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吴笛笛:我希望我的创作从自然中重返生命本体和家园

吴笛笛:我希望我的创作从自然中重返生命本体和家园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2月02日 20:20

原标题:吴笛笛:我希望我的创作从自然中重返生命本体和家园

吴笛笛

1976年出生于中国重庆 ;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画室,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4年任教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在凤凰中心举办的“了不起的‘她们’,福布斯中国致敬卓越女性艺术家邀请展”是一个具有明确使命的展览,39位来自不同背景和时代的女性艺术家,以各自独特的视觉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女性艺术的多元创作面貌。“她们”带来的近百件作品,无论是油画、国画、雕塑、装置、摄影、新媒体影像,还是行为艺术、NFT、加密艺术、科技艺术、社交媒体艺术和潮玩等,都充分展示了女性艺术家们的卓越才华、多维度的人生体验和无限突破性的创造力。

策展人肖戈说,“她们”的作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人性、精神、生命、自然、社会等不同议题的深刻解读和反思。通过这些艺术家的创作,观众可以思考和理解当代女性在全球化、科技发展、社会变迁等背景下的地位和挑战。这种关注不仅反映在作品主题上,也体现在艺术家的多样性、艺术创作形式的多元性和国际视野上。

艺术,作为沟通情感与思想的桥梁,总能以最直接、最动人的方式触动人心。“她们”在群展中,以个体独特的方式表达思想、输出观念、传承传统、创新规范。“她们”展现了中国女性艺术的深度与广度,这不是建立在自我、权力、竞争或对抗的基础上,也不是构建在僵硬的形式、概念、边界以及教条主义之上。恰恰相反,“她们”珍视开放、灵活、合作、共情、赋权和开明的批判性,以及对平等和真理的渴望。

暂时的山丘 Temporary Heights 120x120cm 布面油画 Oli on Canvas 2023

“每个人都是生而自由的,但是其实无处不在枷锁当中。”——卢梭。

“寂静处寂静——吴笛笛个展”近日在亚洲艺术中心举办。本次展览是艺术家吴笛笛首次于亚洲艺术中心举办展览,也是继2019年香港个展、2020年广州个展后三年来的首次个展。展览呈现艺术家吴笛笛“竹”“藤”“青苔石”“梦境”和“几何山水”共五个系列作品。

在作品《我的全部梦境的第一个梦》中,艺术家用绢、棉布等等柔软的面料创造了小鸟的形象,又用线、金属丝把这些小鸟缠绕和束缚起来。“鸟距离人是更近的,跟人的生活也更近。”

我全部梦境的第一个梦 No.1(侧面)

艺术家的外婆是裁缝,她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便是跟妈妈去买布,花、绢、毛巾这些柔软的材质跟皮肤贴合在一起,非常温暖。艺术家形容,“那是一种特别幸福的寻找的状态。”

人在小时候都拥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希望过怎样的生活,长大之后,发现无时无刻都在面对各种矛盾、解决各种问题,人跟人之间和人跟社会之间有各种牵绊。

“我希望把这种感觉传达出来,它有一点像贡布里希图像再现心理学的研究,留有空白,靠每个人的经验去补充。我强调的不是叙事性,而是感觉性的东西。”

艺术家如是说。

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始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经过了中央美术学院本科以及研究生三个阶段系统的学院教育。本科在设计系、研究生在油画系的跨专业学习,使其具备扎实绘画功底的同时有着更多的思维角度。本次展览以“寂静处寂静”为题,吴笛笛的艺术总是不断地从自然中重返生命的本体和家园,在这个自工业革命以来,大自然早已被逐步资源化、对象化的现代世界里重新反思人的生存和处境,回归寂静。

