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佛教与科技: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宗教的现代化挑战

佛教与科技: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宗教的现代化挑战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1月08日 14:08

原标题:佛教与科技: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宗教的现代化挑战

2023年8月9-12日,首届“人类的竞争与互鉴互补”论坛在香港大学举办。此次论坛由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约计120位学者参加。论坛由主旨演讲、三个分论坛:1、竞争与互鉴:人间佛教面临的现实情境与佛教的跨文化传播;2、执两用中:东西方文明碰撞中的佛教中国化与国际化;3、佛教与科技: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宗教的现代化挑战,开幕式及闭幕式组成。本文着重介绍“佛教与科技”分论坛相关内容。

佛教与科技分论坛分7场主题讨论和2场同时进行的分组会议,共计9场讨论,涉及以下话题:佛教中的天文与历法、佛教中的物理学和宇宙论、佛教与医疗、佛教中的逻辑与数学、佛教与传统工艺、佛教与禅修、佛教与伦理、佛教与人工智能、佛教与网络虚拟世界。

佛教中的天文与历法

在佛教中的天文与历法专场,共有6位学者发言。香港理工大学潘宗光首先讲述对佛经中出现的科学用语,如:三界、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劫的理解,并提出借助科学知识的理解来探究佛经中哲学思辨内容的可能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纽卫星在佛教典籍中涉及宇宙学、星宿体系、时节、历日、昼夜时分、日影长度等天文学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其保存形式、特点、可靠性及功能性等问题,并对其源流和对中国本土的影响展开讨论,强调这些天文学资料是古代不同文明之间天文学交流传播的重要证据。纽卫星最后还提出从佛教天文学资料出发,结合其他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进行多学科、多语种综合研究的期待。北京外国语大学周利群从早期汉译佛经对天文、历法、卜辞的翻译技巧与策略出发,研究历史时期宗教中国化问题。周利群强调,汉文译者增加《摩登伽经》原本中没有的罗睺和计都,进而形成九曜概念等因地制宜的做法,是古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宗教中国化过程中所采取的传播策略和方法。上海中医药大学宋神秘重点利用唐晚期《七曜星辰别行法》、日本奈良藏《炽盛光佛顶大威德销灾吉祥陀罗尼经》(972年)、高昌胜金口石窟出土回鹘时期(866-1383年)的星宿图壁画和藏于日本京都教王护国寺的《火罗图》(1166年)四份唐宋时期佛教文献,讨论其中有关二十八宿的星点图和星神图问题。宋神秘指出,这四份佛教文献将中国传统的星点图和源自域外的星神图结合,赋予了星点图不同于以往的纯粹天象意义,类似于星神图的神力。复旦大学梁辰雪以日本阴阳道祭祀中围绕北斗信仰展开的以属星祭为中心的祭祀仪式的祭文为研究对象,指出日本阴阳道属星祭从“祭文旧草,皆为内典”的早期形态发展到更具本土性的倾向,均与佛教的影响有关。西藏大学拉毛吉通过分析藏历中不同时间尺度的划分标准,指出无论是小单位时间比如一日内的时间是以健康成年男性的呼吸节奏——“息”为准则,还是大周期的时间比如“劫”,都与呼吸训练(密宗修行)密切相关,进而认为天体这个大宇宙与人体这个小宇宙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似性、协调性与一致性。

佛教中的物理学和宇宙论

佛教中的物理学与宇宙论专场共3位学者发言,分别是北京大学赵悠、香港大学麦文彪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康杰夫(Jeffery Kotyk)。赵悠以早期梵汉佛经中的“机关木人喻”为研究对象,对比婆罗门教与耆那教论典中相似的比喻,分析同一喻体在不同哲学立场下的不同用法及特点,借此反思人工智能时代对自我(self)概念的认识。麦文彪则利用日本江户时代晚期的佛教历法文献,分析佛教材料如何记载平地与须弥山,进而解读东亚佛教宇宙论与现代科学思想的兼容性。康杰夫的研究强调佛教文献对研究中国冶金发展史的资料价值,重点关注最初从西域进口的黄铜以及从萨珊王朝伊朗进口的镔铁两种金属,指出由于佛教存在铸造佛像、金刚杵和编钟的传统,因此很有可能很早就对冶金技术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佛教与医疗

