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画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开展

“画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开展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4月11日 18:14

原标题:“画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开展

央广网上海4月11日消息(记者韩晓余)4月10日,复旦大学文化校历“哲学学科周”系列活动中法文化年特别展览——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200号楼开展。

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200号楼开展(央广网记者 韩晓余 摄)

“如果说展出画作有什么特点的话,我会说它描绘的是自我的多样性。”本次展览展出了六十余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光启文明对话与交流中心主任魏明德的画作。在魏明德看来,每个作品都是自我的一种表达方式,而自我具有多元性,包括难过、愉快,或是正在探索等不同状态。

展览现场(央广网记者 韩晓余 摄)

“我会保持创作过程中的偶然性、自然性,去感受自己潜意识告诉我的事情。”作画之前,魏明德并不会考虑具体的主题,因而他的作品主题多样且不拘一格。

山水,是魏明德画作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主题。他曾在四川学习中国画,当地秀美的山川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喜欢画风景,四川阿坝州等藏族地区的风景真的很美,对我影响很大。”风景之外,他也喜欢画动物,喜欢画牦牛、水牛,也画过大象、羊、马、狗等不同动物。

创作过程中,他强调事物内在的表达。“我想画出事物内在的生命力。”在他看来,画动物画的是它内在的生命力,画树也是如此,“我要画的是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而这也与本次画展主题“浩海无碑林”相互呼应。

魏明德作品(央广网记者 韩晓余 摄)

据魏明德介绍,“碑林”一词出自法国著名诗人维克多·谢阁兰(Victor Segalen)的诗集《碑林》。这次展览并没有将画作作为一组孤立的“石碑”来介绍,而是将其作为一组连续不断的“波浪”,交织在我们生活和感知的海洋中。“海是流动的,没有碑林。我想通过这个主题表达一种探索与流动。”他认为,画作并不是对现实或某个时刻的“定格”或“永恒化”,画笔的节奏就是这一流动的证明。

1987年,魏明德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我不会说中文,但正好有机会欣赏书法作品,别人为我解释了作品的意思——‘风林火山’,出自《孙子兵法》。”在了解书法作品的过程中,这位法国学者对书法和文言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回国后便开始钻研学习。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开始来到中国开展学术合作。90年代初,魏明德也来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合作。

在中国期间,魏明德喜欢上了中国画,从此便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创作。“无论是书法还是中国画,一笔画完你就不可以改变,这能反映出你当时的动作,也是我之所以能画出事物变化过程的原因。”在魏明德看来,相比能一笔笔不断修改的油画,强调“一笔画”的中国画更能够捕捉创作者内心微妙的变化。在用色方面,黑色是他最常用的颜色,“传统的中国画以黑为主,道家说‘五色令人目盲’,黑色里面其实包括所有颜色。”但他也欣赏色彩丰富的敦煌壁画和民间水墨画,“我很喜欢其中的变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画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开展
医艺交融,文化育人 蔡志华复旦上医校园主题作品展开幕
“三人行——杜建奇、潘海波、李浩书画作品展”在石开幕
文心无界!中原书画名家魏辉中国画作品展开幕
“纵浪大化——袁运生与壁画梦”大型画展开幕,展出80余件作品
艺林华彩——郭亚林、杨蕊书画联展在任源艺术空间开展
“当然有戏”自制音乐剧《道林格雷的画像》上海首演口碑获赞,3月6日北京站全场次开票
以“石”题材闻名,南通通州籍画家陈中林中国画展在京展出
柯林武德:他提供了一种里程碑式的创见 | 社会科学报
大开大阖,自得悠然:陶古焦墨山水画展在京开幕

网址: “画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笨笃(魏明德)画展“浩海无碑林”在复旦大学开展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8682.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