱人评估一下,孩子能不能承受这个挤压,是不是在挤压之后能够成为她想象的那样。如果不能就不要硬来,所谓挤压,就是大人要根据自己小孩的特性,选择适度的压力。听听你爱人的意见很重要,因为他比旁人更了解你们的孩子。我说这些不一定对,你有选择地听吧。

我盼望娜依在孩子接下来的教育里,做真正适合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增长智慧和见识的同时,拥有一个繁花似锦的青春岁月。

原文作者/倪萍

摘编/何也

编辑/张进

导语校对/陈荻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倪萍脸部浮肿,嘴唇变厚,夏天穿毛衣,网友说:健康方面有问题?
孩子,请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影响千万孩子的好文)
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想要拴住一个男人的心,不是只拴住他的胃,而是需要做好这5件事!
刘德华:当年如果不是倪萍救场,自己早在29年前就断送了演艺生涯
当年,宋丹丹卧床痛苦不堪,倪萍:“赶紧滚起来,来我家拖地!”
读书是培育心智,而不只是搜寻信息
明兰被培养成大家闺秀,一出嫁全忘了,全是他顾廷烨宠的!
过最想要的生活,就是生命的意义
有一天,倪萍打电话给宋丹丹:“你干嘛呢?” 宋丹丹说:我想死

网址: 倪萍: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智,他就会选择他想要的生活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5321.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