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每一位科学家都是一颗闪亮的星

每一位科学家都是一颗闪亮的星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2月22日 07:10

原标题:每一位科学家都是一颗闪亮的星

报告文学讲述当代中国天文学家们的故事并不多,全方位反映中国天文发展历史,展示当代中国天文事业伟大成就的优秀作品则更少。作家章剑华长篇报告文学《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的创作出版,修复了报告文学创作上的这个短板,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呈现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

这是一部具有思想冲击力又令人精神振奋的报告文学,作品以“‘裸观时代’的回望”“‘天眼时代’的曙光”“‘巡天时代’的辉煌”为线索,全面梳理中国天文发展的历程,把重心放在记录新时代中国天文事业所创造的辉煌成就上,由此热情讴歌科学精神,赞美一生都在“仰望星空”的中国天文学科学家们,从而提炼出深刻的时代主题。

天文学是一门艰深难懂的基础科学,其实也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观测科学。“观测”很简单,也很深奥。我们的古人靠肉眼通过观测宇宙天象、观测日月星辰的变化,就能总结出一整套农业生产和生活规律,开辟了一个漫长而辉煌的农耕时代,养育了一个伟大的民族。直到现当代,人类进入了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仰望星空、观测天空仍然是探索宇宙奥秘的最基本方式。《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对“观测”这个古老而现代的科学现象进行情感的描述,也进行理性爬梳、概括、提炼,不仅生动普及了天文知识和天文史的认知,而且让我们从文学上深切体悟到“仰望星空”的哲理与诗意。

作品援引了高能天体物理学家何泽慧的一句科学箴言:“望远镜和探测器是天文学这辆火车的车头。”整部作品的重点围绕着“火车头”,讲述望远镜和探测器背后的故事。作家深情地书写了几代研制天文“火车头”的天文科学家群体,通过他们的事迹,展示了新中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天文学科学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历程,把高深抽象的天文学变成一个个生动可读的故事。章剑华作为一个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知道怎样写人,把人写好了,把形象立起来了,故事就活了,就可读了。

古代天文学,中国领先。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徐光启等都代表着当时世界天文研究的世界最高成就。但到近现代,中国落后了,并不是中国人头脑不灵光,而是国家积贫积弱,严重滞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高鲁、余青松、张钰哲为代表的老一辈天文学家,无论在残酷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经济困难时期,都千方百计改变中国天文学的落后状况,带动中国现代天文学艰难起步。例如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的兴建,具有划时代意义。到了上世纪50年代,又相继兴建了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中国现代天文学得以复苏。

中国天文事业在改革开放时代得以长足的发展。两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望远镜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天文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一架是1989年研制的2.16米望远镜,使中国天文观测由银河系的“河内”延伸到了“河外”,由以测光为主进到了光谱观测;另一架是2008年全面建成的大视场光谱巡天望远镜(LAMOST),这是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也是世界上口径最大、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视场望远镜。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的大规模光谱观测达到世界领先地位。这两架望远镜的研制难度超乎常人想象,三代中国天文学家为之付出了心血。

当代天文学家的故事中,最显英雄气概的当数天文学家南仁东。他主导研制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俗称“中国天眼”。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的天文学家们成立国际大射电望远镜工作组,目的是抢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之前,加快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信息。作为北京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敏感地感觉到,这项国际合作将把世界天文学带进一个新的技术时代,意义特别重大,同时也是中国占领世界天文学高地的一个难得机遇。于是,他坚决主张大射电望远镜的台址必须放在中国。选到了理想的台址,南仁东酝酿已久的构想也成熟了,他石破天惊地提出:独立建造一台500米口径的大型射电望远镜。要知道,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只有45米口径,中国最大的也只有25米口径。2016年,这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50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安装在中国贵州的崇山峻岭之中。中国天文创造了世界奇迹,而奇迹的创造者,英雄南仁东却因病倒下了。

还有一位英雄般的科学家值得敬佩,那就是“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先进的天文望远镜和探测器可以安装在卫星上,大大提升了天文科研的能力和水平。“看”到暗物质,就是“悟空号”卫星的职责与功能。能找到暗物质,就能掀起一场新的物理学革命,人类文明必将大大推进。可见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意义有多么重大,也可见中国发射了暗物质专属探测卫星,意义有多么重大。

2017年,第一颗空间天文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顺利升空,追赶上了高能天体物理方面的世界先进技术。首席科学家李惕碚教授断言,有了这架望远镜,中国将在一个重要的基础科学前沿实现跨越式发展。而科学家栾恩杰、孙家栋、欧阳自远、叶培建,主持实施的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成功登月,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第三个里程碑。“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紧随其后,相继成功登月。中国将在2030年完成载人登月任务,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梦想。

中国空间站的建立,正在逐步把天文学家陈建生院士最大的梦想变为现实,那就是建一座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CSST)。这是中国的一张“宇宙王牌”,是造价最高、技术最复杂的空间天文基础设施,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旗舰型项目,具有大视场、高像质、宽波段等突出特点,堪称“天宫巨眼”。这不光是一个科学家的梦想,也是中国天文的梦想,更是一个日益强大的国家的苍穹之梦。

《向苍穹——中国天文发展三部曲》中的一个观点相当深刻:一个国家基础科学、基础理论厚实了,领先世界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才能做大做强,才是真正的强国。天文学是基础科学,它的理论创新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观测探索,科学家常常要用几十年时间甚至一生,才能取得一点点进展。而我们国家的天文科学,就在科学家们的坚持守望中强大起来。这就是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每一位科学家都是一颗闪亮的星,他们的精神,构成了我们时代、我们民族的璀璨星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吴彦祖发文悼念李玟:她永远是那颗闪亮的星
杨紫琼发文悼念李玟 痛失一颗明亮星星
“科幻可以是一片广阔的空间,人性和爱是其中最闪耀的星”
张佳宁在剧版闪星首播当天就买了两颗星星,并以「张万森」「林北星」
奋斗如歌,感谢每一个闪光的你!
仙魂玄鲎1-2章:哪一颗星星是我的故乡?
美文欣赏:一位摄影家写的小说《星光》
迎风一直走~是一颗宝石就该闪烁
心理学家的野心,比回到B612星球更远一些
家国同安,每个瞬间都是你我的模样

网址: 每一位科学家都是一颗闪亮的星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4814.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