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解开25个热搜话题的误解|荐读·赠书

解开25个热搜话题的误解|荐读·赠书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2月16日 18:12

原标题:解开25个热搜话题的误解|荐读·赠书

本期「荐读·赠书」与您分享的是中国心理学泰斗、百万级畅销教材《普通心理学》作者彭聃龄先生与青年心理学家丁国盛教授共同编写的《向心理学家提问: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家在做什么?》

再深奥的学科也需要“重要且有趣”的表达。彭聃龄先生与丁国盛教授,一老一青,用对话的方式与大家聊聊心理学的方方面面。历经数年修订,本书精选学科最核心的 50 个问题、生活热搜的 25 个话题,以心理学的边界厘清误区,用科学的方式理解人心,是一本让所有人都看得懂、令从业者有启发的心理好书。

╱ 读者福利 ╱

关注“一读EDU”公众号。为了回馈读者,本期将抽取4名幸运读者赠送本书。(赠书规则详见文末)

心理学能不能“读心”“算命”?

心理学家就是心理医生吗?有什么区别?

满大街的心理专家,我怎么知道谁靠谱?

如何在群体中更好得生活?

……

关于以上问题,该书都有所涉及。

下面的内容摘编自《向心理学家提问》,大家不妨先来读一读。

01

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家到底在做什么?

简单来说,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家,即psychologist,就是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一批人。

但心理学和心理学家不能包打天下,并不是所有心理和人心的问题他们都有能力涉足。

哲学、医学、社会学、逻辑学和文学等学科,也都关心“人心”的问题。如哲学关心人心的善恶、人的认识和外间世界的关系;医学关心人体以及与人的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精神疾病;社会学关心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主要是人的适应问题,其中包括心理的适应;逻辑学则是关于正确思维和推理的一门学科,怎样做才能使思维更加缜密和精确,它和心理学的关系也很密切;文学用语言文字描述和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像锋利的匕首,能解剖人心的奥秘……

这些学科因其对“人心”的理解有不同的视角,走进“人心”的途径也大不一样。

人心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心理学只研究心理的过程,而不研究它的内容。

例如,它研究思维,只研究思维的过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而不研究人想的是什么、哪些想法正确、哪些想法不正确;

它研究人的情绪,但只关注情绪有哪些种类、情绪是怎样产生的,而不关注人具体喜欢什么或厌恶什么;

它测量人的人格和智力,而不关心具体到个体有什么样的人格、用智力去解决何种问题、是否取得成功等。

这些区别如果讲不清楚,心理学(准确地说,是心理科学)肯定会被大众极大地误解。

由于心理学涉及的内容范围很广,初学者刚接触心理学时,容易像盲人摸象一样,把了解或熟悉的所有心理相关主题理解为心理学。

一方面,许多人由于不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所有方面,如不少人觉得心理学和算命先生一样,能“回答”有关人心和命运的所有问题,夸张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功能性;

另一方面,又有人认为心理学只研究“梦的解析”,或只研究心理疾病,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把心理学等同于心理治疗、心理咨询。

因此,知道了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家在做什么,即弄明白了心理学的边界问题,对大家正确了解心理学至关重要

02

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心理学真的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心理学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有些人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就能够康复了,但是我们不能说完全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人去医院看病,有时候吃了药就好了,但是有一些病,医院也暂时没有办法治愈。如果医院可以治好所有的疾病,那这世界上所有人都能长寿了。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是差不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发展了这么多年,针对特定的抑郁症、焦虑症是能够发挥作用的。但是不能说只要有心理问题,心理学就一定都能解决。

一方面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能够发挥作用,还依赖于一定条件。比如病人自己愿意改变,有的人尽管去看了心理医生,但是他本人并不想改变,或者说他没有真正地从行动上做出改变,这种的效果可能就比较一般,或者说可能没有什么效果。

另一方面,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当一个人的心理问题或者精神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之后,心理咨询或治疗就没有办法提供帮助了。心理学家的工作以研究为主,解决心理问题更多地要依靠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治疗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我们一会儿再说。心理或者精神方面的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心理医生就解决不了了,得求助精神科医生。

判断严重程度的界限在哪儿呢?这个线其实挺模糊的,有人说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判断,当然这个方法不是严格的标准,只是可以协助判断。

