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如何写出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如何写出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1月04日 21:48

原标题:如何写出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更新书堂》专栏·第44篇

内容来源| 摘自中信出版社《南方周末写作课》

南方周末(著)

责编| 金木研

第 7952 篇深度好文:4598字 | 10分钟阅读

每个孩子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但我们却常常忽视了故事的力量。

少女山鲁佐德每天讲一个故事,她的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一直讲到第一千零一夜,终于感动了残暴嗜杀的国王,与她白首偕老。

齐国谋士邹忌讲了一个自己与美男子徐公比美的故事,让齐威王欣然地接受了他的谏言,成就了一段贤臣明君的佳话。

丘吉尔在二战广播演讲中用纳粹铁骑下苏俄平民受难的故事让世界动容,号召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法西斯力量结成统一战线,从而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

1995年,世界银行知识管理项目的总负责人斯蒂芬丹宁向世界银行的官员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非洲的一位医生不会治疗疟疾,幸好他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网站上获得了全部信息,成功治病救人。感动于这个故事,世界银行官员们决定把世行改革成一个知识分享的组织。

一个故事可以劝人向善,可以表情达意,可以同仇敌忾,可以让一个官僚组织彻底改革。这就是故事的力量。

这意味着写故事并不是作家、记者或者历史学家的特权,每个人在日常生活里都需要讲故事。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这样强调讲故事能力的重要性:“智人之所以能打败同时期的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类,成为当今人类的先祖,是因为他们讲故事的能力,可以让人类形成有效合作。”

对于内容从业者,好故事是“爆款”基因;对于职场人士,写作是晋升的隐形敲门砖;对于商业人士,用故事能够影响决策者;对于公关文案人,好故事可以输出价值观;对于备考族,从“命题作文”到“高分作文”只差一个好故事。

举个例子。在一次公司汇报会上,每个汇报人都拿着PPT宣讲。只有一个人,在轮到他的时候,往桌子上放了一个柚子。所有领导都蒙了,然后他就围绕这个柚子讲了一个故事。在此期间,那个柚子就像有魔力一样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一、从一个句子上长出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心头有千言万语,临了却不知从何下笔。

从一个想法到一个好故事落于纸面,有一个实现过程,其中关键的步骤就是搭建故事的结构骨架。

罗伯特·麦基曾在《故事》一书中写道:故事的真正主题并不是一个词语,而是一个句子——一个能够表达故事不可磨灭的意义的明白而连贯的句子。

因此,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法则”为故事找到可靠适用的骨架。

所谓“一句话法则”,就是把你的故事用一句话讲出来,概括故事的这句话,本质上就是故事的主心骨。

好故事都有这样一根漂亮结实的主心骨,故事的结构骨架也正是从这样一根主心骨上生长出来的。有了骨架,有血有肉,故事才能成为一个有机体。

以美国作家托马斯·梅尔写作《性爱大师》的经历为例。

《性爱大师》是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性学大师马斯特斯的传记,马斯特斯的研究完成了人类对性的启蒙和科学化。

马斯特斯把性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专门的科学实验室,用复杂的科学测量仪器来研究人类的性行为。后来,他的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甚至引发了美国性解放运动的思潮。

在20世纪中叶美国的那种清教徒氛围中,马斯特斯的研究遭遇了极大的压力。在研究的过程中,已婚的马斯特斯还和自己的女助手、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约翰逊亲自上阵,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

之后,马斯特斯离婚与约翰逊结婚,再后来二者又分道扬镳。他先后两次离婚,终于在70 多岁时娶了自己的初恋,并与她一起度过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两年。

马斯特斯的整个故事充满社会观念的对峙、家庭纠纷及个人感情纠葛,到处都是“狗血”的元素。这样一团乱麻的故事该怎样讲述?

