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打工诗人”:光脚的追梦者

“打工诗人”:光脚的追梦者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3月18日 07:17

原标题:“打工诗人”:光脚的追梦者

吴瑕

季川

刘鹏

□ 王丽华

夜班结束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对着屏幕,记录白天脑海留存的吉光片羽。那些闪过的念头与想象,便一一化作诗行。

写诗,不只是诗人的事。

在南京,有一群特殊的诗歌创作者——打工诗人。他们白天在餐厅、车间、办公室里谋生,换取生活的六便士。到了夜晚,他们则化身文字工匠,用几行诗句铸造自己的一方精神世界,追寻心里的月亮。

近日,记者走进打工诗人的群体,看看他们如何以诗歌为针、以生活为线,缝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裂痕。

白天打工,晚上写诗

晚上11点半,初春的寒意浸润在空气里。在建邺区一家麦当劳准备好第二天的物料后,50岁的吴瑕要结束一天的工作了。临走前,值班经理交代明天的工作,她点开手机里的语音转文字软件,对方的话蹦成一个个文字,她看明白以后点点头,换上衣服冲出店门,风一般去赶最后一班地铁回家。

以前连着上夜班,她练就了一个本事,“一上地铁就睡着,一个激灵醒过来地铁刚好到站”。到家后她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把口袋里叠好的纸片掏出来,对着屏幕把上班时间灵光乍现的只言片语,誊到了电脑文档里,再琢磨琢磨,把其余的补充起来。

这样的生活已经让她觉得满意。她来自湖北省一个偏远的小山村,15岁读初中时因病导致二级听障残疾,辍学在家后,诗歌与敏感、自卑的她为伴,陪她走过青葱岁月。来南京打工后,她的生活被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辗转在服装厂、工厂车间、餐饮店工作,一部分是照顾残疾丈夫和家人,剩下最后一部分留给了自己,浸泡在文字世界里。十年里她写下了60万字,包含散文、诗歌,出版了三本作品集。

夜晚也常常让刘鹏着迷。深夜的台灯下,这个80后常常一坐就坐好久。早出晚归地上班,一下班回来陪会儿孩子,一天就要结束了。但在失眠的深夜里,忙碌、嘈杂都退去,世界独属于自己,诗意的思绪飞舞,有时候灵感蹦出还会让他兴奋得睡不着。

对他来说,诗歌这一轮永恒的明月,能把灰暗平凡的日子照亮。他出生于泰兴的一个小乡村,2007年从无锡的江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曾在纸巾工厂车间工作。彼时他和女朋友异地,餐巾纸生产线上会有一些多余的废纸,灵感来了,他会顺手把情诗写上去,等几个月见面时会当面送给她。如今,女友已成为妻子,至今还保留着这些皱巴巴的餐巾纸。

但他的梦想不是几张餐巾纸能包得住,他要成为作家。毕业后他还在装饰城发过单子、做过销售、创过业——这些经历都被他概括为“瞎混”。如今他在江北一家传媒公司做文案,“收入不高,但起码也是文字工作。”这是距离梦想职业最近的一次。

大地上“长”出来的诗歌

数千年前,诗歌的起点就在大地,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

对于吴瑕而言,自己写诗的起点并没有那么抽象,而是因具体的一个个“机关”触发而来。小时候,她的母亲要养育四个孩子,有一天她突然发现母亲的脸庞已经沧桑。她不着一言,默默写下了《母亲的皱纹》,“母亲的皱纹是一部刻在额上的自传/展开来是农家妇女的艰辛岁月/折叠起时是一本本生活写真的相册”,还觉得“她的皱纹是一座桥/由昂贵的学杂费和人情礼金搭建/我踩着她的皱纹一点点成长”。

她至今记得,在农田干活时收到了邮递员的一个信封,打开是一张样报,那是她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诗歌印上油墨,刊登在报纸上。“虽然听不到声音,但却用文字让外界听到了自己的心声。”

55岁的季川颇为感慨,诗歌原本是他大学期间的消遣,如今还成了他“高开低走”人生的见证。他是江宁禄口人,1987年高考考上南京市金陵职业大学(现为金陵科技学院)会计专业,是全村第一个大学生,成为父母亲和村里的骄傲。毕业分配在地方国营工厂做会计,干了整整13个年头。那时候,诗歌是风花雪月,是扬起的帆,是故乡的云。

2002年企业改制,他下岗了。紧邻35岁关口,他的人生开始转折,再找工作并不容易,同样做会计,收入却下降了不少,于是辗转在建筑公司、板材厂、餐饮店、文化传媒公司等地方,还在工地上做过搬砖工人,100斤重的砖头抬得气喘吁吁,被工头骂“百无一用是书生”。

他在一只狗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失落,写下了《一只狗老了》:“为了生存/它曾经用阳光般的吠声/对付阴影里的人/为了生存/它曾经无辜地挨打/瘸腿走着不平的日子/为了生存/它曾经夹紧自己的尾巴”。那时候,诗歌是荆棘载途,是脚下的泥,是滚烫的泪。

“雪中送炭”的自我救赎

“写诗有什么用?”这几乎是每一个打工诗人都会被问到的问题。

吴瑕没想到,文字可以成为叩开新生活的敲门砖。27年前,二十来岁的她独自一人来到南京打工,租住河西中保村外来人口聚居地的单室套,与20多户人家共用两个水龙头,只买落市的蔬菜,发了工资先交房租水电。因为残疾,她找工作无望,有一天她提着装着20多件刊发作品样报的塑料袋,敲开了浦口区民政局的门,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开始了打工生涯。此后又在残联的助力下,作品陆续发表。在慢慢努力下,她开始有能力购买一套小公寓,她的文学梦开始在现实里闪光。