佛教与医疗专场的发言学者多达7位。香港珠海学院的释衍德法师重点分析、探讨南传《尼柯耶》和汉译《阿含经》,以及现存律藏中不同版本“药犍度”中的医学知识,指出其中包含:解剖学、生理学、病因学、病类学、治疗学等信息与现代生物医学的异同。北京大学陈明重点关注梵汉本印度古代密教典籍中有关药物使用及药方情况的记载,揭示出药物使用在印度民俗和社会生活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在中印宗教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柯德蕊(Celine Coderey)以当代若开邦(Rakhine)佛教徒应对健康和疾病事例为对象,在田野调查及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下指出,以主位分类的方式考察民族志中对佛教与医学的描述,注意到生物学、文化、社会和政治力量的相互影响对治疗领域带来的作用。复旦大学高晞以1931年鄂振水灾时期中国济生会第二任会长佛教居士王一亭(1867-1938)领导中国济生会开展的救助活动为中心,探讨影响佛教慈善模式近代转型的因素和中国近代佛教居士的社会性身份认同,及其对佛教慈善理念建构的近代意义。美国华盛顿大学薄乐陀(Alessandro Poletto)聚焦于日本僧人心寂房(?-1231)在日本歌人藤原定家(1162-1241)日记和信件中的记载,认为从心寂房具有的药理学和植物学技能,以及一些暗示其隶属真言宗的信息,可以揭示出植物或作为药物原料,或作为香料,实际上参与了日本中世佛教、尤其是密教的仪式中。四川大学王大伟以宋元时期涉医僧人群体为研究对象,不仅梳理该群体的社会活动,亦关注涉医僧人与政治的互动、他们的神异事迹、兴福事迹,并以宋元笔记和医案为史料,详细讨论僧医群体的医术及多元的治疗手段。王大伟指出宋元时期的涉医僧人群体不同于我们所认识的一般僧人,他们距离传统的僧侣修行生活更远,与民众生活更近,是一群具有鲜明社会属性的特殊群体。王大伟强调宋元时期涉医僧人群体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是宋元社会僧人群体的真实表达。法国高等应用研究学院郑麒骏同样研究民国时期在上海创立的中国济生会,尝试揭示中国济生会以扶乩方式提供的医疗援助与灾害救助在近代慈善活动中的作用。

佛教中的逻辑与数学

佛教中的逻辑与数学专场由稽山书院释寂真、美国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布洛迪(Justin Brody)及四川大学李翎3位学者发言。寂真法师以当代最为活跃的自我表征主义哲学家克里格尔(Uriah Kriegel)与古代印度的佛教思想家陈那(Dignāga)论师为代表,考察二者在证成意识反身理论的论证进路、解释意识之反身机制的方案等方面的关系,认为印度与西藏地区的思想家曾对“有意识的心理状态”展开讨论,而当代自我表征主义(self-representationalism)的理论模型与佛教量论的自证(Svasaṃvitti)理论有着较高的相似度,在一定程度上,前者还可补充后者理论。布洛迪借助佛教形而上学以及集合论、非标准分析和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等数学方法讨论两大学术传统,从现代数学的角度探讨世亲(Vasubandhu)对于极微的完全否定,并对他的否定提出一些反驳,并进而思考什么新的反对理由可能会由此提出。此外,布洛迪亦以一种数学的处理方式解释极微如何导致扩展的经验问题。李翎指出印度早期石窟寺在建造时是严格按照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设计而成,尤其是石窟寺的核心洞窟——支提窟主室整体设计采用了印度建筑学上惯用的精致数字比。李翎认为经过对支提窟窗户大小及窟门高度的严密计算,从而可以使阳光适时穿过窗口,慢慢照亮整个洞窟,并最后停止在窟内的大塔上,是一个数学、天相学和洞窟营建相结合最完美的例子。

佛教与传统工艺

在乐于道、进乎技(佛教与传统工艺)专场,亦有3位学者发言。他们是剑桥大学高亦睿(Imre Galambos)、山东大学武绍卫和浙江大学张美侨。高亦睿聚焦具有佛教背景的日本探险家橘瑞超在对待于中国西部发现的写本与文物时,与欧洲其他几位探险家,如赫定(Sven Hedin)、斯坦因(Aurel Stein)与伯希和(Paul Pelliot)的不同。武绍卫从唐代试经制度及僧尼沙汰运动的数字结果统计唐代僧团的识字率。武绍卫认为唐中后期佛教义学发展暗淡也有可能与僧团内部识字率的下降有关,而会昌灭佛和大中限佛带来的识字僧走向世俗社会则对地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张美侨指出对于元代僧官管主八刊刻的“武至遵计二拾八号秘密经”文集的版本流传与入藏问题,首先需要将文集的流传分为经本流通和经板流传两个不同层面分别考察,并强调管主八刊刻秘密经文集的入藏始末与白云宗势力消长密切相关。

