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那些宁愿留在上海的人 | 《洋盘》对谈回顾

那些宁愿留在上海的人 | 《洋盘》对谈回顾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1月19日 17:00

原标题:那些宁愿留在上海的人 | 《洋盘》对谈回顾

2005年,24岁的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离开家乡迈阿密,以年轻厨师的身份游历至香港,又机缘巧合得到一份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翡翠36餐厅的工作,由此开始了他在上海近20年的生活。

从五星酒店的厨师到美食作家,他在最好的年纪闯进中国高速发展的20年,以“局外人”的率真与好奇,探寻着日渐被我们忽略的“附近”和附近的“人”的故事,也在自己人生的上升与下沉中,见证了两种文化的碰撞和改革大潮下中国的变迁。

在近期出版的新书《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Outsider)中,他将自身“跌宕起伏的沪漂经历与他的外高祖父在北京的冒险交互对照”(《鱼翅与花椒》作者扶霞评语),让两代人在中国游走的轨迹交会,串联起一段关于中国、关于上海的激荡故事。

11月12日14:30-16:30,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化客厅第169场活动,我们联合新经典邀请《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作者沈恺伟、文学翻译家于是、复旦大学教授马凌、“小鸟文学”主编杨樱,齐聚“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畅聊近二十年来上海城市风貌的变迁、市井烟火与外籍人士“泡泡圈”的碰撞,以及一个始终对生活抱有好奇心的“洋盘”老外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历程。

《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美]沈恺伟 著,于是 译,文汇出版社2023年10月版。

“洋盘”沪漂18年,

什么是他心目中的上海魅力?

《洋盘》书名取自上海方言,指外来者不太了解本地习俗,“虽然进入它、消费它、适应它,但仍然不懂它,以致闹出洋相”。这种状态与沈恺伟的视角十分贴切,他自嘲“在上海生活了18年,我还是没有完全掌握中文” 。与此同时,他又游走于本地人常常忽视的城市角落,将个体经验与家族往事相互勾连,以上海为圆心,描绘多样的中国文化风貌。

活动现场,从左到右分别为马凌、于是、沈恺伟、杨樱。

跟很多外国人一样,在上海住了一年接一年,沈恺伟也不免产生怀疑,常常自问“究竟为什么继续待在这里?”于是,一方面,他钻进档案和书信,梳理家族历史,以此记录和理解先辈在中国留下的痕迹。另一方面,他将目光投射至日常邻里,从“牛油果阿姨”“啤酒阿姨”身上寻找各色人等扎根上海的理由。

100多年前,外高祖父刘海澜同样在24岁的年纪,带着传教士队伍,从俄亥俄州远赴大清帝国。经历过1900年前后近代中国的大震荡和大变革,外高祖父与其建立的亚斯立堂、同仁医院、汇文学校,埋骨的老城墙,一同定格在家族老相册里。

100多年后,沈恺伟以五星酒店的厨师和美食作家的身份,游走在上海老城厢的窄巷,用10年寻访一位手工铁锅匠,花16个月评测52家上海小笼包店,与上海各路角色聊天。透过食物的镜头看中国,他从上海出发,到兰州学做拉面,去阿勒泰了解驼奶,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寻觅、倾听、记录真实的中国故事。

当“大历史”和“小人物”的轨迹重叠,沈恺伟找到了上海持续吸引自己的魅力所在——变化、流动、未知。无论待了多少年,他始终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人、事、物抱有浓厚兴趣,“甚至每天都想不到我家窗外会突然冒出什么新东西”。

《洋盘》内页。

“沪币”与上海的“另一半”

《洋盘》一书缘起于“小鸟文学”主编杨樱的APP专栏约稿,译者于是也由每月的专栏翻译入手,一路陪伴沈恺伟书写成这本书。在翻译的过程中,于是透过沈恺伟的眼睛看到自己不曾亲历的上海变迁,“他写到陆家嘴从白天到夜晚造楼的过程,他当时在现场,我们本地人反而没在现场。他的职业身份又加入很多餐厅的故事、饮食的故事,其中有上海人常吃的,也有孔雀肉这类一般人闻所未闻的。所以每次翻译他的文章,总觉得既新奇又熟悉。”就这样过了两年,翻译专栏就像每月固定和一位老友聊天,“我们之间形成一种互补性质的共鸣。”

活动现场。

作为本世纪之初来到上海读大学的新上海人,杨樱最初对上海的印象来自卫慧、棉棉、陈丹燕等一批都市文学作家。“那时不愿被人当作洋盘,想提前做点功课,但从纸上了解的上海和亲身体验的上海终归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进入上海的方式决定了他和这个城市的关系。”沈恺伟在中国急剧变革的年代来到上海,记录下新旧交替当中的城市与人。书中对传统工艺、古早史料的记述,与其叫做“怀旧”,不如叫做“整理”。“我们一直在向前走,但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回望过去,整理我们过去的生活和经历。” 沈恺伟形容上海给自己的感觉就像街头的百年建筑,砖瓦是旧的,内里却已经拆除重装,分外时尚。