不是每个打工诗人都迎来了这个转折。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中,诗歌似乎正在被边缘化。但写诗却仍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小学三年级时我写了一篇一万字的小说,那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个作家,这个理想至今未变。”刘鹏说在工厂打工时,收入微薄,有时候晚上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他趁着路上没有人,借着路灯捡易拉罐和饮料瓶去卖。一毛钱一个,捡到5个就可以买一块韭菜饼,幸运的话可以捡到10个。

成家以后,上有老下有小,家人需要长期吃药。深夜母亲睡醒走过他的房间,看到漏出来的灯光,总会叹气。他自己也困惑,写了五六十万字,靠写作能不能改变命运?他一直在思考,在尝试,很多诗歌就是失眠的产物。他不确定问题的答案,但他确定一件事,“诗歌是我情绪的出口,也是精神支撑,更是一种救赎。”

而对季川而言,春风得意时,诗歌为他锦上添花。“乡间诗社”创始人毛文轩始终记得,在报社投稿时第一次遇见还在国营单位上班的季川,彼时季川西装革履的派头让毛文轩印象十分深刻。“在乡镇这样的小地方,很少见到有人穿得这么讲究。”

失意困顿时,诗歌也为季川雪中送炭。下岗以后,他一度都怀疑自己能不能在这个大潮里站住脚。有一年住在地下室,口袋里只剩10块钱,连买一顿快餐都不够。幸好邮局邮差送来一张稿费单,是北京某报汇来的100块钱。他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顿时就觉得自己又可以继续生活了。”

苦闷烦恼时,他就读诗写诗。2022年他女儿结婚,他拿不出像样的陪嫁礼金,自觉无颜面对女儿和亲家,被迫选择缺席她的婚礼。“我内心希望女儿能够理解老爸当时的窘迫,理解一个父亲那一刻的无能为力。”那一晚,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把对女儿的愧疚都藏进一首诗里,方觉心里的石头轻了一些。

“坦率地讲,假如没有诗歌的一直陪伴,我感觉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诗歌像他前进的灯塔,在引领着他向前。退稿、再投稿,周而复始,如此下来,仅去年一年他就写了300多首。“一个人生活困苦点,不要怕,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写诗是我唯一的业余爱好,也是我此生的乐趣与精神追求。”

书写大时代的“隐形人”

除了写自己,他们还能写什么?

“可写的人,太多了。”刘鹏说。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坐公交,转两次,在上班路上要花一个半小时。路上,他喜欢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每一个最普通的身边人,都可能会让他出神。

而他写下的人,有车间机床上指头受伤的工人,“指头像不听话的零件/分割在一块巴掌大的平台上”;

有爬上爬下的脚手架工人,“等星星在闹市口点灯/他们再扑打自己的羽翼归巢”;

有东奔西跑的磨刀匠,“他和一辆二八自行车很般配/所有家当跟着一起流浪”;

有拿着玩具枪的无名老人,“颤巍巍趴在河边蓄水/打捞起消失已久的童年”……

上高中时,刘鹏就在日记本上写下“为天下百姓书心声”。至今日记本已经换了七八本,每一本的第一页仍然都有这句话。“他们可能没有文化,甚至大字不识,在这个城市这个时代无处不在,他们像穿了隐身衣一样,我们似乎看不到。他们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平凡普通,都会被时间淹没,不会留下自己的名字。”刘鹏一口气说完后顿了顿,“但他们也渴望表达。”

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时候,人们看不到河床上底层的流水,尽管它们也是洪流的一部分。“我希望通过我的诗歌,社会能够关注认可,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群体,关注到他们的现状。”

但往往只有站得更高,呐喊的声音才能被听见。毛文轩想要帮助像刘鹏、季川、吴瑕一样的诗歌爱好者,把他们的诗歌传出去。他写诗有30多年了,笔名“土牛”,是江宁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他曾在写作中认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诗友,希望能把大家聚合起来,让大家少走弯路,于是用祖宅改造成立了“乡间诗社”,至今吸纳了300多名成员,包括打工人、个体户、退休老人等,为大家改稿,推荐到全国各地的诗歌刊物。“我自小生活在农村,没读过大学,养过鱼、卖过菜,有过颠沛流离的经历。一路下来,我深知要想靠写诗走出来非常困难。”

困难,但仍然向前。刘鹏和几个打工诗人朋友,刚刚起步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想壮大打工诗人群体的声音。季川写诗,连上班路上的时间也不愿浪费。他至今记得,几十年前,从没给自己买过礼物的父亲,送他去国营工厂上班的第一天,在县城百货商场特意给他挑了一块昂贵的手表。那是一块上发条的手表,季川每天都戴着,也每天都转着“上劲”。因为父亲告诉季川,“一旦松了劲,它就不转了”。

这就是打工诗人们的人生底色。脚踩生活的泥泞,心怀天空的月亮。正如记者问起吴瑕最爱哪一首诗,她写下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打工诗人”:光脚的追梦者
勇敢追梦的舞台上,不会“卡壳”
梁鼎光书法红楼梦诗词字帖:美的艺术与人生的领悟
致敬伟大时代的追光者:《追光者3:这就是高手》上线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把平淡日子过成诗”背后的精神追求
【古诗词鉴赏】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诗赏析
《中国打工诗歌四十年精选》在粤出版面世
在追寻幸福的路上,每个人都有古怪的一面:汉斯·雅尼什的童诗
54岁外卖大叔靠写诗火了!诗集《赶时间的人》记录王计兵14年打工岁月
劳动圆梦 绽放荣光

网址: “打工诗人”:光脚的追梦者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6698.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