佛教与禅修

学不学:禅技(佛教与禅修)专场,由牛津大学寇思壁(Kate Crosby)和香港中文大学莫百纳(Brianna Morseth)2位学者发言。寇思壁聚焦前现代或“Boran”上座部佛教禅修中以身体为基础的修行,指出Boran禅修的高级阶段对于转化方式的理解与其他前现代科学和技术(包括化学、医学和语法)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并未被充分认识到。寇思壁认为Boran禅修利用了在现代被遗忘或被边缘化的因果观,并对理解上座部禅修产生影响。莫百纳结合诠释学和试验方法报告了在台湾地区一所佛教寺院开展的针对国际静修者有关回收利用、食物垃圾和催产素的一系列调查,实验结果表明在参加话头禅的修行后,催产素有所增加,且可以量化的保护环境行为亦有所改善。由此推测华严哲学教义和禅修实践有可能引起神经内分泌和行为上的可比较变化,进而强调冥想技术是应对社会和环境挑战切实可行的策略。

佛教与伦理

在电子化时代和边缘化中的伦理(佛教与伦理)专场,美国西东中心赫硕轲(Peter Hershock)、美国天普中心达珂沃(Douglas Duckworth)、香港科技大学洪真如(Jenny Hung)分别发言。赫硕轲通过将佛教和当代科学相结合后提出,在现象和物理之间的解释鸿沟是一种实验构筑,进化是意识影响的即兴记录;从根本上说意识的真正难题是伦理道德。在演讲的最后,赫硕轲还讨论到了混合人类和机械智能及算法意识入侵的技术风险。达珂沃讨论两位七世纪印度哲学家法称(Dharmakīrti)和月称(Candrakīrti)著作中论述的二谛关系,并将其与现代科学对世界的认识进行对比。指出法称认识论的重要特征在于试图规避文化传统,这与现代科学对知识的表述异曲同工。洪真如以《阿含经》为研究文本,讨论早期佛教如何看待意识的内在价值问题。

无情有智

分组会议第一场主题为“无情有智”,有4位学者发言:北京大学释湛如法师、美国宾汉顿大学顾德曼(Charles Goodman)、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陈金华及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唐思凯(Christopher Tong),他们分别就在人工智能时代面对的挑战与应对提出自己的见解。湛如法师强调人类在面对最近的科技发展时,需要反思其科学技术本身并非总是中立的,需要获得人类相关领域的道德约束和监管,佛教所提倡的伦理可为这些限制行为提供道德准绳及理论支持。顾德曼指出人工智能对与人类存在风险的多数案例主要依赖于系统欺骗我们的能力,进而认为佛教教义(如戒律要求诚实等)可以帮助理解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所面对问题的轮廓。顾德曼还提议设计出一种具有佛教传统忏悔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而帮助其尊重人类价值。陈金华首先解释技术为何及如何构成对人类前所未有的威胁,其次提出佛教教义(比如超越无明和分别心)可以帮助人类克服人性的弱点,最后强调对技术需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唐思凯在承认萨丕尔-沃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正确的前提下,思考非印欧语系的亚洲如何为现代科学作出贡献,引用文学、语言学、媒体研究及科学史中的材料,探讨佛家思想如何超越人类极限,以及应对“非人类”智能的思维模式。

数码佛行

分组会议第二场主题为“数码佛行”,有3位学者发言:香港大学高峻岭和释衍空法师、四川大学吴华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佛尔崆(Jessica Falcone),他们就数字时代的佛教实践进行探讨。高峻岭和衍空法师两位利用神经影像共同研究念佛的情绪调节问题,指出佛教诵经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语言认知活动调节和通过自下而上地激活脑干中的蓝斑核来打破贪婪、嗔怒和愚痴之间的相关作用和纠缠,对未来如何引导和规划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具有参考意义。吴华的研究对象是只存在于网络平台上的,供准妈妈们祈嗣生育的一个虚拟送子灵庙。根据网络文本的呈现,吴华认为送子灵庙上的许愿和还愿记录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网络朝圣社区,并肯定了送子灵庙在缓解善男信女们生育焦虑方面的积极作用。佛尔崆关注一个存在于虚拟世界、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现实寺院两者均努力扩展社区成员参与线上禅修的人类学问题。建立在对新冠疫情前中后的实地调查,佛尔崆指出了虚拟世界坐禅修行的优缺点。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佛教与科技: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宗教的现代化挑战
宗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挑战
学者、佛教界人士谈当今时代地藏文化精神诠释与实践
早期道教经典义理研究工作坊在沪开幕 阐释新时代道教教义思想
我的科学观|王宁:冲突与共融,后人文主义时代的科学与人文
数字化时代的古籍保护:传承之外,如何展现新活力
传统工艺美术如何融入当代生活方式?
福建德化“瓷二代”:传统与潮流碰撞出无限可能
《向心理学家提问》:人工智能可以拓展传统心理学研究范式
传统技艺气象万千走进新时代

网址: 佛教与科技:人工智能时代传统宗教的现代化挑战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1424.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