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同汉学结缘,促文明互鉴!来自首届世界青年汉学家论坛的声音

同汉学结缘,促文明互鉴!来自首届世界青年汉学家论坛的声音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2月08日 21:47

原标题:同汉学结缘,促文明互鉴!来自首届世界青年汉学家论坛的声音

12月7日,首届世界青年汉学家论坛在北京召开,这也是2023世界中文大会专项论坛之一。来自美国、俄罗斯、泰国、喀麦隆、哥伦比亚等国的青年汉学家齐聚一堂,围绕“文明互鉴的新纽带”主题展开交流对话。论坛中,从传统汉学的魅力到当代中国的发展,青年汉学家用流利的中文讲述自己的“汉学缘”。

他们通过“新汉学计划”与中国结缘,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成长为读懂中国的优秀代表,也成为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桥梁。

成长与传承

今年是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新汉学计划”实施十周年。十年来,“新汉学计划”先后为90多个国家840余位海外学子提供来华攻读博士学位或开展研修学习的机会,推动汉学和中国研究跨文化、跨专业、跨学科发展。通过“新汉学计划”,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中国相遇,又从中国走向世界。

“喀麦隆需要7200个本土中文教师。”作为喀麦隆中等教育部汉语教育总督学,杜迪对本国的中文教育现状非常了解,他表示,目前喀麦隆各教育阶段累计约有2万名中文学习者。他在论坛发言中表示,希望把中文纳入喀麦隆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能够教授中文的本土老师。

来自哥伦比亚的关沧海,在中国度过了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阶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拉丁美洲了解中国文学”。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语言学与翻译学院教授拉嫡娜,带着今年10月刚刚出版的翻译作品参会。她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这本书是她与学生的共同成果。她说,开拓墨西哥汉学、帮助学生实现汉学梦是她的重要工作,希望怀有汉学梦的拉丁美洲学生来中国学习,接续墨西哥的汉学研究。美国巴德高中早期学院(巴尔的摩分校)中文专职教师何娇霞也在自己的中文教学中向学生们言传身教“君子之交”“仁爱”“以人为本”等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让世界读懂中国

青年汉学家的学习和研究视角,不仅关注中国古典文化,而且关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都市青年文化变迁研究”,这是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副教授安娜的博士毕业论文。她用带着北京味儿的中文向大家介绍:“文化是一个系统。故宫有很多穿汉服拍照的青年,这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青年文化的影响。”安娜对中国当代青年的观察敏锐而细致。

“让马来西亚正确理解中文信息”是廖朝骥的目标。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的廖朝骥,目前担任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媒体传播与影视演艺学院院长。他在研究中发现,马来西亚社交媒体主要通过机器翻译来传递中国信息,而这些信息常常不是很准确。廖朝骥认为,青年汉学家应该在诠释中国话语的脉络和意涵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为区域互联互通注入新的功能,互利共赢和平发展,将引领亚太地区走向繁荣。”作为泰国中泰“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的威伦用中文表示。

文化的桥梁

汉学研究能体会“同”和“通”的价值。致力于中国古典文献翻译与传播的北马其顿科学与艺术学院汉学知识中心教席学者冯海城说:“读其他时代的文学,能超越时代的局限;读其他文化的作品,就能超越自己的边界。”

“汉学家的使命是联通中外各国,通过深入的研究,增加彼此了解。”作为一名资深汉学家,英国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研究员罗伯特·恰得勉励青年汉学家,以国际汉学家为自我定位,勤修中文,始终与中国、中国学者、中国学术界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向世界介绍中国,促进理解、包容、和平的全球化发展。

(本报记者 柴如瑾 本报通讯员 唐培兰)

来源:《光明日报》( 2023年12月08日 09版)

编辑:竹签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同汉学结缘,促文明互鉴!来自首届世界青年汉学家论坛的声音
“创造文学的汉语和汉语的文学”,首届中国青年文学翻译家论坛发起讨论
波兰青年学者:希望通过历史研究促进中欧文化交流
(文化)波兰青年学者:希望通过历史研究促进中欧文化交流
10国青年学者共话汉学研究
“首届《汉语言文学研究》全国青年学术论文奖”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河南大学举行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2年间推出450种
专访意大利汉学家麦克雷:北京文化论坛是一张很好的城市名片
“Z世代”国际青年对话“洋景漂”:以瓷为媒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Bilingual 丨聚首“世界文学之都”,一场中外文学交流的盛宴!

网址: 同汉学结缘,促文明互鉴!来自首届世界青年汉学家论坛的声音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8637.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