三者 Three-Body 60x5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3

“千百年来,古人赋予了‘竹子’很多的精神,竹系列作品希望能够重新激活这种精神,并用物质世界最简单、单纯的载体——几何形与竹子相结合,产生人们经验之外的竹子形象,表达现代人的现实处境。在我的画面里竹子逻辑自洽却又充满矛盾,既正确又错误。抽象与具象在画面上互相消解又相互建构。延续着竹子的精神外化,并予以更广阔更抽象的图像及表现形式。”吴笛笛对自然的探索则富有诗意,其颇具极简主义色彩的作品省略了背景,画面上竹子荒诞剧式的呈现将观众带进画面更真实的物理空间。艺术家表示,希望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寻找到一种临界点,兼具认识世界的不同维度。

“我有一幅作品画的是矗立的藤蔓,像水一样的百转千回,不断改变自己的状态与形状,不断地转换角色,但仍然坚强挺立,还是要做独立的自己。”艺术家的作品从各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了人与世界种种复杂的关系和存在的意义。其艺术实践是个体感知力对存在物认识的考察,以精微的手法揭示出超越观看视距的视觉真实,将山石、苔藓、竹子、藤蔓和鸟等承载古老东方美学及语义的惯有物拖出固有语境,使它们重新建立额外的亲缘关联,在不同的层面上不断自我袒露,让传统人文的审美对象有了鲜明的现代性。

同时艺术家也通过装置、空间构筑物等形式,以新的物的氛围对应当下人的生存处境。

意志如此美妙 Enchanting Will 200x40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3

Q-北京青年周刊

A-吴笛笛

Q 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这么多年你的作品都是刚柔并济。但女人的那一面还是很明确的。女性身份与艺术创作之间的一些关系是怎么样的 ?

A 我以前特别拒绝“女性创作者”的称谓。一旦强调“女性”其实就是把你划出主体之外了,你就拥有一个特殊的、另外的标准,所以觉得特别的憋屈。生孩子让我真正地体会到女性的身份,感觉自己像个“地母”似的,一下子跟生命再次接近,孩子真实地长在你身上,被孕育、成长,于是一切都变了,母亲开始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会再把自己摆在第一位。

Q 《几何山水》呈现出了另外的面貌,如果说竹子和鸟里面藏着柔,《几何山水》中是否蕴含着利刃?

A 2011 年生完孩子之后我有些郁闷,和丈夫陶磊合作了这个作品,希望用作品把我的状态带动一下。

《几何山水》的基础是木头,上面的宣纸是我自己粘上去的,一直在尝试,所以宣纸下面有好多颜色一层一层地透出来,显得特别厚。

几何形是人类开始理性思考的起点,是理性的西方的,山水则是东方的意象,更强调人跟世界的关系,这件作品发展了我后来所有的系列。山水便是风景,国画中的风景跟观看者的关系是对象性的——绘画了一条路,一个亭子,给观看者的感受是可以走进去,那是可以抵达的地方。

作品没有单一的视点,观看的关系有点像中国园林的移步换景,每一步呈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徐冰评价我的作品,引用一句话“咫尺皆天涯”,那是一种浓缩的状态,里面蕴含着一种世界观。我是希望每个人都能给自己精神造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让自己进入到宁静的环境当中,隐藏于世界之外。

Q 看到你作品呈现出来的力量感,你自己从什么地方汲取能量的?

A 生活中有无数的疑惑和困难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刚刚结束停滞的状态,所以希望冲出捆绑,渴望飞翔。有点像蝴蝶一样,作为蚕茧是寂静的身体,要飞翔就得炸裂自己的外壳,我觉得我不断处于这种微小的状态里面。在束缚当中的时候,人跟人之间其实是互相支撑、互相刺痛,人们在一起像一个个纪念碑,像是一根根竹子。

比如说那个黑色的石头作品“内在的静止和运动”。黑色可能就是一切的源头,是一切的终点。所有的青苔都没有颜色,都是在里面生长在里面消亡。当然也有蓬勃生长的竹子,像刚刚睡醒一样矗立在清晨,上面三株下面四株,排列组合具有魔幻性。我在绘画中制造了很多矛盾,或者说是陌生性,提示大家,我想表达的东西在画里面。

站立的清晨 Dawn in Stillness 170x75cm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23

Q 你遇到了哪些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女性?生活中给你带来惊喜的女性是谁?

