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岭南画派的园丁——记东莞可园及张敬修
原标题:培育岭南画派的园丁——记东莞可园及张敬修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王顺成
身居冬日的北京,寒风凛冽,万木萧疏,不禁向往那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的岭南——此时若能在其四大名园中徜徉,肯定是十分惬意的。诸园中,爱好书画的笔者更钟情于孕育岭南画派的可园。
岭南即五岭之南的广东。岭南画派是广东部分画家在辛亥革命后形成的一个新的中国画派,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的景物为主要题材,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着重写生,“折衷中西,融汇古今”,故又称为新国画派,学之者众多,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岭南画派”始于居巢、居廉兄弟,完成于“岭南三杰”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在东莞可园博物馆新馆二楼展厅,有张敬修、居巢、居廉的三人塑像。有人称此三人为“岭南画派”的开山人,称可园为“岭南画派”的策源地、发祥地。
可园
张敬修与可园
可园主人张敬修,字德圃,亦作德甫,别署弄潮客、博溪渔父。1824年生于东莞博厦。
“博厦张”是东莞如见堂张氏中的一支(房),是东莞的名门望族,以园林建筑、诗、书、画、印传家,风雅一时。
张应兰,张敬修之父,乾隆四十五年(1780)附贡。
张熙元(1803-1869),张敬修之仲兄,道光九年(1829)增贡生,后任揭阳儒学训导、德庆学正(相当后世地区级的教育局局长)。善经营,财货日丰,富甲一族。
张敬修因修东莞炮台有功,被派往广西作官吏,后升任庆远县同知,后任百色县知县、知府。1853年升为广西巡按使。道光二十九年,他奏请剿灭广西反叛。未被采纳,称病请假回到东莞,开始可园的修建。次年再次受命赴广西,咸丰五年(1855)任广西按察使。是年九月,因失浔州(广西桂平)撤职留用。1856年与太平军水战浔州,战败并被炮击伤足回东莞养伤。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舰进犯珠江,张敬修率军抵抗,获梅州大捷,被任命为江西按察使,后兼布政使。后回东莞可园养病,于1864年病逝。
张敬修宦海沉浮,三起三落。他没有在科举上取得功名,却在乱世之中,血洒疆场,挣得二品地方大员的官位。在与太平军交锋中,他败多胜少,其军事才干并不算卓越,在文化艺术上的贡献却可圈可点。
他为后人留下一座可园,是广东四大名园之一。该园始建于道光三十年(1850),前后14年建成。占地三亩三分。主建筑邀山阁为园中最高建筑,共四层,也是东莞城中的最高点。可赏莲花山、南香山的秀丽,又可观黄旗山之雄奇。张敬修在《可楼记》中说出了建楼的出发点:“居不幽者,志不广;览不远者,怀不畅”。
园内最奇特的是一条“环碧廊”,环绕整座可园,将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房串联。沿廊可通每一去处,即便是雨天也不必撑伞。可园不仅是一座奇妙的园林,更是一个文化的平台。张敬修也不是赳赳武夫,而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的儒将。
他有缘得到岭南四大名琴之一的绿绮琴,据传已有1300年的历史,曾为明武宗朱厚照的御琴,他特建一座“绿绮楼”收藏之。后来该琴几经易手,破损不堪,为清末民初的大学者邓尔雅所得,在香港大埔筑屋命名“绿绮园”,诗集亦名为《绿绮园集》。
张敬修还喜收集奇石装点可园,可见其情趣之雅。
2004年,可园博物馆新馆筹建,以可园园林建筑为依托,收藏、展示、研究古典园林建筑、岭南画派文物作品,传播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画派艺术。截至目前,可园博物馆馆藏文物已达一万两千余件(套),包括可园主人张敬修及其家族、居巢与居廉、岭南画派、广东国画研究会的书画作品、文物和相关历史资料,反映古典园林、岭南建筑、岭南文化的实物与资料。
《张德圃先生像》清 邓尔雅
幽美可园培育“二居”
张敬修的诸多雅好,使其结交众多文人雅士。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与“二居”的情谊。“二居”者即岭南画家居巢、居廉。
居巢,字梅生,号梅巢,番禺(今广州)人。他具备多方面的文化修养,擅长诗词、书法,精通国画,尤其在花草、草虫的描绘上有独到的造诣,而山水、人物画作品更是清秀雅致,栩栩如生,惟肖惟妙。在广西期间,他曾受宋光宝等人影响,所作花鸟注重写生,回粤后与其弟居廉一同对景写生,作品多写蔬果野花,轻描淡写,澹逸清华,开岭南画派之先河。
居巢 花鸟
居廉字古泉,自号隔山老人,巢之堂弟。画花卉,翎毛、草虫及人物,设色妍丽,笔致工整。如今,提到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时,几乎都会提到他们的启蒙老师居廉,而居廉的艺术影响则追溯至居巢。他们所倡导的没骨花鸟画传统几乎主宰了广东画坛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
居廉 芙蓉秋虫
“二居”于1847年追随张敬修幕游广西。1853年,太平军围攻甚急,张周围的幕僚纷纷逃生,唯居廉效死不离,张问,先生为何不去?答:“公报国家,我报知己,两无憾矣”。张敬修感叹道:“不图临难得古泉一人,真肝胆交也”。幸好防军来援,转危为安,也成就了一段“舍命陪君子“的佳话。张敬修回乡养病后,邀“二居”一同住在了可园,一直到张去世。
