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运河之舟”扬帆启航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今日开馆

“运河之舟”扬帆启航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今日开馆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3年12月27日 17:25

原标题:“运河之舟”扬帆启航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今日开馆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毗邻六环创新发展轴,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动工,与邻近的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并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新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2023年12月27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亮起“古韵风帆”,对公众正式开放;四大类型展陈、四大活动陆续开启,邀请观众登上“运河之舟”,览古今同辉。届时,将与首都博物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共同诠释“都”与“城”的关系,展览展示各具特色、珠联璧合。“运河之舟”扬帆启航!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于2023年12月27日14:30正式对外开放,并提供延时服务。开馆后,每日开放时间为10:00-20:00(19: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观众持有效身份证件现场验证并进行安检后,即可入馆。2024年,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彩纷呈的展览展示和暖心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运河之舟”全面启航

展现博物馆灵动之韵

这座智慧型综合博物馆集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保修复、收藏保管等功能于一体,由共享大厅、展陈大楼(主楼)和休闲水街组成。总建筑面积约9.9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6.2万平方米,地下面积3.77万平方米,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齐全。

从外观看,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陈大楼南侧呈绿化退台层层叠落,向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自然过渡,室内与室外空间高度交融,为观众提供在参观中享受自然的空间。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像“船”,展陈大楼屋顶造型像“帆”,两座建筑间有一条长约270米、宽约20米的休闲水街。观众站在远处看博物馆,展陈大楼建筑高于共享大厅,5片船帆状的屋顶高低错落,曲线饱满,动感十足。同时,展陈大楼立面通过街巷路口、篷架、门楼等柔化建筑体量的元素与水系结合,形成一处类似于运河驳岸码头的场景。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欢迎您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博物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为节能减碳做出示范。冷热源供给来自集中能源站,采用燃气锅炉和冷水机组调峰的地源热泵及水蓄冷、蓄热系统,以满足空调夏季供冷及冬季供暖的常规需求,承担了整座博物馆建筑不低于60%的热负荷配置;展陈大楼屋面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采用与玻璃采光顶相结合的薄膜光电池(碲化镉)发电技术,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并兼具遮阳功能;建筑外立面采用高性能材料。经综合测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000吨。

确保馆藏文物的绝对安全是博物馆职责的重中之重。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在展陈大楼周边设置了长达620米的隔震沟,展陈大楼地下一层下方设置了1.8万平方米的隔震层,是我国已建成隔震博物馆中隔震区域投影面积最大的一座。隔震层内共设有242个隔震支座,其中有197个铅芯叠层钢板橡胶支座,39个普通叠层钢板橡胶支座,6个滑板支座。它们将整座博物馆托举起来,阻隔了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大幅提升藏品、人员、场馆建筑的安全性。同时,隔震层、隔震沟的隔离作用对文物库房的防水、防潮也有很大帮助。

此外,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运用在展厅、库房等文物存储、展示空间内,通过CFD模拟,合理设置空调末端、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先进的文物展示物理环境;在公共区域,使用了全空气空调和地暖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参观环境。

运河书屋

四大类型展陈重磅推出

展现人、水、城和谐之美

开馆之际,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围绕大运河与北京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以人、水、城为内容主线,从人文地理视角、生态文明高度展示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建设成就,推出一系列重磅展览。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紧密配合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与首都博物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共同诠释“都”与“城”的关系。展陈体系由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开放展示、临时展览四大类型构成。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变迁的重要历程,书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壮丽篇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基本陈列“京华通惠 运河永济——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位于展陈大楼二层的4个展厅。通过八个部分超过1000件文物、艺术品,以时间为轴,生动还原大运河发展演变历史,着重展示大运河与北京的密切关系,系统展现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

第一部分“江河道渠 水运初兴”,概述史前至南北朝时期区域性运河建设情况及北京人水关系。以大型沙盘“人·水·城”展演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讲述从先民依水而居到先贤营城理水,从人类起源到国之首都的北京故事,展现人与水、城与河的共生关系。

