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的老子也会发牢骚
原标题:得道的老子也会发牢骚
文/奉友湘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这几句话成都人都知道,是成都著名的春熙路美名的出处。但也许有一半的成都人不知道,这几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再进一步,也许大部分人不知道,这几句看起来很“欢娱”的话,竟然是老子发牢骚发出来的。
啥子咹,老子也会发牢骚?他不是得道的神仙吗?他不是主张清静无为,不争不夺,上善若水么,他还会有烦恼?
是的,老子毕竟是凡人,不是神仙。作为一个有着深邃思想的智者,他的烦恼也许比一般人还纷乱如麻。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老子是怎样发牢骚的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上面是《道德经》第二十章原文。试着意译一下:
赞成与反对,相差有多远?善良与丑恶,相差又多远?害怕着别人的害怕,我也是凡胎肉眼。前路崎岖又漫长啊,何处才是天边!
你们一大拨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像去赴国宴;又像沐浴着春风,登上高台欣赏美景联翩。而我却独自向隅而泣,神伤黯然。我像一个不会笑的婴儿,没人喜欢;我又像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狼狈不堪!
大家都过得富足而幸福,唯有我像悲惨的遗孤!我有一颗愚笨的心,懵懂无知荒唐虚度!人们是那样清醒,我却是如此糊涂;人们是那样聪明,我却是那样痴木!我的生活似大海,一会儿波峰,一会儿浪谷;我的人生像狂风,放荡不羁,没有归宿!
大家都活得如鱼得水,唯有我冥顽不化空垂泪;为了我心中的大道,哪怕斯人独憔悴!
老子第二次发牢骚是在《道德经》第七十章,感叹自己就像怀抱和氏玉而不被人认识的人,知音难觅,抱负难展: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意译出来就是:
我的治国之法是那样容易理解,也很容易施行;但普天之下,哪个国君能认识到,哪个能采纳施行啊!
我的治国方略都经过深思熟虑,我指出的具体路径是那样清晰明瞭。君王们哪里懂得我的苦心孤诣,更不懂得其中的奥妙!不被理解,不被欣赏,更没有人效法我的主张。圣人怀着玉一样美好的才能,被人轻贱只因为穿着粗陋的衣裳!
看看,老子在流泪;听听,老子在呼号。无人认识,报国无门。只因为人微言轻,老子就是有天大的抱负也得不到赏识。他只有自嘲,他只有反讽,说自己傻,说自己笨!他只有无可奈何地说自己不入潮流不识时务!可他为什么会发出这样郁郁不得志的牢骚呢?这跟他的人生际遇有很大的关系。
别看老子后世声名显赫,可他实际上一生都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也没有真正治国理政。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大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六年),卒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他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任东周守藏室史,相当于当今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有人认为他还是史官,并兼天文馆馆长。由此,他可以饱览当时的典籍,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妥妥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连孔子也曾30岁时前往向他求教礼制。事后孔子还对弟子赞道:“老子犹如乘云驾雾的龙一样”。
老子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对东周的日渐式微忧虑不已。他想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可没人听他的主张,认为他是杞人忧天。于是,老子决定隐居,遂挂冠而去。
他独自一人骑着一头青牛,向西踽踽而行。到了函谷关这个地方,见到山川雄壮,风景秀美,便想在附近归隐山林。
见到“紫气东来”的函谷关令尹喜,想必生着火眼金睛,他一见老子便看出他绝非等闲之辈,一定是圣贤之人。尊贤爱才的令尹喜当然不肯放过他。好酒好肉招待老子之后,他要老子在隐居前把自己的思想写成书。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知音,又好吃好喝好伺候,老子实在不忍拂了令尹喜的美意。于是,他便在此一边思考一边写作。
老子想着庙堂高处之混沌,想着江湖百姓之困苦,他冥思苦想,寻找解决的方略。他终于悟出了大道。
老子认为,道就是宇宙间的总规律,不可看见,不可捉摸,不可言说:“道可道,非常道”。但如果遵循道,坚持道,便可以得到“德”,即掌握万事万物的规律。道即是大海,德即是奔向大海的千万条河流。
老子悟出了世间万事万物是如何产生的,发展的,衰亡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是道,即自然的规律产生出最早的一种元气;这种元气又生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又合成天、地、人;最后,天、地、人又生成世界上的万物。
老子最早悟出了自由经济的真谛:“为无为,则无不治”。让君主无须管人民如何发展生产,农民自然知道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商人自然明白什么能赚钱,哪里能赚钱。
他提倡以民为本,“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就是说执政者的思想不能一成不变,要把百姓的想法当作自己的想法,做一切事都要顺应民意。
他大概是最早提出治理国家“不折腾”的人:“治大国如烹小鲜”。煎小鱼时,如果老是翻来覆去,鱼就会散架;治理国家如果反复折腾,经济就无法发展,百姓就不能安居乐业。
他痛恨战争,尤其反对侵略战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因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往往是毁灭性的灾难。他的这个观点,在当今世界上,可以找到许多明证。
他强调个人修养,不但要有知人之智,更要有自知之明;胜人固然有力,战胜自己的弱点则更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他认为,真正的富裕是知足,真正的长寿是死后精神不朽。
老子还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国”模型:小国寡民。人民按照自己的想法,过着恬淡的日子,吃着可口的美食,穿着漂亮的衣服,人人安居乐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所处的年代,还没有毛笔,也没有纸张。他有可能是用硬笔把《道德经》写在丝帛之上;也可能用硬笔写在竹简之上。还有可能是用特制的刀具,把字刻在竹简之上。总之,他写得很慢,写得很苦,写得很烧脑。他的思想在宇宙中翱翔,在天地间穿梭,在人世里逡巡。
夜色已深,孤灯之下,他写着写着,突然悲从中来,感觉到了极度的孤独。他不知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这些大道之说,有没有人能够读到,有没有人能够理解,有没有人能够施行。他跳开思路,换了一个思维频道,发起了自己的牢骚: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大概200年后,屈原也许是读到了老子的牢骚,才产生了写《离骚》的想法,才吟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
不过,老子毕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虽然有一时的情绪低落,但他很快便调适好自己的心态,他要坚持自己的大道,为伊不惜消得人憔悴,他继续坚定地把《道德经》写下去,终于完成了这部于今天广泛流传于世界的伟大经典。他的心愿完成了,他从此归隐林泉之下,再无音信,为后世留下了千古之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得道的老子也会发牢骚
安怡发牢骚,全家人办事都得看安杰脸色,这小姨真厉害
都没成佛,老猪骂街,沙僧却一言不发,唐僧:他不敢发牢骚
安杰嘴上发着牢骚,实际上都已经为侄女安排好了!
黄子佼性骚扰事件后发2万字长文 再向受害者致歉
黄子佼承认性骚扰后曝13位明星丑闻,包括吸毒坐牢出轨,信息量大
牢记老祖宗的3句话,做好自己,就算穷也只是暂时的
多家外媒报道骚当与老婆小南瓜三胎出生……
人老了,走不动时,才知道子女的孝心是有因果的
也只有老爸会记得儿子的每一部剧吧!
网址: 得道的老子也会发牢骚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8000.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73
- 2新疆美女哈妮克孜恋情揭晓,男 2064
- 3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836
- 4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90
- 5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53
- 6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55
- 7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64
- 8据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 1051
- 9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28
- 10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