如果是心理层面的问题,病人自己是能够觉察、评判自己的行为的;如果是精神方面的问题,病人没有办法评判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只能用来辅助判断。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觉得自己遇到了困难,觉得需要改变时,心理咨询是可以提供帮助的,但是他自己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有任何问题,而实际上在别人看来已经有非常大的问题了,这种心理咨询就不一定能够提供帮助了,得求助于精神科医生,这是一个简单的不同。

另外可能还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很多人觉得自己好像心理有问题,但实际上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看,其实他很正常。比如说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心情不好或是有问题,这其实都很正常。这可能也需要心理咨询师通过访谈先了解情况,之后再做辅助的判断。

总之,有些人在心理方面遇到了问题,心理学是可以提供帮助的,如果是比较轻的问题的话,这种帮助能让他恢复正常;如果是比较重的问题,但是恰好能够对症的话,也能恢复正常,但这并不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可能只是缓解了症状,但并没有解决问题;而更严重的甚至我们称之为精神疾病的问题,心理学基本上就很难发挥作用了,得请精神科医生来协助处理了。

03

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有什么区别?

丁老师说:

如果单纯从教育背景上讲,就很容易区分。精神科医生一般肯定接受了医生的训练,来自医学系统;而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学家,则是有心理学的教育背景。

另外一个区别是,心理学家不能开药。在帮助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精神病医生是有处方权的,他是可以开药的,但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学家没有这个资格,是开不了药的。这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判断方法。

刚才我们还提到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区别,有时候也有人会对它们做出区分,这样的区分也是从问题程度上来区分的。心理咨询更多通过谈话解决心理上的困扰,一般解决人际关系、情绪等程度比较轻的问题;但是心理治疗就针对更加严重的情况,“心理治疗”和“精神治疗”这两个词的界限很模糊。

我理解“治疗”这个词,本身已经把问题看成是病了。从“治疗”这个说法来讲,心理治疗和精神病治疗背后的假设就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病。但是在我看来,精神病治疗和心理治疗也有程度上的不同,凡是说“心理的”就比精神的问题更浅、更表面;精神的问题则更深,与脑等器质性问题的关联性更强。

彭老师说:

我先从后一个问题谈起,精神科医生和咨询心理学家有怎样的区别呢?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大众对心理学的一种误解:心理咨询是一种怎样的工作。

心理咨询面对的是正常人群,这些人群存在发展和适应问题。他们是心理学家,但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谓发展和适应障碍是指人际关系的障碍、学业障碍、升学和就职障碍、婚姻和家庭障碍等。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人群的“适应和发展”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他们使用的方法基本上是心理学的测试手段、行为调节和认知调节等。这些人不是医生,因而没有处方权,不能使用精神病药物等。

而精神科医生属于医学范畴,他们面对的是精神病人、抑郁症患者、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的人。他们之所以成为病人或患者,是因为他们患有人格障碍、行为障碍、身心疾病等心理疾病,需要接受医学的治疗。给这些人提供帮助的是精神科医生,这是经过医学训练的人,有处方权。这是最基本的区别。当然,有些从事心理咨询的心理学家经过医学训练也能从事精神病医生的工作,也有处方权。

一方面有人误解了,以为心理咨询就是心理学家,心理学家的工作就是搞心理咨询,不知道心理学除了心理咨询外,还有许多领域。心理咨询只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领域,而且是一个不大的领域。

另一方面就是把心理咨询当成了精神科医生,谁去做了心理咨询,就以为他得了精神病。其实接受心理咨询的人群是正常人,他们只是因为发展和适应的障碍接受了“心理”的咨询罢了。例如有些学生,各方面都很正常,但由于“发展”障碍出现了“自我伤害”、攻击行为、抑郁、睡眠问题等,需要接受心理咨询,他们和精神病患者是不一样的。

近几年一些人出现了适应和发展的问题,因而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数有增加的趋势。减少人际交往,或身处狭小的空间,增加了人的孤独、自闭的问题,使人的心理受到伤害,造成了各种心理障碍。因此,寻找心理咨询的人数增加了,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了,所讲的大概就是指这些情况。