提到上海,消费主义总是逃不开的话题,近来“沪币”的发明,更使人发觉“好像一切都在交易的语境里进行”。复旦大学教授马凌注意到,《洋盘》反其道而行之,将大量篇幅放置到上海的普通人、普通场景之上。“读这本书让我想起非虚构写作的名篇《另一半是怎样生活的》(How the Other Half Lives),如果我们谈纽约,只谈它的高楼大厦,它的社交网络,它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其实我们已经忽略了它的另一半是怎样生活的。”

马凌坦言自己刚来上海时,听不懂上海话,穿衣打扮更不及上海人精致时髦,“我对周围都是仰视的”。同为“洋盘”,沈恺伟却对同行、房东、邻居始终保持平视的眼光,在学习做一个上海人的过程中,他关注的是打铁锅的工匠,是卖牛油果卖啤酒的阿姨,是彼时尚觉家常的静安别墅和江岸风景。“他没有写所谓大都会的上海,但恰恰是这样一种十分接地气的视角,让我们中国读者意识到,我们遗忘了上海的另一半是怎样生活的。”

《洋盘》内页。

破圈的人

“我们所认为的景观,和外来者看到的景观,也许是两种景观。”来自“洋盘”的观察视角,记录下本地人每日得见却习以为常的沿途即景,给历史的空白做出珍贵补足。比如静安别墅从最早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到开放式活动空间和经营空间,再到新式里弄的复建和再生,日日路过此地的上海人可能未及注意到每个阶段的变化,“外来人却能告诉你这里有什么东西值得去追忆、值得去看。”

于是记得,每次翻译完成,自己总要跟沈恺伟确认其中的人名、地名、时间等细节。有次文章写到千禧年之初上海兴起的一批生活方式和文化类英文媒体,于是也曾是供稿人之一,然而经历十多年的变化,这些媒体因为各种原因先后消失,仅存的一些也变成软宣的广告页。“不知不觉我们竟然要去怀念20多年前司空见惯的事情”,颇令二人唏嘘。

在上海多年,沈恺伟发觉保有好奇心是理解一座城市时不可或缺的品质。“如果没有好奇心,只待在外国人的泡泡圈里,不去试着走进别人的院子,看看别人的店开成什么样,问问他为什么要开这样一家店,这座城市自然会让你觉得很冷很平淡。”

“就像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上海就是什么样。”上海也会令他爱恨交加,但他明白那可能并非城市的问题,只是现实刚好折射了自己当时的状态。而和一座城市建立情感连接,时间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如果你对一座城市不很感冒,那就宽容一点,给它2-3年的时间,也许你会从中发现有意义的东西。如果你一开始就非常喜欢一座城市,可能也需要多沉淀一段时间,从而看到更多的东西。”

活动现场。

在马凌看来,沈恺伟是一个“破圈的人”。他从厨师身份出发,一步步跃迁为一名写作者,将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人并置,让历史传奇与当代生活紧密勾连。对日常生活的好奇,同样延伸到他对家族史的追寻历程当中,除了大量查阅在华传教士的生活文献、回溯家族往来书信,沈恺伟还曾实地探访当年外高祖父修建的教堂,以亲身感受重塑历史现场。“在挖掘家庭故事的过程中,他无意间发现了当代社会中家庭的断层。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无论铁匠家庭还是传教士家庭,如果没人把故事写下来,不过三代,祖辈的历史可能就再也无人问津。”

扫描下方二维码

收看活动回放

整理/段雅馨

编辑/商重明

校对/付春愔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刘些宁徐艺洋怎么认识的 揭秘刘些宁徐艺洋是如何认识的
刘些宁徐艺洋最新消息 刘些宁徐艺洋默契牵手
刘些宁徐艺洋现在怎么样了 徐艺洋和刘些宁现状
灯影永留传——海宁皮影戏三代人的守望
徐艺洋和刘些宁友谊 徐艺洋出道失败刘些宁为好友落泪
符建涛妈妈发文控诉网暴并喊话孙海洋,孙海洋:寻子家长之间没什么仇,愿支付20万赏金
徐京坤 × 许知远:幸运会眷顾那些大胆的人
红楼梦:那些令人作呕的亲情,那些打动人心的大爱
童书湃|探索海洋,这些纸上“纪录片”超乎想象的美丽
那些不可重复的瞬间,我们谈谈琴,喝喝酒

网址: 那些宁愿留在上海的人 | 《洋盘》对谈回顾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6765.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