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不归鸿》:解锁一代文宗苏轼的一生履历
原标题:《何处不归鸿》:解锁一代文宗苏轼的一生履历
南方网讯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新书《何处不归鸿:苏轼传》。本书是“百家讲坛”主讲人、著名文史学者方志远书写的苏轼传记。
全书轻快简明地讲述了苏轼的一生经历,以苏轼成长时间线为经,以其在不同时期展现的才华以及仕宦经历中体现出的精神内核为纬,立体勾勒“千古一人苏东坡”。
全书串联起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美食、养生诸方面的才能,体现其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抱负,以及作为普通人,在爱情、友情、亲情等方面的朴素情感。重点刻画苏轼在面对仕宦沉浮时由彷徨恐惧到豁然旷达的心路历程,还读者一个有血有肉的一代文宗。
作者简介:
方志远,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研究领域为明代国家制度与社会进程、明清江西商人与地域社会、明代市民文学与明代社会思潮。主要著作有《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等。在《百家讲坛》主讲《国史通鉴》《王阳明》等。
苏轼年谱简编
眉山出神童
宋仁宗景祐三年丙子 (1037) 一岁 公历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县。摩羯座。
庆历二年壬午 (1042) 七岁 始读书,初闻新政,知欧阳修、范仲淹等名。
庆历五年乙酉 (1045) 十岁 听母程氏讲授《汉书·范滂传》,景仰范滂。
庆历八年戊子(1048)十三岁 寿昌书院读书。
文名动京师
至和二年乙未 (1055) 二十岁 到成都谒张方平。
嘉祐元年丙申 (1056) 二十一岁 与弟辙随父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
嘉祐二年丁酉 (1057) 二十二岁 与弟辙同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苏氏父子三人名动京师。四月,母程氏卒,奔丧故里。
嘉祐四年己亥 (1059) 二十四岁 守制期满。与弟辙及父洵再赴汴京。
嘉祐五年庚子 (1060) 二十五岁 授河南福昌县主簿,弟辙渑池县主簿,俱未赴任。
仕途初跋涉
嘉祐六年辛丑 (1061) 二十六岁 参加制科考试,中第三列三等。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嘉祐七年壬寅 (1062) 二十七岁 在凤翔祈雨治旱。
嘉祐八年癸卯 (1063) 二十八岁 识得陈希亮、陈慥父子。
治平二年乙巳 (1065) 三十岁 还朝。判登闻鼓院,直史馆。五月,妻王弗卒于京师。
治平三年丙午 (1066) 三十一岁 父苏洵卒。
治平四年丁未 (1067) 三十二岁 与弟辙护父丧返川。
神宗熙宁元年戊申 (1068) 三十三岁 续娶王闰之为妻。冬,与弟辙第三次出川赴汴京,在长安度岁。
熙宁二年己酉 (1069) 三十四岁 二月还朝,在京任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王安石始行新法。
苏公天下知
熙宁四年辛亥 (1071) 三十六岁 自判官告院改权开封府推官。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四月奉命通判杭州。七月出京,陈州见苏辙。九月与弟辙赴颍州谒欧阳修。十一月到任杭州。 熙宁五年壬子 (1072) 三十七岁 在杭州兴修水利。
熙宁六年癸丑 (1073) 三十八岁 协助陈襄修复钱塘六井。在常州、润州赈饥。
熙宁七年甲寅 (1074) 三十九岁 纳妾王朝云。十一月改知密州。王安石罢相。
熙宁八年乙卯 (1075) 四十岁 十年生死,悼念亡妻王弗。二月王安石复相。
熙宁九年丙辰 (1076) 四十一岁 外郎直史馆移知河中府,离密州。王安石再罢相,不复出。
熙宁十年丁巳 (1077) 四十二岁 改知徐州。徐州抗洪。
元丰二年己未 (1079) 四十四岁 三月奉调湖州。七月,御史李定等交章弹劾其诗文涉讪谤,被逮,八月下御史台狱,史称“乌台诗案”。十二月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安置。
江湖好自在
元丰三年庚申 (1080) 四十五岁 二月到达黄州贬所,初居定惠院,后迁城南临皋亭,筑南堂。
元丰四年辛酉 (1081) 四十六岁 躬耕东坡。
元丰五年壬戌 (1082) 四十七岁 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两游赤壁。
元丰七年甲子 (1084) 四十九岁 迁汝州团练副使。游庐山、石钟山。过金陵访王安石。
庙堂难度日
元丰八年乙丑 (1085) 五十岁 得神宗诏旨,允许常州居住。六月自常州起知登州。十月到任才五日,被召还朝任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
哲宗元祐元年丙寅 (1086) 五十一岁 升翰林学士,知制诰。对尽废新法有所保留。是年王安石、司马光相继离世。
元祐二年丁卯 (1087) 五十二岁 四上札乞外任,不许。
再请江南行
元祐四年己已 (1089) 五十四岁 三月,以龙图阁学士充两浙西路兵马钤辖知杭州军事。五月谒张方平。七月到达杭州任所。
元祐五年庚午 (1090) 五十五岁 疏浚西湖,建苏堤。治理太湖。赈灾、防灾,接连上表《奏浙西灾伤》《相度准备赈济》等奏状。
元祐六年辛未 (1091) 五十六岁 三月,被召入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爆发扬州诗祸。八月出知颍州军州事。
元祐七年壬申 (1092) 五十七岁 疏浚颍州西湖。移知扬州军州事。八月以兵部尚书召还。十一月迁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
