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人民文学”在今天如何走近人民

“人民文学”在今天如何走近人民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1月26日 04:48

原标题:“人民文学”在今天如何走近人民

崔文佳

近日,《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作家梁晓声、蔡崇达作客“与辉同行”直播间,与俞敏洪、董宇辉畅谈“我的文学之路”。这场直播创造了两大纪录:一是直播间首次“全程只卖一份文学杂志”,累计观看人数达895万;二是《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订阅在4个小时内卖出了99.2万册,销售码洋1983万。这场现象级的直播活动引发众多关注,也为当下文学杂志的突围提供了些许启示。

诚如主编施战军所言,这场直播是一次“寻亲”。作为新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人民文学》在75年中丰盈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见证了铁凝、王安忆、贾平凹等一批作家的成长,涌现了《红高粱》《山上的小屋》《喜玛拉雅古歌》等特色鲜明的佳作。可以说,这本刊物就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浓缩版,珠玉满盘,令人目不暇接。但毋庸讳言,在“快餐式”阅读文化风靡的今天,以深阅读为特色的文学作品日渐式微,纸质刊物订户消失的困境客观存在。找到文学爱好者群体,搞清楚今天的读者如何看待文学,也是《人民文学》走进直播间的初衷。

由此审视这场直播盛况,固然有《人民文学》、“与辉同行”的品牌效应,但也让人相信,今天,文学的读者还在,还有很多人愿意在拥挤的生活中为文学留有一席之地。透过一个个故事,读者可以从时代的大江大河中汲取历史的经验,可以从别人的命运起伏中观照现实的自己,可以从丰富的风土人情中看到更大的世界,即便单纯地欣赏一段文字,让思绪跳出现实的羁绊,也堪比一次精神小憩。借千万人之眼,领会千万种人间,不论时代如何发展,文学都不会离场,反而会愈发成为人精神层面的刚需。

因此真正的问题其实在于,文学怎样去寻找、去遇见、去重逢。许多业内人士都会怀念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热、读书热,那时的文学作品不愁读者。相比之下,今日情形已大不同。一方面,酒香也怕巷子深,作品再好,如果一直“端着”,仅依靠口碑发酵,那多半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另一方面,注意力已成稀缺品,很多内容以强烈的感官刺激给人即时的快乐,让人如嗑瓜子般停不下来。文学要接地气,文化人要懂传播、会营销。近些年来,有不少作家、学者走进直播间,有书店借鉴盲盒等新潮玩法,有出版社借诺贝尔文学奖等热点营销,诸如此类的尝试并非“有辱斯文”,而是一种顺应时代的“寻亲”。长远地看,这种技能或将成为从业者的一种基本功。

《人民文学》的这场直播活动结束后,有作家激动地表示,“无论是杂志还是书本,让文学走近读者太重要了”。诚如斯言。文学不是孤芳自赏,只有在人民的关注与讨论中,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期待更多从业者放下身段,以新的媒介,找到还在的读者,赢回更多的读者。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黄朴民:何谓国学?今天该怎样弘扬国学?
如何给今天的孩子讲述民间故事
当代人如何“正读”《孙子兵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朴民分享研究心得
沪上学人 | 民国旧体诗歌呈现古今演变意义
文化观察: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走进宋画?
人民热评:文明互学互鉴 民心相连相通
做人民的学生 30余名文学名家齐聚岳麓书院畅谈湖湘文化
让文学走近更广大读者
冬至何以大如年?让百官放假,皇家祭天,民间祭祖,文人消寒!
正在展出!从文物古籍解码“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

网址: “人民文学”在今天如何走近人民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2807.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