托马斯·梅尔说,他写作这本传记的核心就是为了表达一句话:性与爱的张力及对每个人的意义。

翻开《性爱大师》这本传记,当传记主人公马斯特斯功成名就,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懂性的人时,记者问他什么是爱,他茫然失措地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如果你知道,请一定告诉我。”

每次读到这里,读者都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震撼力。这本书作为性与爱的一则寓言,会深深地刻入每个读者的心灵。

我们可以看到,托马斯·梅尔找到的这一句话使得马斯特斯的故事呈现了全然不同的面貌,这个故事包含的内容范畴更大,主题表达的深度也增大了。

《性爱大师》很快在浩如烟海的美国传记文学市场脱颖而出,同名美剧也拍到了第三季,好评如潮。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再复杂的故事都可以也必须用一句话讲完。在任何写作的开始,找到这样一句话,就意味着你找到了整个故事的灵魂,一个想法沿着这句话就变成了一条线索,故事写作变得更加可执行。

可以说,这句话是你在下笔之前关于选题的一切思考、行动的总和,是关于选题最核心的认识和结论。

二、细节决定故事的质感

当你有一个想讲的故事摆在面前时,怎样能把它讲得更好,怎样讲述一个有质感的故事呢?

细节决定故事的成败。这是非虚构写作的第一条准则,它不仅是一项技术,而且作为价值观贯穿文章始终。

举个例子,假如你说现在北京上空有一群大象在天上飞,人们是不会相信你的,但如果你说有425头大象在天上飞,又说有425头粉色的大象在天上飞,人们大概会愣一下。

最后你用非常严肃的态度说,有425头粉色的大象刚刚飞过天安门广场,它们在飞往国贸时发现东三环堵成一片。

这是一个细节最简单的排列组合,是一个“新闻的把戏”。

作家马尔克斯说,作家面临的问题是可信性,而细节能帮你让别人相信。

三、写好细节的4个步骤

对一个新的写作者来说,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练习写好细节。

1.观察和采访的黄金82比例

比如王天挺写的《北京零点后》,被誉为“《人物》杂志改版后互联网上传播最广、美誉度最高的特稿之一”。

这篇文章的观察和采访的比例是80%∶20%。王天挺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去见一个上夜班的保安,除了打招呼,他俩一句话也没说,他到哪儿王天挺都跟着,他干什么王天挺就看着。

时间久了你就会知道,通过观察得来的信息量远比提问多。1个小时里最多也就能问20个问题,但一个人在1个小时之内可能会做3600个动作和表情。

在人物特稿里,这些你观察到的微小细节,最终可能成为你不动声色地提供的一种对主角人物性格的佐证。

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摄像机镜头。在真正摄像的时候,你会一会儿从远处看,一会儿拉个中景,一会儿给一个特写镜头。

把这个观察技巧用到写文章中,长镜头就是你的叙述铺垫,特写就是高潮。如果有条件,大家可以在观察的时候物理性地变换视角。

总而言之,大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观察方式,打开思路,观察颜色、大小、形状、动作、声音等一切可以观察的事物。

2.《人物》记者必备:1500字小侧写

有了好的细节素材,要怎么处理,需要经过一些简单的训练。

《人物》的年轻记者都要训练写一种1500字左右的报道,被叫作“小侧写”。

这种小侧写就是用生动的笔法对一个人物进行快速的、准确的描绘,它通常包括对人物现场环境的描写,以及对人物本身的语言动作或周围人的反应的呈现。

这样的“小侧写”总会包含几个元素:现场环境、主要人物的动作、主要人物的状态、主要人物和其他人物的交往。

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它其实包含:一个远景——现场环境,一个动态行为——主要人物的动作,一个静态行为——主要人物的状态,主要人物和这个世界、其他人的关系——主要人物和其他人物的交往。

这种练习很有用。进行这种练习之后,当你去写一个宏大的故事的时候,你绝对会记得“跳回来”写细节。

3.人物案卷分析

观察细节是可以提前做准备的,而不只是靠在采访现场撞大运。

要写好一个关于人的故事,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你怎么理解这个人,你的判断将决定你在之后的写作中如何取舍材料,以及用何种方式呈现这个人的性格。

