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大湖消息》的理念构建、博物叙事、感官解放与生命诗学

《大湖消息》的理念构建、博物叙事、感官解放与生命诗学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1月12日 09:05

原标题:《大湖消息》的理念构建、博物叙事、感官解放与生命诗学

《大湖消息》沈念著 北岳文艺出版社

该书记录了作者近二十年百余次去往东洞庭湖湿地、长江集成孤岛的见闻与思考。作者历数候鸟、鱼类、麋鹿、江豚等生物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遭际,细致呈现洞庭湖区人与物的复杂纠葛,记叙了人和这片土地的命运交集,各种不同的故事折射出活着之上的喜怒哀悲,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曲折与前行,展示出时代变迁中生态、人世间的渐变和嬗变。在向人们描画大湖的过往与新貌的同时,展现了一个生态行动主义者的人文关怀。该作品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七星湖、红旗湖、春风湖、采桑湖、长江故道……这些标志性的地名,凝缩着湖湘大地母亲湖和长江湖南段的纷繁历史和治理改变。作家沈念以“青山碧水新湖南”为主题创作的非虚构作品《大湖消息》,记录了他近年多次去往东洞庭湖湿地、长江集成孤岛的见闻与思考,述说着麋鹿、候鸟、江豚的跃动与飞翔,也写了欧美黑杨及各类植物的丰茂与衰微,更记录下人和这片土地的命运交集,让我们看到远比教科书看到的“洞庭湖”更丰富的存在。

第一,《大湖消息》构建起一种以“文学审美为本位”的“生命生态中心主义”的“典型”生态叙事。当代生态叙事长期以来不仅存在着“生态性”与“文学性”之间的理念抵牾,即以文学方法诠释生态理念、抑或以生态观念主宰文学叙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湖消息》实现了对“文学话语”“生态话语”以及“文学叙事与生态哲学的关系性”这三重维度的创造性构建。首先,《大湖消息》坚定的确立起“生态文学”的“文学审美性本位”,在《大湖消息》当中,作者从语言到修辞,从意象到知识,从理念到情感等等,显豁而个性的“文体美学”始终是作家倾心构筑的基石,这是对当前诸多生态文学“重理念而轻文质”的积极矫正和美学实践。其次,《大湖消息》构建起了独特的“生命生态中心”的叙事理念,即作品超越了既有的“生命中心主义”,而是将“生命的独立性”和“生命的依存性”进行了嫁接,既坚定捍卫着对自然万物生命的尊重,同时又深刻的发现了人与自然万物生命之间的内在依存与内在相生,从而构建起独属于作者的“生命生态中心”哲学观。再次,《大湖消息》以深刻的艺术匠心解决了“文学叙事”和“生态理念”之间平衡、嫁接、融合的艺术难题,即将“文学是人学”这一经典命题向“文学是生命”的拓展与延伸,前者所确立起的“人为中心”,以及所衍生出对人、人心、人性的洞察、压抑或解放的叙事母题,被进一步拓展为“人与自然的生命为中心”,并由此衍生出对人以及自然生命的尊重、压抑或自由的新叙事母题,也由此,文学叙事也就由“人学”的叙事拓展为“生态万物的生命学”叙事,实现文学性与生态性的彼此相生,构建起一种具有“经典化品格”的生态文学叙事典范。

第二,《大湖消息》构建起一种具有“生态博物志”的地方叙事。《大湖消息》僭越了只是将动物或植物等作为生态叙事“符号体系”的观念窠臼——诸多生态叙事当中的动物或植物,只是充当着演绎某种生态理念、反思人类中心的“符号化形象序列”;而在沈念的《大湖消息》当中,洞庭湖的生态万物被赋予了真正的“生命主体性”地位,包括候鸟、麋鹿、江豚、黑杨等,在作者的田野调查、物种展陈、图景勾勒、故事追溯等叙事设置当中,洞庭湖的诸多生态物种不仅展示出专业而精密的知识图谱,彰显出作者所深隐的科学家角色(生态科学家、生物科学家);而且,正是对洞庭湖“地方”的生物物种、地理空间、生态关系等的博物知识的捕捉、发现与展陈,生物物种世界的内在性、丰富性、博广性和关联性被打开,由此,自然生态界的每一个物种获得了文学主体性地位,获得了独属于生命本体的生命轨迹、生命尊严、生命情感,而非只是充当着文学叙事的一个抽象化的符号或装置;同时,《大湖消息》在对洞庭湖的自然物种进行“生物博物志录”的同时,更将这种志录放置于中国社会变迁的大历史范畴,由此所辐射和触及到了对“国家历史”“世道人心”“个体人性”等多重维度的追溯、反思与自省;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在对洞庭湖“内里”的诸多物种世界的精密而专业的知识展陈,与对洞庭湖“外在”的社会历史和世俗人性的观照剖解的“双向互动”“价值批判”和“矛盾抵牾”当中,作品的博物化叙事完成了对作者所秉持的“人与自然共同体”的生态哲学理念的构建与彰显。

第三,《大湖消息》构建起一种具有“感官解放”的美学叙事。《大湖消息》解构了生态叙事普遍而隐秘遵循的“理念化叙事原则”,即从某种生态理念出发,来统摄甚至规约文学叙事形态,最终造成“文学性”对“生态性”的屈服;在《大湖消息》当中,作者实现了人的“感官解放”与文学景观的“美学再造”,即把听觉、触觉、味觉、视觉乃至联想、想象、沉浸、体验等文学审美方式当中封尘已久的感官功能重新打开,以此去感知、诠释、描摹、体验洞庭湖这一自然世界的绚烂、奥义与生机,也由此重新激发出人的审美直觉、审美冲动、审美想象。而作者对感官及其解放在文学世界当中的主体确立,不仅是对生态文学长期以来所一贯秉持的“理性化叙事”所造成的简化、僵化、单调等美学症候的拯救或矫正,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作者所构建出的一种打通“个体自我”与“自然万物”之间“内在性”“真实性”“神圣性”“感应性”的“对话方式”,这种“打通”消弭了“人”与“万物”之间的“区隔”,而呈现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生态一体化”“生命相通性”的“深刻存在”——这既是人对大自然的发现,也是人对自我的发现。

第四,《大湖消息》构建起一种具有“生命诗学”的精神叙事。《大湖消息》当中的生命诗学,集中体现于作者在对自然万物、世道人心、凡俗人生的观照当中,所普遍内蕴的“生命悲悯”的发现、感知、共情和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悲悯”,既是一种生态态度、生命发现,又是一种生活真实、生命残酷,由此构建出《大湖消息》所独有的生命气象、生命深度和生命旷达的美学气质,并通过文体、语言、意象、情感、词汇、结构到理念、修辞、空间、逻辑等多重文学装置得以精妙表达。

金春平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大湖消息》的理念构建、博物叙事、感官解放与生命诗学
新晋鲁奖获得者沈念做客西善桥分享《大湖消息》
《大湖消息》暨生态文学创作与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
不同国家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纪念、死亡与生命的?
文学叙述“中国故事”的话语情境与经验生成
用理想和诗意绘就“千里江山图”将纯文学主题叙事提升到新高度
“在春天,把诗歌的好消息传到更远的地方” 第五届草堂诗歌奖成都颁奖
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周裕锴详解东坡治国理念
东西问丨毕旭玲:三皇五帝与奥林匹斯山众神,东西方创世神话叙事方式有何异同?
无锡博物院的“博物馆疗法”,带你“与自己和解”

网址: 《大湖消息》的理念构建、博物叙事、感官解放与生命诗学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1731.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