第二部分“渠通幽州 多元融合”,展示隋唐大运河沟通南北的伟绩。隋代大规模开凿、疏浚运河,形成以都城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达明州(今宁波)的大运河体系,实现大运河的第一次全线贯通,并在唐代得到维系和发展。隋炀帝兴修永济渠,是由中原直通今北京地区的第一条运河,成为隋唐帝国向幽州(北京广安门附近)运送兵员与物资的主要渠道之一,承担着重要的军事政治功能。

第三部分“辽金建都 漕运通济”,展示辽金时期北京在解决水源、畅通水道方面为后代大运河建设积累的经验。这一时期,北京从北方军事重镇向政治、文化中心城市转变,城市地位提升,城市职能扩大,人口大量聚集,对粮食和各种商品产生了巨大需求。

第四部分“大都既定 一脉贯通”,展示元代将大运河裁弯取直,奠定了京杭大运河的基础。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将隋唐大运河裁弯取直,修建通惠河,使江南漕船直达大都积水潭,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伴随着水运交通的畅通,物资交换、人员交往、风尚交融,京师文化传播辐射到运河沿线地区,引领潮流,形成南北融合、中外互鉴的开放格局。

第五部分“京师繁会 帆樯络绎”,展示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发挥政治国脉、经济命脉、社会动脉的重大作用。明清两朝定鼎北京,大运河不仅为京师输送了源源物资,更输送了济济人才。他们为北京创造了特有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北京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

第六部分“漕运转型 曲折探索”,展示民国时期探索北京河渠水道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民国时期,京杭大运河处于历史的低谷,功能从“国家漕运”向“内河航运”转变。社会各界运用新型技术治水的理念层出不穷,治理方案也几经尝试。伴随着近代城市化发展,有识之士开始着眼于从“水环境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索北京河渠水道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方式。

第七部分“运河新生 造福京城”,展示新中国成立后大运河经过综合治理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全民积极参与北京段大运河整治建设。同时,北京段大运河与城市引水输水工程共同构成首都“西蓄东排”的城市水系格局。

第八部分“城河共生 交相辉映”,充分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北京段大运河成为城市发展建设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融合之河、民生之河。展览采取开放式结尾,翘首展望大运河与北京的美好愿景。

“城河共生 交相辉映”

两项专题展览与两项临时展览同步开放。专题展“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长27.4米,观众可跟随艺术家的视角共同体验大运河沿途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专题展“不止运河——沉浸式体验展”采用目前国内博物馆规模最大的三维衍射系统装置,观众可穿越时空,畅游大运河。临时展“北京画院藏花鸟画精品展”将展出吴昌硕、齐白石等多位名家的48件作品,营造出一派鸾翔凤集、百花齐放的盛景。临时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影像展”紧扣10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发展的重要节点,通过同一地点、同一景别、同一视角的对比变化,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城市副中心的“拔节成长”和“蝶变重生”。同时,观众还可以参观“石刻园林展示区”“博物馆防震科普展”等。

专题展“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

另外,展陈大楼二层西侧,三层东、西两侧设有公共艺术平台展区。二层西侧陈列已故旅美雕塑艺术家王维力先生的9件雕塑作品。三层东、西侧展示来自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北京金漆镶嵌艺术博物馆的38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作品及相关文物,包括金漆镶嵌、花丝镶嵌、景泰蓝、玉雕、雕漆、京绣等。

四大活动精彩亮相

展现博物馆文化之盛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在开馆后推出四大主题活动。

“运河之声”曲艺秀:邀请在京老字号特色商铺和相关文化团体,通过传统市集中的杂耍游艺、说书唱戏等具有保护和传承价值的非遗项目,让观众沉浸式参观体验漕运时代背景下北京的市井文化气息。

