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戏曲为创作养料 成功打造粤产品质大戏
原标题:以传统戏曲为创作养料 成功打造粤产品质大戏
《珠江人家》海报
文/闫骥爽
鉴定对象:《珠江人家》
播出平台:央视一套、广东卫视
“风里面听莺声啭,风里淡淡诉情怀暖……”
这是央视一套热播剧《珠江人家》中的粤剧插曲《相聚有情天》。辨识度颇高的粤剧唱腔、浓浓的岭南韵味,不仅让戏迷们惊喜,还圈粉了不少年轻观众。
纵观全剧,《珠江人家》中还有《满江红》《凤仪亭》《穆桂英挂帅》《宝莲灯》《贵妃醉酒》《白蛇传》《平贵别窑》等数十个经典粤剧唱段亮相,《珠江人家》以包括粤剧在内的岭南文化元素为创作养料,推动剧情发展,展现岭南精神,成功打造了一部高品质大剧!
穿针引线,以粤剧为引推动剧情发展
作为一部35集的长篇电视连续剧,《珠江人家》以粤剧《宝莲灯》拉开大幕——地下党人陈氏夫妇,借观众“睇大戏”的热闹场景掩护革命同志撤退,被特务戕害,陈家三兄弟就此天各一方。三妹陈立夏(郭晓婷饰)在因缘际会下成长为粤剧名角,不仅传承了粤剧文化,还在从艺生涯中表现出民族气节,义演抗战,用戏曲传递革命情报。多年后,又是《宝莲灯》使得三兄妹相认团聚。
选取粤剧《宝莲灯》开篇,剧组用意深刻。《宝莲灯》又名《劈山救母》,是白驹荣的首本戏(伶人最擅长的戏),反映中华文明的孝道精神。剧中承载了陈立夏对父母的思念,也为她走向革命道路埋下伏笔。
后续剧情中,广州起义失败,反动派到处滥杀无辜,太平年班亦历经劫波。剧中,“金慧荣作义子救戏班”的故事,也呼应了一段真实的粤剧历史——19世纪中叶,著名的粤剧凤凰仪班班主李文茂,率领一众梨园子弟追随洪秀全参加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失败后,清政府禁演粤剧,解散所有粤剧戏班,这一禁就是16年。
1868年,时任两广总督瑞麟为母贺寿,请粤剧名角勾鼻章到总督府演戏,勾因长相与总督早逝的妹妹相仿,被瑞母认作“义女”。勾借机通过老夫人向瑞麟求情,瑞向朝廷奏准,这才挽救了粤剧的命运。
以小见大,借粤剧铺展岭南风情画卷
“戏比天大”,是剧中摘星女班班主陈冶水(梁爱琪饰)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老广在欣赏粤剧时,也常说“睇大戏”。
一个“大”字折射出粤剧在岭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是区别于地方小戏以及“折子戏”,另一方面,也说明粤剧是岭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它行当齐全,唱腔丰富,音乐和文学包罗万象,大锣大鼓,气魄非凡。
粤剧的萌芽、发生、发展的历程与广府民系文化紧密相连,其形成于珠三角一带,流行于广东、广西和港澳地区,传播至东南亚、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华侨聚居地。有粤语的地方皆能听到粤剧,它成为海外华侨的情感纽带,也是岭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剧中,粤剧戏班栖息生活专用的“红船”也让观众印象深刻,而这也来源于现实:珠三角地区河网密布,早期的粤剧戏班多乘船走水路,沿河在各村镇巡演,特制戏船既是戏班人员的交通工具,也是其栖身之所,因船常被漆成朱红,故名“红船”,粤剧伶人也被称为“红船子弟”。
不仅如此,红船戏班在衣食住行、舞台搭建、戏神祟拜等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富有地方特色的行业习俗,有着浓厚的岭南戏曲风俗。在红船班中,戏神崇拜是一项重要的传统,剧中张太平红船上祭拜的是最具代表性的粤剧祖师华光大帝,俗称火神爷、马元帅或马王爷。由于当时戏台、行船都是木制而成,极易引起火灾,忌火的粤剧伶人奉火神华光大帝为祖师爷,以祈福消灾。
剧情背后的典故如此之多,《珠江人家》以粤剧为引,展现了一幅风情浓厚的岭南历史画卷。
守正创新,突出岭南精神文化内涵
敢为人先、兼收并蓄是岭南文化精神的重要特点,这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求新求变,也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上。
《珠江人家》在剧情中,也借陈立夏经历,表现了岭南人的精气神:陈立夏的首本戏在舞台上用电影式的图片、机关布景用来描绘杜丽娘梦中的亭台楼阁,棚面(伴奏乐队)加入了萨克斯等西洋乐器;陈立夏还在上海演粤剧电影,灌粤剧唱片,用戏服换来一本《宝莲灯》的京剧剧本,并带回广州找开戏师傅改编为粤剧。
剧中做工精良、种类繁多的粤剧服饰也让观众印象深刻。事实上,由于粤剧在不同时期借鉴了不同的外来戏种,其服饰上也可以看到很多外来元素。近代以来,粤剧的戏服图案还参考了西方绘画对光影、透视、比例的讲究,追求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另外,剧中还数次提到了粤剧泰斗薛觉先。作为一生致力于粤剧的改革与创新的代表人物,薛出生于香港,十三岁就读香港圣保罗书院,受过新式教育,思想开化。1933年,薛觉先首次举办男女合班公演。1939年,他在香港《艺林》杂志写下了对优秀粤剧作品的七种期待:“粤剧的精华,北派的功架,京剧的武术,海派的花式,电影的表情,话剧的意识,西剧的置景。”
总之,诸多粤剧元素在《珠江人家》中的亮相,不仅展现了粤剧的魅力,也为“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岭南精神做了生动注脚,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感染力。
(作者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副教授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文化评析】传统戏曲与青年文化的双向奔赴
提供文艺精品 打造“演艺之都”
新晋“梅花”李嘉宜携粤剧《焚香记》亮相第三届全国戏曲会演
戏曲大赛丨王屋山下“红梅”开
传统戏与新编历史剧共占一半 全国戏曲会演绽放新芳华
广东以四会兰花为媒 打造父亲节“节礼”
“大戏看北京”2023展演季正式启动,六大单元活动持续两个月
“可请香港导演用新手法改编,让传统粤剧更符合现代人审美”
粤剧文化首个数字人“小勤”原型李淑勤:饮头啖汤,以美破圈
山东邹平:家门口看大戏
网址: 以传统戏曲为创作养料 成功打造粤产品质大戏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6109.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73
- 2新疆美女哈妮克孜恋情揭晓,男 2063
- 3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835
- 4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90
- 5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53
- 6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55
- 7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64
- 8据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 1050
- 9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28
- 10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