作者简介

彭聃龄 教授

中国心理学学科奠基人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心理学报》副主编,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科学与技术进步重大贡献一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获奖人),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第一获奖人),全国优秀教师称号。著有《认知心理学》《汉语认知研究》《汉语认知研究:从认知科学到认知神经科学》《汉语儿童语言发展与促进》《基础心理学书系》《普通心理学》。

丁国盛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现为《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汉

语认知神经科学,双语研究,语言学习的脑机制。

目录

第一编 心理学是什么

第二编 我们如何认识世界

第三编 我们如何认识自己

第四编 人是如何成长的

第五编 如何在群体中更好的生活

第六编 如何让心理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赠书规则

关于【心理学或心理问题】,您有哪些想和大家分享?欢迎在文末留言并转发本文至朋友圈,说出您想说的话,扫描下方二维码(edu_yidu)添加一读君为好友,回复“赠书”,我们将从中抽取4位幸运粉丝,送上本书。

好消息

方略高教管理与研究平台向以下群体开放免费公测

面向各类院校、院系、校内组织的管理者与教研工作者 业务涉及人才培养、学科和专业建设、国际化、学生工作等领域范畴 注重工作效率与专业性,希望随时获取专业支持的从业者 希望组织业务能够数字化升级,顺应人工智能趋势的先行者

欢迎各位老师使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平台账号,免费体验平台功能

如果您愿意反馈试用体验、贡献知识库内容、成为种子用户,请添加一读君微信(edu_yidu),将有机会获取正式版使用账号。

如果您还不了解“方略高教管理与研究平台”,点击此链接了解具体内容。

更多阅读

·教育报告、学术论坛精选PPT、访谈原文等资料等分

(内附报告)青年群体职业规划数据分析报告2023 | 一读·有料

《2023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发布,中国排名下降(附中英文版) | 一读·有料

中美元首会晤,或将扭转报告中的这一数据(内附门户开放报告中英版) | 一读·有料

(内附报告原文)国际教育政策新动向|一读·有料

我们分析了38 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得到了这些启示

不做“拍脑袋”决策!送你一本高校规划决策参考

(内附报告完整版)深度解析这个国际组织发布的“四大教育报告”|一读·有料

(内附报告完整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发布《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一读·有料

深度报告(内附报告中文版)丨《2023地平线报告》:AI袭来,教育该如何应对?

(内附报告中文版)最新!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未来》报告|一读·有料

杨宗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附报告PPT)

不搞“非升即走”?如何设计科学的高校教师聘任与评价制度(附《全球高校人事制度专题研究报告》)

国际前沿!教育变革全球调研报告发布(内附报告全文)

《2022全球教育智库影响力评价PAP研究报告》重磅发布

马斯克最新访谈:ChatGPT后,教育最核心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内附访谈全文)

李政涛:直面ChatGPT,教师如何绝处逢生?(内附报告完整PPT)

·教育统计数据分析

院士增选哪家强?来看这份数据分析报告(附10年名单)| 一读·有数

我国教育领域政府类的最高奖励,花落哪些高校?|一读·有数

强基计划与拔尖计划院校专业大盘点(内附最新完整名单)|一读·有数

增选启动!10年来这些高校当选两院院士最多!(附最新增选名单)|一读·有数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盘点(附最新立项名单)|一读·有数

诸强争霸!近20年国家杰青数据大盘点|一读·有数

社科研究哪家强? 4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盘点|一读·有数

科技创新“最强”校!这些高校,出类拔萃|一读·有数

二十大闭幕!这些高校有人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一读·有数

教育研究“风向”如何?国字号教育研究项目近3年立项数据一览|一读·有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解开25个热搜话题的误解|荐读·赠书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关系出了问题|荐读·赠书
元英郡主一句话解开山峥海薇的误会……
界面新书速递 | 微博热搜上的“孔乙己文学”是什么?
那些像界碑一样,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好书 | 搜狐文化好书之选1月推荐
那些年被语文书种草的惊艳名篇,你还能背出几段?丨搜狐有好书6月试读活动
郾城区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激发全民读书热情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过分解读
名家荐书24小时播不停,这场“马拉松”超80万人次阅读
总是、夜来、转,唐诗中的这些口语,很多读者误解了含义

网址: 解开25个热搜话题的误解|荐读·赠书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9367.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