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做过心理咨询之后才发现,原来自由的人生是这样的

做过心理咨询之后才发现,原来自由的人生是这样的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1月12日 22:31

原标题:做过心理咨询之后才发现,原来自由的人生是这样的

生活中有多少人,觉得自己「不自由」?

有的人为职场所困:当前的工作干起来不开心,但是又没有勇气离职;

有的人在关系中感到不自由:伴侣处在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中,但没有勇气结束;

已经结婚的妻子被困在「全职妈妈」的角色中,不知道自己的出路是什么......

有太多太多人觉得自己「不自由」,也因此一提到「自由」,都觉得那是一个美好的词汇,令人心驰神往。

一个朋友做了心理咨询两年多,我问他这段经历带给他最大的收获,他说:「咨询让我更自由。」

不由得让人好奇起来,心理咨询如何能让一个人更「自由」?到底怎样才算是「自由」?事实上,不止一个人表达过这样的感受,我们曾经收到过不少后台投稿,都在向我们传达:「咨询的确让我更自由了。」

01

自由是拿掉外部的期待,将「评价权」交还给自己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曾在《人的自我寻求》一书中将「自我意识」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独特标志,并指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越弱,他就会越不自由。

从小到大,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太多的「外部的期待和声音」:父母要求怎样怎样,不该怎样,社会教化你要怎样,不该怎样。

在还没有形成足够稳固「自我」的时候,这些外部的标准逐渐被我们「内化」为自己的声音。很多时候看似是在以自己的想法、意志做事,但内在「驱策」着我们的可能是来自于外界的某个评价标准,而我们从没问过真实的自己是怎么想的。

自由是,拿掉外部的期待,将「评价权」交还给自己:

@匿名

有一次我问咨询师,为什么一切对我来讲都那么艰难,为什么我永远都感受不到舒适、自洽和快乐。她说,「你一直生活在控制和要求中,内化了所有评价和批评的声音,这些声音逐渐变成了你自己的声音,而你永远达不到这个声音告诉你的标准。」

@匿名

从小我妈就很喜欢比较我和别的孩子。她在很多次冲突的过程中说觉得养育我非常失败,因为别的孩子做了她认为应该做的事,而我却不愿意做,违背她的意思。我因为这些冲突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情绪,她的很多语言也伤害到了我。

咨询师告诉我,没有任何人应该被比较,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比较任何人都是不公平的。我是一个美丽、聪明、温柔的女性,我绝不是一个失败产品。

▷ 《云图》

@杳朹

咨询师问我,我妈对我的态度是否有过不同。我认真回想了一下回应他:「没有,无论我做什么事情,只要她不认可,都是一样的。」

咨询师回应我说:「所以无论你怎么样,你妈妈都是一样的呀。只是妈妈的不认可被内化成你对自己的不认可。」

那一刻我震惊又恍然大悟,确实是这样,很多事情我妈妈对我都是同一个态度,这并不能说明我怎么样。从此以后,开始试着把妈妈的态度和自我价值分离开。

@星星

我每段工作经历都不长,频繁跳槽,就像猴子捡玉米一样,最后永远到达不了彼岸。

后来通过咨询发现,原因不是自己能力不足,而是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每遇到一份新工作,总是问亲人朋友要不要去,自己却无法评估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所以每份工作都是稀里糊涂去的,离开的原因不是无法胜任,而是价值感低。

我的挫败感和价值感低也许不是客观事实所造成,而是我把评价自己的权利一直交给了外界。因为小时候被苛刻地评价要求,很少有价值感和成就感,一直处于一种「我做不好该怎么办」的担心和焦虑中。

这让我在工作上不敢突破,怕做不好,怕自己露馅,怕自己不够优秀,被评价。因为怕,甚至于让我不敢去追求喜欢的工作。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自己,接纳开始时的缺乏经验和笨拙,也许是我新生的突破口。

▷ 《叛逆边缘》

02

自由是自如地感受情绪,不再压抑自我

在生命中的很多时刻,我们是否都没怎么好好体会过自己的感受?很多人直到出现情绪上的困扰乃至危机时,才意识到自己对情感的忽视、压抑已经很久了。

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在《存在主义治疗》一书中指出,情感表达一直被认为是心理治疗的重要部分。他描述心理治疗师经常见到这样的来访:「他们无法感受或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感受......他们不能定位身体内部的感觉,对内在的驱力和情感尤其缺乏想象力。」

生而为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然而在一个情绪、感受不被重视和支持的环境下长大,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学会如何很好地和情绪相处。很多人在咨询室被问到「你有什么感受」时,往往是发懵的。

因此重新关注感受,也是迈向自由的重要一步。就像罗洛·梅所表达的:

「在获得个人对自我的意识时,大多数人都必须回到人生之初,重新发现他们的感受。」

@造父星姬

咨询室里,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问句是: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曾经我对这个问题很困惑,不只一次问咨询师:「什么是感受?感受有哪些?什么样的词语是形容感受的?」

多年后,这仍然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问题,我不经意发现,我已经经常在心里问自己这个问题。甚至我仍然困惑于什么是感受,理解到自己的感受并不容易;但是,如今发现我正在自问感受,我就觉得,「啊,原来你想在这儿感受一下啊,原来如此。」

有时脑子里会播放咨询师在咨询室里,问我「你有什么感受」的画面,声音和表情俱全,仿佛那是我此生第一次学会说这个句子。

@3L碎碎念

我习惯忽略自己的感受去照顾别人的情绪,所以在生活中的我更多时候是一个不错的倾听者。因此,主动开启、引导话题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刻意的事情,甚至每次心理咨询前我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自己进入咨询状态。

上次我实在难以进入状态,我只是望着咨询师傻笑,脑子一片空白,最后憋出一句:你有没有什么想问我的?

