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马上评|沧海一粟应为浮海一粟?要纠错吗?

马上评|沧海一粟应为浮海一粟?要纠错吗?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2月01日 13:21

原标题:马上评|沧海一粟应为浮海一粟?要纠错吗?

“沧海一粟”是一个朗朗上口的成语,比喻事物渺小而微不足道,语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但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疑是后人抄写笔误,才导致以讹传讹,误传千年。

这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原来我们背了那么多年的课文都背错了?要修改吗?

其实,从严谨的文献角度来讲,也不能100%确定“沧海一粟”就错了,除非我们能证明现存的苏轼手书《前赤壁赋》,是他唯一写过的一副《前赤壁赋》。他在其他书法作品里,有没有可能写成了“沧海”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只不过都已失传了,无从佐证。

而且,现存《前赤壁赋》真迹上,苏轼自题了一句“去岁作此赋”,这说明现存真迹绝对不会是唯一版本,至少“去岁”就写过一个原始稿。我们也不妨自我代入一下,当我们写出一幅满意的作品,我们会满足于只给自己看,或者只传播一次吗?

我们大概率都会选择复制粘贴,在各种微信群里转发一遍。在没有手机和网络的时代,苏轼也有可能写下多幅,然后收藏起来或是转赠他人。因为是手写,当中有一些误差也就很正常。而从现存的《前赤壁赋》题跋也能看出,这个版本是苏轼送给好友傅尧俞的。

这在文化史上其实很常见,比如据传南朝书法家智永写的《真草千字文》,当时流传出来的有八百本,但传到今天的只有两本。我们也可以想象,流传到今天的恰好只剩下“浮海一粟”本。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苏轼写的就是“浮海一粟”,只不过后人传抄给传错了。这同样常见,比如同为苏轼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有的又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也有可能是类似的讹误情况。只不过因为没有手迹传世,两种写法都缺一点实物证据。

至于是不是一定要纠正,把课本改过来,其实也没必要这么较真。法国学者说罗兰·巴特曾说,“作品诞生,作者已死”。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如何阐释就不是作者能控制的了。这在文献领域也同样适用,作者写出了作品,但之后作品如何传抄、人们如何记忆,很多时候只能交由读者了。

还要看到一点,《前赤壁赋》的真迹并不是今天突然出现的,至少在南宋就开始被藏家收藏,但好像并没有人大声疾呼要纠正什么。可见“沧海一粟”流传了千百年,这背后一定有某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因,或许是朗朗上口,也或许习非成是,今天想纠正既不现实,也没什么意义了。

这场关于“沧海一粟”“浮海一粟”的讨论,其实真正的价值不是确定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人们能够真正地进入历史情境,理解这种“错误”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进而去发现真实的历史细节。

古人并不是机械化地完成艺术创作,后人也不是像“熟读并背诵全文”那般严谨。文物的流传是个非常跌宕曲折的故事,种种讹误、疏忽都有可能发生,也会给我们留下许多乐趣无穷、难以索解的谜题,供后人们玩味无穷。

所以,到底该是个什么字,当然有讨论的意义,但对普通读者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借此去发现历史的纹理,从中去看到一个层次丰富的古代世界。至于读写成“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就不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吧。想必豁达随性的苏轼,也不会一本正经地纠正,他大概率会呵呵一笑,无可无不可吧。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马上评|沧海一粟应为浮海一粟?要纠错吗?
刘海粟艺术人生专题沙龙举行
刘海粟美术馆为“梅花”办了场展览 戴上VR可“踏雪寻梅”
玉山雅集第二弹!刘海粟美术馆看“宴”与“乐”
刘海粟美术馆呈现“天若有情天亦老”书法展
粟裕不愧是军事鬼才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22,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奔流|“马蒂斯的马蒂斯”于上海UCCA Edge开幕
沧海一声笑原唱是谁 沧海一声笑原唱介绍
月升沧海:终极大boss即将浮出水面,多次露面,你怀疑他了吗?

网址: 马上评|沧海一粟应为浮海一粟?要纠错吗?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7926.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