“运河之星”创意汇:12月底将有两项创意大赛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2023北京策展人大会和2023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2023北京策展人大会以“北京故事·展览表达”为主题,着重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北京文脉底蕴深厚和文化资源集聚的优势,构建覆盖全市博物馆,全面展示“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特色展陈体系,建立适用于当代北京地区博物馆策展实践的新路径,探索如何促进策展人发挥作用,并不断提升展览质量的正确道路,提升博物馆策展工作水平。2023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秉承“文物·创意·生活”的经典主题,是有序推进北京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活化利用的重要载体。从1.9万余件参赛作品中推选出30件进入年度总决赛。届时,观众可以现场直观感受博物馆文创竞技的魅力,感受文创产品中蕴含的奇思妙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彩底色。

“运河有戏”演艺周:中国煤矿文工团、大运河沿岸非遗演出团体通过“运河的节奏”“说唱运河”“水路和戏路”“水上弦音”四大主题,将伴河而生、因河而兴的民歌、曲艺、戏曲等运河沿岸省市世代相承的传统艺术在大运河博物馆里活态呈现,拉近大运河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

活动安排

“运河有约”惠民月: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为主会场,以通州区博物馆、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北京祥体育博物馆等12家博物馆为分会场,推出精彩纷呈的系列惠民文化活动,助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随着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大运河文化、老字号传承、非遗文化、通州地域文化与民族团结等5大主题社教活动也将陆续开启,主要面向儿童、亲子、成人等多种受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展现北京历史风貌。

丰富多样的活动以设施齐全的功能区为依托。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拥有丰富的社会教育空间,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参观群体需求。其中,展陈大楼内设置了培训教室,学习体验中心、多功能厅,共享大厅设置了开放式展览陈列区、运河食舫、码头小叙、报告厅、阶梯活动区、4D影厅等功能空间,可以满足观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体验。

码头小叙

开放服务暖心周到

展现博物馆惠民之情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于2023年12月27日14:30正式对外开放,并提供延时服务。开馆后,每日开放时间为10:00—20:00(19: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观众持有效身份证件现场验证并进行安检后,即可入馆。

2024年,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为公众提供更加精彩纷呈的展览展示和暖心贴心的公共文化服务。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主题邮局

运河风物

将陆续推出“故宫博物院藏古代颜色釉瓷器展”“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珍藏文物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展”等展览,举办大运河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陆续向公众开放4D影厅、可视化库房等展示空间。

届时我们将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免预约服务。

免费人工定时讲解服务。

公众咨询台、寄存柜、饮水机、母婴室、无障碍电梯等便民服务。

运河风物(文创空间)、运河书屋(阅读空间)、码头小叙(咖啡厅)、运河食舫(餐饮服务)和运河小铺(文创体验)五大文创空间目前可提供纪念品、中餐热餐与西餐冷餐等8大类服务,设计有主题邮局、文创商店、阅读空间,以及下沉式休息区和观众休憩鉴赏区。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绿心路1号院5号楼。目前公众可按以下路线抵达:

公共交通路线

地铁一号线八通线通州北苑站A口(东北口)出,通州北苑路口南公交站换乘317路到上码头路站。

地铁六号线北运河西站B口(东北口)出,地铁北运河西站南公交站换乘317路到上码头路站。

市郊铁路S1线(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乔庄东站出,京东运乔建材城公交站换乘317路到上码头路站。

行车路线

自驾车导航至城市绿心森林公园P12停车场,观众参照指示牌引导进馆。

大型客车导航至公交路线317上码头路站落客,观众参照指示牌引导进馆,车辆停至城市绿心森林公园P12停车场。

综合北京发布、光明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运河之舟”扬帆启航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今日开馆
京杭两地艺术家泛舟大运河
舒勇携“潮兔”拜年,新作《命运之舟》将扬帆起航
中外嘉宾泛舟千年运河 感受绿色脉动、领略艺术之美
大运河畔乐声飞扬,首届大运河音乐节正式启幕
河北七旬民间艺人自建“烙画博物馆”弘扬非遗文化
沿着大运河,追寻元大都遗韵
上善之水运河美(之五)
首届大运河音乐节开幕 京津冀三地艺术家携手奏响运河潮涌之声
【以河为媒】溯源京杭运河 看古迹焕新颜、焕新生

网址: “运河之舟”扬帆启航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今日开馆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0394.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