元祐八年癸酉 (1093) 五十八岁 在京任端明殿学士,左朝奉郎、礼部尚书。八月,妻王闰之卒于京师。九月出知定州军州事。
归期何迟迟
绍圣元年甲戌 (1094) 五十九岁 四月,贬知英州。未至贬所,八月再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十月二日到达贬所。
绍圣三年丙子 (1096) 六十一岁 朝云病故。
绍圣四年丁丑 (1097) 六十二岁 四月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属今海南岛)安置。五月遇弟辙于藤州。七月抵贬所。
元符元年戊寅 (1098) 六十三岁 在儋州。被逐出官屋,在城南桄榔林下买地筑屋,名曰“桄榔庵”。
元符三年庚辰 (1100) 六十五岁 五月,改廉州安置。后得旨奉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年底踏上北归之路。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辛巳 (1101) 六十六岁 五月至真州,作《自题金山画像》诗。六月初暴病,止于常州。上表请老,以本官致仕。七月二十八日卒。
崇宁元年壬午 (1102) 六月,葬于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
内容试读:
自序
我和苏轼似乎有些缘分。
我读中学时喜欢苏轼的诗,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 手上只有三本书。一本是《电波世界》,近三十年来我还没见过写得那么好的科普读物。第二本是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 三卷)。第三本则是龙榆生先生的《唐宋名家词选》。
当时我想,刘大杰、龙榆生对苏轼是有偏爱的。否则,《中国文学发展史》不会用那么大的篇幅、那么高的评价来说苏轼;《唐宋名家词选》也不会在苏轼的词下选那么多的评语。 当反反复复读了《唐宋名家词选》之后,我对苏轼也有了偏爱。同时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拼命抬高姜夔、周邦彦而指责苏轼。这些人早已作古,无法和他们辩论。后来明白了,看诗、看词、看文,都是见仁见智,各有所好,不能强求,也无辩论的必要。
后来读大学,修中国文学专业,写学年论文,我选了苏轼。但那篇论文并非研讨苏轼的诗词和散文,而是着重评论他在王安石当政时反对推行新法,在司马光当政时又反对不分青红皂白统统废除新法的实事求是、不畏权势的卓然独立精神。现在回想起来,是我被苏轼的精神所感染,还是苏轼的性格和自己的个性有相通之处,抑或兼而有之,说不太清楚了。
如果我的中文专业继续读下去,或许毕业论文仍会写苏轼。因提前结束学业,成了明清史研究生,主要研究明代政治制度史和社会经济史,所以将苏轼搁置下来,但对苏轼的感情没有变。
这次张秋林君问我有无兴趣重操旧业,替苏轼作传,写苏轼的故事,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苏轼,学习苏轼。我不禁感叹,有缘分是拆不散的,遂慨然允诺,既不负朋友之托也了却一桩在心头萦绕已久的夙愿。
但一旦动手,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有关苏轼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论著目不暇接,有关苏轼的传记也有许多种。光是林语堂老先生的一部《苏东坡传》,便足以使后人畏于动笔。另外,有关苏轼的轶闻趣事甚多,如何取舍也颇费心思,得在文学与史学之间寻找一个立足点。 所幸自己在写人物传记与历史故事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虽说难令读者十分满意,却也自信不致令读者过于失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东坡老人在天之灵或许不会责怪。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何处不归鸿》:解锁一代文宗苏轼的一生履历
一首送别诗,解密苏轼为何一生坎坷?
宣讲家文稿:千古风流看苏轼
历史上的今天:北宋文学家苏轼逝世
苏轼的诗与琴
苏轼的春天
文人画为何从宋代兴起?从苏轼绘画作品解读中国画
苏轼的“江湖”如何从桃源流出?
苏轼春雨词: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丨周末读诗
黄州惠州儋州,从苏轼到苏东坡
网址: 《何处不归鸿》:解锁一代文宗苏轼的一生履历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1185.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73
- 2新疆美女哈妮克孜恋情揭晓,男 2064
- 3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836
- 4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90
- 5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53
- 6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55
- 7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64
- 8据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 1051
- 9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28
- 10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