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马未都新书《演讲与讲演》出版分享“说话与写作的艺术”

马未都新书《演讲与讲演》出版分享“说话与写作的艺术”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3月26日 14:56

原标题:马未都新书《演讲与讲演》出版分享“说话与写作的艺术”

2024年3月25日,著名文化学者马未都携新书《演讲与讲演》,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了一场同名主题分享。这部马未都亲自精选修订的作品集,收入了作者多年以来在不同场合公开讲话内容。书中“现实与实现”“学问与问学”“欢喜与喜欢”“观复与复观”四个章节,与书名形成呼应,呈现出马先生在生命成长、阅读治学、审美趣致、文化文明等领域的真知灼见,极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马未都表示:“这部集子,不能说代表我完整的人生,至少是我一部分人生的总结,从二十多岁到如今七十岁,每十年一个心境的变化。我自己回头看,有些讲得很好,有些也有局限,局限是因为当时的经历和阅历不够……”

在活动现场,马未都先生以生动的案例和风趣的语言,为大家讲述“演讲”与“讲演”的异同,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多年公开讲话的经验和技巧。他敢于回应年轻人的犀利问题,甚至逼迫年轻人提出“真问题”,并且提出了一项万变不离其宗的心法:“无论演讲还是讲演,真诚,是战胜一切的法宝。”

作为一位文化和文明的传播者,马未都先生认为,中国语言奇特,准确自如地表达自我意愿并非易事,多数时候词不达意,文不对题。在长达十多年的文字训练中,能做到准确自如地表达自我意愿的,仅仅是少数人。能够完成在公众面前更高一级的表达者,更是凤毛麟角。

有人说马先生的演讲“出口就是满分作文”,有人说“马爷的演讲是浮躁的网络环境中的一股清流”。可见,好的演讲与讲演,是语言与文学的范例,在表达思维、见解的同时,也展现了讲话者的个人魅力与风格。在这个“人人都可能成为IP”的时代,马先生愿意借着这本书的出版,与读者分享说话与写作的艺术:“能说会写者,走向社会不仅占其优势,还占其风光。无论表现何种内容,语文的畅达都会使人出类拔萃,占得先机。”

同时,马先生在书中提及不少自己的人生经历。“看别人的人生,不见得非要学习什么,而是从中受到启发。一本书,能带来一点儿启发就行了。书里也没有那么多所谓干货,就看你能不能从中发现对自己有用的那点儿干货。”

以下,是本书四个篇章内容简介。

现实与实现

人生的意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问题,它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息息相关。在“现实与实现”篇中,马先生便探讨了这一问题。马先生在此章中真诚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叩问生命存在的意义,分享自己的人生“八字方针”——自信、坚强、认真、宽容,鼓励我们每个人练就强大的内心。而面对生死这一人类的终极问题,他坦言我们必须要有勇气面对而不逃避。另外,他还分析了生命科学的“永生”问题,与读者共勉。

如何度过人生坎坷呢?马先生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在生理上、心理上,或者周围环境上,肯定会遇到坎儿。每个人内心中的坎坷一定是靠自己去战胜的,无论别人怎么帮你,你都需要自己迈过这道坎儿。如果你能够跨过这道坎儿,你的世界一定不是这样。所以古人说‘自知者英,自胜者雄’,‘英雄’这个词是这么来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生活中的英雄。”

面对终将到来的衰老与死亡,我们能做什么呢?马先生说:“人生的科学终点是你死了,但它是哲学的起点,是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点。‘未知生,焉知死?’活着要明白道理,方可充分理解死亡。我们必须要有勇气面对死亡,必须理智地探讨而不去回避这一话题、课题、命题。”

学问与问学

马先生有一句口头禅“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什么意思呢?历史的真实性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道理。“学问与问学”便是马先生研究道理的心得。他将读书、治学与写作方面的心得倾囊而出,漫谈历朝盛世,创造性地解读陶瓷的成因,从故都北京的沧桑变化感慨一个城市的文化,致敬我们伟大的中华文明。

回顾历史上的盛世,马先生说:“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是人类的‘不文明史’,战争时期远超和平时期。我们能生活在和平年代,已经是幸运中的幸运了。”

他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见证了国家的腾飞,因此他对今日之中国有一份更深的体悟:“中国将会成为世界最强国。到那天,我们所有人都会很高兴很自豪,但是也应该清楚地知道,我们是依赖什么才能够成为世界最强国。如果有一天,中国又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依赖的一定是我们的文化,而不是其他。

欢喜与喜欢

繁忙的工作之余,马先生还是一位兢兢业业的“铲屎官”。观复博物馆里的猫都是曾经救助的流浪猫,很多猫在此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2023年11月,观复猫“二枪”——杨家枪、岳家枪相继去了喵星球,马先生提笔写下悼文《约架岳家枪》,读来令人潸然唏嘘:“2016年两枪结伴而来,2023年两枪结伴而去,只有宿命可以解释这些。喵星美丽,温馨可人;可以想见双枪并立前行,威风八面回到喵星,众多的观复猫欢呼雀跃,互诉衷肠,这让生命不仅有爱,还有光。”

他说:“看起来是我们在救助猫,实际上是猫在救助我们。”猫不仅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还带给我们思考。如果我们以“猫生”观察人生,人生便能多一分清醒。

而人与人的相逢与离别,也构成了马先生人生经历的重要部分。马先生早年在《青年文学》做文学编辑的时候,那时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期。他从来稿中发现了王朔、苏童、刘震云、余华等今天依然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也用笔记录下了对史铁生的深切怀念:“死亡与苦难让史铁生成为作家中的一个哲人。世事纷杂,充斥诱惑,而他三十年的作家生涯却一个十年比一个十年更为精彩。他未变,时代变了;时代变了,他未变,因而凸显一个灵魂的价值。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在离他六十岁生日还有四天的时候,他迎来了他那“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天国,史铁生先生一定幸福,超越凡人。”

观复与复观

三十八岁时,马先生动了做观复博物馆的念头,想为热爱文化的人提供一份便利。“观复”取自老子《道德经》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世间万物的成长变化,都是他反复观察的对象。“观复与复观”篇便是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文明的发展,从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找到时代的坐标。

在文明的进程中,尤其是面对当前剧烈变革的信息时代,我们难免困惑和焦虑。马先生分析了人类的每一次科技革命大潮,并说:“这次信息加智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强革命,我们设身处地其中,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可当我们能够拓展阅读,打开视野,不再囿于书本的局限,就会在这场科技革命大潮中勇立潮头,成为古人笔下的‘弄潮儿’。”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马未都新书《演讲与讲演》出版分享“说话与写作的艺术”
【组图】熊召政《中国文化演讲录》新书分享会暨揭幕仪式亮相全国书博会
音乐家何怡讲述古琴琴歌之美,“艺分享”赋能全民艺术普及
美术史学的先行者:王逊先生的经历与写作|《中国美术史稿》新书分享会
职场人不可不学的即兴演讲秘笈
《草鞋县令》主创长沙巡讲,分享川剧的艺术魅力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用壁画故事讲艺术精华
《行走上海美术馆》出版,用水系概念重新排演上海艺术版图
诺奖得主的聊天记录——《赫尔曼•黑塞与托马斯•曼书信集》新书分享会
演员廖凡现身天府书展 与作家畅聊谍战题材文艺创作

网址: 马未都新书《演讲与讲演》出版分享“说话与写作的艺术”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7332.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