她与我对视,轻声说:我想说的话题,更多取决于你想说什么。无论任何时候说任何话题,哪怕是说着一个话题,突然想说另一个话题,都是可以的。我们之间,以你和你的体验为最重要的事情。

我望着她出了神,突然意识到在以往的人际关系中我都习惯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仿佛失去了自己的渴望却又源源不断地接纳别人的负面情绪,如此内耗,以至于到现在耗尽了自己的能量。于是,在她面前,我慢慢可以找回自己曾经丢失的感受。

▷ 《少年时代》

03

自由是意识到无论身处何境,你都有「选择」

「这次我肯定熬不过去了。」

在困境面前,我们很容易产生无助无力感,似乎困境是无解的,而我们真的束手无策。

欧文·亚隆为我们指出一条通向自由的明路:「承担责任」。他在《存在主义治疗》中指出:只要个体相信自己的处境和不快是别人或者某种外力造成的,那么努力改变自己就没有意义。而实际上,每个人拥有创造自身生活的自由,「承担责任」是改变的先决条件。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影响生活的外在困境.....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再这个情境中就毫无责任(也别无选择)了。我们对自己从困境中能获得什么负有责任,我们面对困境的态度负有责任,对自己是否会被伴随而来的痛苦、愤怒、沮丧所击倒负有责任。」

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承担生命责任的主人,并具有「选择」的权利时,我们就自由了。

@尚风

咨询师:「当你发现自己在内耗,你就有能力去脱离了。」

@倩宝

分手之后,看到前任在朋友圈分享他出去玩的照片,感觉他很快就步入了生活的正轨。对比自己当下糟糕的状态,很难受,也很愤怒。我和咨询师说,我就是看不得我自己为这段感情难受的时候,他却表现得像已经走出这段感情。

咨询师很疑惑,她说:「你也可以走出来啊,你也可以去玩,你是可以选择的。」

对啊,我是可以做出选择的,这句话一下子就戳中我的心。我沉浸在痛苦的感受中无法自拔,害怕很快走出来是对这段感情的一种背叛,分开后的难受好像成为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但我是有选择的,我可以选择走出来。

@Belinda

当时做着一份自己极其不喜欢的工作而内耗,不知道怎么跳出去也不知道如何换工作,一直在苦苦寻找也还没找到答案。

咨询师:「真相不会因我们的承受能力而改变。你必须不断作出选择,是逃避疼痛,还是忍受着疼痛作出改变」。

听到这句话后我觉得,痛苦的真相并不会因为我的接受能力而改变,为了更好的未来,我选择带痛前行。

@七夕

在不敢对抗家里的要求,而又陷入矛盾和挣扎的时候,咨询师对我说:

「你想不想去?不想去可以不去吗?不去的话会怎么样吗?可以跟他们商量着来吗?比如去一天不去一天?」

「你可以自己去争取的呀,你已经长大了,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呢?你可以叛逆一点!」

这才发现,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才是最重要的,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不听大人的话就会被抛弃被惩罚的小孩子。我有力量为自己的感受和决定负责,可以不用百分百为别人的需求让路,我有说不的权利,只是我一直忽略了我自己。

▷ 《扪心问诊》

祝你我越来越自由。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欢迎体验简单心理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还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帮助,是否需要做心理咨询,可以通过我们的「首次咨询」进行一次线上的心理评估:

‍ 3 份健康测评量表+50 分钟咨询师一对一视频访谈评估,梳理定位议题;

✍ 生成专属心理健康方案+心理服务资源包,明确调整方向;

清晰的指导建议,低于正式咨询的补贴价格,一次高性价比评估;

数据显示,经过「首次咨询」进入后续咨询,咨访匹配度有效提升 5 倍。

299 元开启「首次咨询」

点击查看全部咨询师

封面:《云图》

顶图:《凪的新生活》

作者:来访者朋友们

编辑:什么鸟人

责编:kuma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互联网时代,我们与心理咨询的距离
成人之后,头一次有了自由追逐人生梦想的闲暇
看完余华的《活着》发现,人生最好的活法,原来是这样的
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之前一直传的那英说听刀郎的歌都是农民……
今天,你做心理咨询有什么用?
慢慢发现,爱一个人就是毁了原来的自己
人生,就是这样!(看完顿悟)
小时候背过的诗词,是长大了才读懂的人生
读了张爱玲的《流言》才懂: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
直到现在才发现,原来当年邹兆龙根本没有吹牛,他说得都是真的

网址: 做过心理咨询之后才发现,原来自由的人生是这样的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6165.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