“二居”在可园这几年,是他们研习绘画艺术的黄金岁月。衣食无忧使其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可园中的花木已经够丰富了,同为画家的张侄嘉谟还特派人为“二居”到处搜集奇花异草,鸟雀鱼虫供其写生。“二居”对观察、写生的兴趣颇高,夜晚还常打灯笼秉油灯在园中搜索鸣虫,揣摩动态及活动。
身为儒将的张敬修结交的文人雅士如云,园内是他们雅集的场所——或丝竹管弦,或诗词唱和,或翰墨丹青。就这样“二居”在可园的浓厚艺术氛围中,绘画艺术日趋成熟。尤其是古泉开创了“撞水法”、“撞粉(彩)法”。所谓“撞水法”与用笔中的屋漏痕有相似之处,有水淋淋的感觉;而“撞粉法”就是在画纸将干未干之际,再加上白粉敷色,使白粉产生毛茸茸的感觉,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
居廉 花卉
张敬修去世后,“二居”在广州的“十秀园”开馆授徒。其学业有成的高徒高剑父、陈树人与高奇峰一起被后人称为“岭南三杰”,尤其是“二高”,把居氏的“撞水法”、“撞粉法”发展得淋漓尽致,成为“领南画派”的拳头技法。
到了“岭南三杰”时期,“岭南画派”已经形成,其门墙兴旺,桃李满园。诸如:赵少昂、何漆园、容漱石、黄少强等“天风七子”,及后来的画坛巨擘关山月、黎雄才等。
可园堪为岭南画派的摇篮,张敬修当为培育岭南画派的园丁。
可园草草草堂及张敬修坐像
博厦张氏的翰墨丹青
在扶植“二居”的同时,张家自身对书画艺术亦情有独钟。
张敬修及其侄张嘉谟,侄孙张崇光都是有相当成就的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大辞典》等相关典籍都载有其词条事迹。
张嘉谟(1830-1887),字鼎铭,号梅耶,张熙元之子。张敬修督军广西时,张嘉谟弃科考,随军参襄军事,有军功,被选用为知府,但未赴任。张嘉谟喜欢古董,善篆刻,尤精于画。所画花卉禽鱼,深得宋、元人笔意。晚年居可园,受居廉影响极深,颇得其法,后专写墨兰,气韵生动,名重一时。
嘉谟之次子崇光,字子勉,工书,善画,尤工花卉,亦为名家。其书画深得家传,花鸟画风格与技法延承自居廉,深得撞水、撞粉之妙,生动而柔媚,时人评论其花卉画“赋色明艳”。民初任东莞中学图画教员。著有《曼陀罗馆遗稿》《止止室词鈔》。
张敬修是位琴棋书画样样皆能的文人。诗词清雅,多咏兰、咏梅。尤倾心于绘画,喜画梅、兰,笔墨超脱;擅行草,洒脱超逸。“可园”为他亲书,他在篆刻上也颇有成就。
张敬修《盆兰图》
某拍卖公司曾上拍张敬修一幅书法作品,是一首七言咏画诗:
晓花满迳翠云铺,碧叶烟绿清露濡。
只恐秋曦到檐角,可人颜色只须曳。
长年老笔吐寒葩,不必骑驴过江斜。
山桥野店少人迹,一阵酒香冲雪花。
诗中显露出张敬修的文采,而其书法亦洒脱雄健。上款鲁亭即陆愚卿,太仓人,曾在江西为官。
张敬修《咏画诗》墨迹
该作品有三枚收藏印章。最下角应是最早的收藏者,印文为“曼农”,即狄学耕,曾任江西知县,善山水,富收藏,曾收藏王蒙《青弁隐居图》,该画后传给其子狄葆贤,即大名鼎鼎的狄平子。
“曼农”章的上方钤有“愉庭审定”愉庭即清末大收藏家吴云,曾任苏州知府,在苏州建有听枫园,现由苏州画院占用。
愉庭印的上方钤有“李彤斋玩”。在2012年澳门龙禧春拍的赵孟頫《洛神赋》12开册页,亦钤有“李彤斋主珍赏”,估价120万元。
由此来看三位收藏者皆非等闲之辈,足以证明张敬修的书法作品在当时是受上层社会珍重的。
如此,文武兼修的张敬修在岭南近代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造的可园更是近代美术史绕不开的话题。同乡好友邓蓉镜有诗赞其云:
百粤功名百战场,归来三径未曾荒。
至今盾鼻留馀渖,散作人间翰墨香。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胸有红棉三万株 不辞长作岭南人
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入室弟子黎明逝世:故人虽去 画脉永存
黄牛埔美术馆揭牌开馆,东莞黄江再添文化新地标
千年“莞香”历久弥香
2022年大岭山镇第六届校际艺术节中小学师生美术书法作品展开幕
岭南画派女画家贺惟宜百余幅作品亮相广东美术馆
东莞开启莞香开采 “头香”拍出20万元
岭南画派名家陈永锵数十年代表作亮相广东美术馆
宋元书画珍 岭海古今藏
她是诗人 也是一流的女园丁
网址: 培育岭南画派的园丁——记东莞可园及张敬修 http://www.pyqsh.com/newsview49586.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27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784
- 3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47
- 4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30
- 5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49
- 6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48
- 7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15
- 8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897
- 9老戏骨 回到台湾后吐露心声! 868
- 10林雨申吻到缺氧 与赵露思拍吻 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