你可以在采访前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给人物做一个案卷分析的工作,分析的内容包括人物的外表、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经济情况、情感史、天赋、信仰、身份、道德、动机、友谊、自我认知、价值观、习惯、爱好等,这些要素构成了这个人。

你可以做一个表格,在每个选项后面填上你的理解。很多时候,尽管你还没去采访,但有些细节你已经可以猜到了。

4.追问细节

这个追问是广义上的,这项技能适合所有类型的写作者,只要你写东西,你都需要这项技能。

比如在《北京零点后》里提到夜间修路工人时,王天挺写的是“卸载到地面上的沥青温度高达130℃,如果不小心踩上去,2厘米厚的胶靴底都会融化。”

这个“2厘米”的细节是怎么得来的?其实你不能太指望一上来他就告诉你鞋底的厚度。

王天挺先问这个工作难在什么地方,工人说“非常烫”。于是王天挺就追问他,怎么个烫法儿?他说,以前有人试过踩上沥青,鞋底会融化。再追问,多厚的胶鞋底?他说2厘米。

你需要追问好几次,才能拿到最好的细节,否则这句话就会变成“在夜间铺沥青的工人苦难至极,因为沥青的温度非常高。”

四、提高故事高级感的三种方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准备好写作资料,开始动笔之前,要去翻一本书或一篇范文,不是为了看内容,而是为了从中寻找语感,营造氛围,从而提升故事的质感。

在写作中可以用下面这三种办法提升故事的高级感。

第一种方法:找到叙述的节奏感

找节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建议大家大声朗读自己写完的文章。读着气喘不喘?该停顿的地方有没有停?读到高潮迭起的地方是不是气息断了?这些与节奏感相关的问题通过朗读都能够看出来。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读你喜欢的作家的作品。在写《北京零点后》之前,王天挺把特立斯写的“不为人知的纽约城”直接背下来了,目的就是找细节之间衔接的节奏感。很明显能看到,他的节奏衔接是通过白描和数字完成的。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写的文章适合用短句,但你又控制不住,那就强迫自己多用句号。

当你想用长句时,最重要的是连贯的气势,但停顿也很重要,这时候可以用破折号,破折号是经常用到长句里的调整节奏的工具。

第二种方法:勾勒故事的画面感

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里提到,他在写故事前必须先有一个形象。

马尔克斯

《枯枝败叶》中写的是一个老头带着孙子去参加葬礼的形象,《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基于一个人在巴兰基利亚闹市码头等候渡船的形象。

《百年孤独》中的形象又是什么?就是外祖父带着一个小男孩(马尔克斯)去见识冰块的场景。

为什么画面感这么重要?因为新一代人的成长背景已经不是读字时代,而是读图时代,画面——而不是文字——会唤起人们所有的记忆和情感。

第三种方法:制造独特的语言风格

你是哪种风格的写作者?每个人心里应该都有个答案。

你是偏爱长句还是短句,喜欢把自己代入文章还是不喜欢?你喜欢用直接引语还是转换视角叙述?你擅长体会人物情感还是更喜欢总结观点?

把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合在一起,就是你自己的写作风格。

不管是小说、电影还是剧集,找到你最喜欢的一部,然后想一想是什么吸引了你。把那个吸引你的东西找出来并放大,用在你所有的作品里,慢慢地,那个东西就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再去找新的最爱,再去学习放大,最后这些东西加起来就成了你的独特风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分享、点赞、在看,3连3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如何写出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怎样把故事写出电影大片的感觉?如何塑造曲折的小说故事情节?
一个写作者的思考:写作和读书,如何开始行动?一点感悟分享给你
乾隆心中的“亚圣”,一手“馆阁体”精彩动人,如今没人能写出
如何看清一个人
如何像金庸一样写小说?
荒诞不经的民间故事,如何打通现实与幻想的边界?| 读书日签
当代小说如何书写“地方性”?从四川凉山走出的作家冯良:故乡从未走远
如何给今天的孩子讲述民间故事
女版“辛德勒”的故事:《动物园长夫人》书写战火中普通人的无畏与挣扎

网址: 如何写出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1131.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