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张国风:《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

张国风:《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2月08日 07:46

原标题:张国风:《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

《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张国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年11月版。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小说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功名富贵”时的不同表现,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那些不慕荣利、不随流俗、讲求文行出处的人生选择。

该书是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普及著作,解读经典,富有趣味性。作者张国风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见解独到。本书从江南人文、家世生平、儒林写真、讽刺艺术等多个方面,对《儒林外史》这部小说进行解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能有效助力读者阅读。

目 录

缘起

江南人文

明清小说和江南的缘分

六朝情结(上)

六朝情结(中)

六朝情结(下)

魏晋风度

家世生平

幸与不幸

门第傲人

平常心

痛说科第家史

正途异路

金光大道

词赋气

杂览杂学

举业的金针

写作精义

儒林写真

同中之异

憎而知其善

何吝之有

他总能抓住理

王德王仁

好名之累

求名的途径

名士的做作

一学就会

科场舞弊

芸芸众生

船到码头车到站

变色龙

潘三眼里无难事

卜家兄弟

金钱、才艺和门第

讽刺艺术

高层次的讽刺

全部书中言辞之程式

神来之笔

聋妪的妙用

破题与入话

煞风景

击鼓传花(上)

击鼓传花(下)

挑战多数

题外杂谈

自食其力

信与不信之间

姑妄言之

雅俗之辨(上)

雅俗之辨(下)

八股名家之鄙视八股

吴、曹异同(上)

吴、曹异同(下)

缘 起

一部大书从何写起,取决于作者描写的对象是什么,想表达什么,他的整体构思又是如何。小说名为《儒林外史》。“儒林”,指读书人。“外史”,即有别于正史。正史,写的是军国大事,军国大事由谁来决定?自然是帝王将相,老百姓说了不算。帝王是棋手,将相是棋子,百姓则连棋子的棋子都算不上。

清卧闲草堂刊本《儒林外史》

唯其如此,鲁迅挖苦正史“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正史的目的是记录历史,为统治者总结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是所谓以史为鉴。在世界上,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对历史最为重视,没有“之一”。

《儒林外史》写读书人这个群体的生存困境,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精神状态。在《儒林外史》诞生以前,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命运一直是小说家和戏曲家感兴趣的题材;但是,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精神面貌、历史命运,只有到了吴敬梓的笔下,才得到了那样真实、全面、充分而深刻的反映。

正史以纪传体为主,其他的体裁,如编年体、国别体、纪事本末体、专史等等,处于从属的地位。史书体裁的这一特点对中国的小说有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小说喜欢围绕中心人物的命运来展开叙述。读者特别关心人物,尤其是中心人物的命运。中国的读者,喜欢钻进小说,充当里面的一个角色。这种欣赏习惯的养成,与中国小说特别注重人物命运的传统有关。一部小说,写得再烂,读者还是要看下去,等待那个大结局。

在这一点上,吴敬梓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他不想迁就多数的欣赏习惯。《儒林外史》没有中心人物,也就取消了围绕中心人物的命运展开描写的模式。

《儒林外史及其时代》

在《儒林外史》这种结构的引导下,读者跳出全神贯注于人物命运的阅读习惯,欣赏着一幅幅的浮世绘,体验着其中的世态人情,咀嚼着其中的讽刺意味。如果你适应不了这种新的模式,那就可能读不下去。

吴敬梓关心的是儒林整体的命运。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历史命运,这一题材本身具有无比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历史深度。问题是怎么通过长篇小说的形式将其艺术地呈现出来。

中国的白话小说,与宋元的说话艺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短篇的白话小说,有“入话”作为铺垫。元代的杂剧,开头有“楔子”作为铺垫。

中国的长篇白话小说,它们的开头,喜欢从盘古开天,从三皇五帝讲起,从零开始,从猿到人。这是为了向小说的母体史传靠拢,同时也是在向其表示敬意。

《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插图

可是,吴敬梓却取法短篇白话小说的入话和元杂剧的楔子,为《儒林外史》设计了一个楔子。这个楔子与小说的下一回没有情节上的联系。王冕是元末明初之人,而小说从周进的故事开始,已经是明朝的成化末年。

此时的明朝,离朱元璋立国之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周进和王冕,风马牛不相及。吴敬梓为什么需要这个楔子,回目说得非常明确:“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吴敬梓以批判的目光,以一个讽刺小说家的目光来审视儒林,他需要一个标杆,来作为全书褒贬人物的尺度。他选择了王冕来做这个标杆。

王冕是元末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王冕身世中的哪些元素吸引了吴敬梓的关注?王冕出身农家,自学成才。他蔑视权贵,鄙视世俗,特立独行,狂傲不羁,淡泊仕进,同情百姓的苦难。