A 我的外婆没什么文化,但秉持着最朴素的生活智慧,永远豁达开朗地看一切事物。我有一次去看她,那时候她已经很老了,床头的红色瓶子里面插着一枝红色的花。她说,我这朵花仅仅花了一块钱,一直开在我的身边,永远都不会败的。

当我郁闷焦虑的时候问外婆,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她说,第一是命,第二是活着。“你到了我这个年龄就知道,只有生命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生命里边的东西,不要太在意。”她没受过教育,但她会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问题,这更接近于生命的本质。

Q 人跟自然本身就是一体的,你是怎样从自然中汲取灵感的?

A 有批评家说我的竹子跟规训有关,是外界力量对竹子形态的规训。这个规训的社会逐渐变成被类化的,要追求功绩。求而不得,就容易产生抑郁症,最好的治愈就是在大自然里面。我在内蒙古看见满天星星的时候,在星空下人是极其微小的。去雨林中,看那么茂盛充沛的植物,它们完全在人类社会之外充分地生长。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但人过分关注社会属性的时候,其实忽视了还有生物性的那一面。

Q 你对审美这件事情较劲吗?对艺术这件事较劲吗?

A 审美跟价值观紧密联合在一起,是个人价值观的外化体现,但它可能有滞后性。维伦多夫的维纳斯,是一座 11.1 厘米的史前裸女雕像,面孔被卷曲的头发所掩盖,考古学家推测她们被原始人视为繁衍的象征,所以呈现出形体丰乳肥臀的状态。最早牛仔裤的产生,是因为工作需要,告诉每个人劳动是光荣的,牛仔裤上的破洞,也是劳动之后的一种状态。衣服的功能性消失了,但是服装一直延续下来。我不可能穿满是大 logo 的衣服,不会佩戴钻石。这就是价值观的取向。我喜欢服饰传递的松弛感,看重的是充满智慧的设计,而不是多么贵重的材质。我在中央戏剧学院上美术史课的时候,一直在强调审美的变化的问题,那是学生未来创作的动能。

Q 你怎么看女性创作者当下的处境?

A 女性在各个学科就是人群都特别大了,女孩子从事的工作越来越没有了界限,这是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应该有数据调查,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现状。这可能跟父母的教育引导有直接的关系,不管男孩女孩都一样的优秀。

张娜

编辑韩哈哈

人物摄影 解飞

图片提供 受访者

那尔那茜:春风马蹄疾 看尽城市花

白客:找自己 不停歇

郑妮娜力:尽心尽力

汪冰:心之所向 使人自由

田沁鑫&贾一平:创新不计成败 突围才是最好

张澍田:做人、做事、做学问

吴牧野:精准生活 无限游玩

胡杏儿:忙碌是一种幸运

吴彦姝&奚美娟:心灵相通 成就彼此

陈萨:弹奏永远指向内心

KnowYourself钱庄:置身事内

策展人祝羽捷:探索爱、治愈、成长的可能性

点击以下封面,一键下单新刊

「 2024年2月1日 王元丰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杨庆祥、张悦然、笛安共话《莉莉》:“虚构是最大的反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王笛和许纪霖谈历史和文学的关系
吴琦 × 晓宇:当我们重返世界
笛安 x 张悦然 x 杨庆祥 x 魏冰心:爱,无处终结
56岁付笛声行为惹争议,站高铁过道打拳放飞自我,被提醒影响通行
60名学员登台 中山音乐堂“琴韵风流”“埙笛箫声悦”夏令营闭营
王笛做客龙华讲竹枝词:二十四节气是一扇观察鲜活历史的窗口
吹竹笛、唱黄梅戏……传统文化直播间“出圈”,尽显非遗魅力
贵州从江:侗寨芦笙笛比响迎元宵
阿乙 × 柏琳 × 朱英豪 × 卢昌婷 × 吴琦:当我们重返世界

网址: 吴笛笛:我希望我的创作从自然中重返生命本体和家园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3385.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