王冕的诗写得很好,尤其善于绘画。王冕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预见到元朝即将崩溃。这些元素,都非常符合吴敬梓的要求。可是,历史上的王冕,应过科举,与达官贵人也有来往。他的思想,从幻想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遗世独立,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吴敬梓在历史原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净化提高王冕的思想境界,把他刻画成一个胸怀磊落,横眉冷对鱼肉乡民的官吏,躲避功名富贵如瘟疫的人。历史上的王冕,善于画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的题画诗《墨梅》)吴敬梓将其改作善画荷花,突出其清高脱俗,使其与放牛的生涯更加契合。

出水芙蓉,意味着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面对着恶浊的环境,依然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高洁的品质,这就是王冕喜欢荷花,擅长描绘荷花的言外之意。与此同时,吴敬梓洗去王冕身上的怪诞和急躁,把他塑造成一个可敬可亲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

《浮世画廊:儒林外史的人间》

吴敬梓出身名门望族,却在《儒林外史》中塑造一个平民知识分子作为儒林的榜样,这件事情本身就发人深思。作者特别着力地刻画了王冕的“孝”。

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在他们的名著中都闭口不谈“忠”,生当歌舞升平的康乾盛世,皇上的雨露却没有洒到他们的身上。他们没有享受到太平盛世的繁荣之果。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中,不忠还有辩解的余地,譬如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譬如说天命之类,而不孝则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理由。

如果一个人被加以忤逆不孝的名头,那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无法在社会上存活。在儒家看来,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是天生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这种关系非利益所能左右,是为人的底线,是不可逾越的人兽之限。一个人如果连父子、母子关系都可以置之不顾,能够与自己的父母划清界限,连自己的父母都可以诅咒,哪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

可是,现实社会有时就会将人推进这种尴尬的选择之中。郑厉公让雍纠去刺杀权臣祭仲,而雍纠却是祭仲的女婿。雍纠将此事透露给了他的妻子雍姬。雍姬去问自己的母亲:“父与夫孰亲?”母亲明确地回答:“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插图

雍姬如梦方醒,立刻向祭仲告密。祭仲当机立断,将雍纠杀了。是个男人都可以做丈夫,可父亲只有一个!道理就这么简单。厉公听说此事后,愤愤地说:“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厉公害怕祭仲的报复,匆匆地逃到蔡国去了。

在《儒林外史》里,时不时地出现功名富贵与孝道的对立。正如刘咸炘《校雠述林》卷四《小说裁论》有云:“若严致中之谋产,王德、王仁之纳贿,荀玫之忘亲,匡迥之弃妻,王惠之鄙:此皆市井之行,贱恶之事,而读书识字者躬行之。匡迥之父及卜崇礼、祁太公,皆不识字之愚农,鲍文卿则一伶工,而敦厚卓绝,乃士人所不及。匡迥一身,为农则孝,为士则弃妻,其激射之义显然。书中备载杂流而独名《儒林外史》,乃深责儒者,儒者之所以卑劣若此者,功名富贵也。”

在《儒林外史》里,对孝道的推崇赞美与人物的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没有关系。

这部讽刺巨著的楔子里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一开头就点出“功名富贵”四个大字,开宗明义:功名富贵是试金石,考验着文人学子的思想境界。鄙视功名富贵是文人的最高境界。在王冕的故事中插入胖子、瘦子、胡子三个似乎是不相干的人,其实,三人正是全书势利者的影子,他们的谈话方式正是书中势利者的谈话模式。

《讽刺之绝唱——漫话儒林外史》

从小说艺术上看,《儒林外史》于对话的依赖,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很多情节的介绍、人物的刻画,不是靠叙述,而是靠对话来实现。这是小说摆脱史传的束缚,更加生活化的必然选择。王冕抨击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说是一代文人的灾难,是全书的画龙点睛之笔。

作者简介

作者近照

张国风,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师从吴组缃先生,学习中国小说史。1988年至北京图书馆,曾任善本部主任。1993年至中国人民大学,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古代文学领域造诣颇深,著作有《太平广记版本考述》《传统的困窘——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论诠释》《儒林外史试论》《公案小说漫话》《漫说三国》《漫说儒林外史》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书单丨儒学小史
全国著名作家、书画家走进红柠采风活动顺利举行
李成儒儿子 李成儒的儿子李大海
杨靖︱霍夫曼笔下的“侏儒”
武林外史电视剧演员表 简单介绍一下
25年心血酿成“中华儒学第一藏”
半月谈丨盛世修文:《儒藏》修典二十年
凌彤:儒学的分化与战国《诗》教的传承
最大规模整理儒学典籍工程进入新阶段!《儒藏》工程启动全本编纂
总字数近2亿!儒家典籍“大文库”《儒藏》入藏国图开架借阅

网址: 张国风:《儒林外史:名利的炙烤》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8577.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